第171章 公主来为她出头!

作品:《被兼祧两房后,病弱大嫂重生杀疯了!

    薛氏当时就道:“公主可别被她的表象给骗了,这可是一个灾星,祸害了娘家与夫家,如今又出来为祸四方了!”


    没等姚兰枝说话,那薛氏继续道:“自从她出生,镇国公府就灾祸不断,我儿子儿媳皆命丧这个灾星的手上,如今就连婆家也家业败落,死的死伤的伤,可见这灾星就是个祸害!”


    薛氏这一番话,倒是让大长公主的脸色骤然沉了下来:“且不说旁人,只说老镇国公,那是保家卫国,至死都为我北越披肝沥胆!到了你的嘴里,就成了被女儿克死的?”


    大长公主不容薛氏说话,厉声道:“你身为母亲,居然主动给儿子身上抹黑,你抹去他这一身的功劳,本宫都要怀疑,你是不是老子镇国公的生母了,怎能说出如此诛心之语!”


    那老镇国公若是听到亲娘的这些话,恐怕都要气得从地府爬上来了!


    薛氏原本是想让大长公主跟自己站在同一战线的,谁知道先听到大长公主这话。


    她人都愣在原地了:“不,老身不是抹黑儿子,实在是这个孙女,她……”


    然而薛氏这话才说到一半,就听到大长公主沉声道:“本宫可不知道什么灾星不灾星的,本宫之知道,这是本宫的福星!”


    看来还是当初她宣扬的不够,所以竟然这么多人不知道,这姚兰枝是她护着的。


    那今日,她也不介意再当众说一遍。


    “姚兰枝当初救我性命,若不是她,本宫早就魂归阴曹。她是我救命恩人,也是我的福星!”


    说到这儿,大长公主又看向姚兰枝,警告似的:“你没事儿,也少跟长舌妇打交道,省得一着不慎,还得让人给你身上泼脏水。关键是这泼脏水的也没脑子,毕竟,京中谁不知道——”


    她说是警告,其实是指桑骂槐,还当着面的骂:“皇上亲口夸赞,说你贤良淑德,乃是天下女子的表率,这么一个表率,却被人污蔑成灾星!”


    薛氏听到这话的时候,脸色就已经不好,她有预感大长公主要说什么。


    但没等她阻拦,就听大长公主道:“不知道诸位是怎么想的,难道是觉得,皇上是昏君,识人不明,错把灾星当成了福星?”


    有大长公主这话在,谁敢接口?


    一群人互相看了看,都下意识的远离了薛氏。


    要是大长公主没来,她们还可以看热闹,毕竟看久了安平侯府的热闹,总是将他们一家拿来当茶余饭后的乐子。


    但是今日,有了大长公主这话,谁要是再不长眼挑衅到了姚兰枝的面前,那就不只是挑衅她了。


    而是在挑衅黄泉!


    都上了这样的高度,谁还敢再没脑子的往前莽?


    不止如此,这些人也将薛氏给怨上了。


    本来今夜就是宫宴,大好的日子,谁乐意被牵扯上罪名?


    眼见得众人都远离了自己,薛氏的表情瞬间难看下去。


    “……我,我没有这么说!”


    她便是再厌恶姚兰枝,也不敢藐视皇权啊,又不是老寿星上吊,没打算在这除夕夜宴找死!


    念及此,薛氏对姚兰枝的厌恶更重了几分。


    要不是她惹来了大长公主,怎么会害得自己被骂?


    不过……


    她竟然成了大长公主的救命恩人?


    “殿下莫不是被人蒙蔽?”


    这个灾星,怎么可能救人,她害人还差不多!


    薛氏这话一出,大长公主的表情就冷凝了下来,反问:“怎么,老太君是想说,本宫是瞎了眼,连自己的救命恩人都认不清楚吗?”


    薛氏连忙呐呐道:“我没有这个意思,但她……”


    这次,大长公主直接怼了她:“你不是这个意思,又是什么意思?原本以为老太君是老糊涂了,如今看来,大概这辈子就没清醒过。国公府能出这样有出息的儿孙,可见是国公府的祖宗们保佑,才没被你这个蠢妇给带累!”


    她说到这儿,又看向在场的人:“今日本宫就把话放在这里,姚兰枝是本宫的救命恩人,你们得罪了她,就是开罪了我。若是愿意相信那些流言蜚语的,本宫也不拦着,只一样,别让我听到,否则到时候吃不了兜着走,诸位想来是不愿意知道后果的。”


    大长公主说完,看向姚兰枝:“别在这儿站着了。”


    她道:“这里的人都容不下你,还是些爱胡言乱语的,你又不是闲的没事儿,别什么舌根都乱听。”


    大长公主话里警告:“皇上都夸赞的人,难道能是灾星?诸位若是不相信,也大可以去看看,那道牌匾可还在新家门口挂着的,新的宅院也是皇帝亲赐的,若是连这都分辨不清楚,那这双眼睛也是瞎了。”


    大长公主说完,带着姚兰枝就走了。


    她们提前去了太极殿,今晚宴客的地方就在此处。


    太极殿大,外间联通着御花园,既能在殿内暖和,又可以看到外面御花园内的美景,当真是一个绝佳的去处。


    到了这里清净之所,大长公主才跟姚兰枝道:“外人说闲言碎语是他们的事儿,但你没必要每个字都听。”


    这世界上,最不缺的就是长舌妇,将那些垃圾话随便宣之于口,但是那之后呢,所有的苦果,只有听进去的人受着。


    说者未必无心,听者却是真的糟心。


    大长公主劝慰她,看着姚兰枝的时候,就觉得看她像是一个可怜的后辈,所以谆谆教导。


    “你自己有眼睛有耳朵,你可以去分辨,用心分辨。分得清楚,那些坏的,就不要过心。”


    她说到这儿,又想起了自己的家事,觉得拿这些话劝告姚兰枝也挺可笑的。


    毕竟她自己都躲不开。


    但是过来人的经验,万一呢,万一能够帮着姚兰枝躲开一些呢。


    所以,她只是叹了口气,轻轻地拍了拍姚兰枝的手:“还有,这个世界上的亲人,不只是靠着血缘关系的。有些人,没有缘分,那便是没缘分。”


    薛氏这样厌恶姚兰枝,大长公主也怀疑这是不是亲的家人,这不像是亲人,更像是仇人。


    可是令人难过的事实就是,薛氏确实是姚兰枝的亲祖母。


    一个亲祖母,这样诅咒自己的孙女儿。


    这让大长公主很不能理解。


    她命里只有一个女儿,因着早些年伤了身体,所以主动让驸马纳妾,还恢复了他国公爷的身份。


    后来,庶长子出生后,也自幼就养在她的膝下,她是当做亲儿子看待的。


    而庶长子生下来的女儿,虽然不是她带着长大,可作为她的小孙女儿,大长公主还是舍下了自己的脸皮,亲自奏请皇上,将小孙女封为了诚安县主。


    一个县主,是她能给孩子最好的祝福。


    然而……


    有些亲情是求不来的,哪怕她掏心掏肺,换来的也可能是倒戈相向。


    大长公主的眉眼里满是悲伤,看着姚兰枝的时候,也是浓重的化不开的哀伤。


    “想开些吧,你还年岁小呢,日后的路还长,能遇到的人也很多,未必就缺这一个亲人,是也不是?”


    姚兰枝不像自己,她如今还这样年轻,年轻就代表着,还有无限可能。


    不像她。


    姚兰枝见大长公主神情里的哀伤,不由得想起皇帝所说的那些似是而非的话,还有路嬷嬷当日的惊慌。


    家家有本难念的经。


    大长公主心中的苦处,未必就比自己少。


    但她还在安慰自己,只是作为一个长辈,想尽全力地给她一些建议。


    姚兰枝听到这儿,既觉得心里难过,也感动得很。


    “多谢公主赐教,晚辈会牢牢记在心底的。”


    前世的时候,姚兰枝总为此自苦,她也会无数次地想,为什么祖母不爱我?


    可是今生一遭,她早已经明白了。


    有些东西,奢求不来就是求不来。


    所以她不求了。


    因为,有些亲人,不配做亲人。


    甚至连仇人都不如。


    仇人至少有深仇大恨,可是亲人,却是以血脉亲近为刀刃,刀刀都捅她心口。


    所以姚兰枝放弃了。


    她不缺这一个亲人。


    她还有更多需要珍惜的,没必要在这种人身上浪费时间。


    见姚兰枝想得开,大长公主也松了口气,笑着跟她讲:“你是个好孩子,聪慧也通透,本宫相信,你未来必然会越过越好。”


    姚兰枝抿唇笑:“其实晚辈诸多缺点,是您抬爱了。”


    大长公主就弯唇:“我抬爱,也是因为你值得。何况,你还是我的恩人呢。”


    恩人这个说辞,姚兰枝实在是受之有愧,但大长公主只讲究君子论迹不论心。


    最开始出事之后,大长公主也确实怀疑过姚兰枝,还让她的人去查过姚兰枝的身世,以及,她为什么会恰好出现在那里。


    而那个答案,让她意料之外。


    姚兰枝的确是去礼佛的,并不是故意为了等她。


    只是大长公主没想到姚兰枝的身世居然会这么的凄惨。


    她一心想着的家人,其实都是些中山狼。


    府里上上下下,都恨不得将姚兰枝给敲骨吸髓。


    这样好的一个孩子,可惜命不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