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3章 梦想与现实

作品:《资本家小姐携巨额家产下乡随军

    苏家的祖坟现在是历史保护建筑,周围被圈上了铁栏杆,但苏家人有钥匙,可以开门凭吊哀思,但不能大张旗鼓祭祀。


    苏老爷子把铁栏杆上的锁打开,带冷云浣走到家族墓的最后一座墓碑前。


    手扶墓碑沿着石头的侧面摸索,不多时就见他手指用力,墓碑从中间裂开,弹出一个石盒。


    石盒里面有一处凹槽,正是苏庭琛给冷云浣那根白玉簪子的形状。


    冷云浣掏出白玉簪子,放入石盒的凹槽里。


    墓碑后方出现了一个可供一人通过的入口。


    苏老爷子指着入口,对冷云浣说,


    “老祖宗的墓,即便有传承钥匙,每年也只能开启一次,每次停留时间不能超过一个钟。”


    “进去不要被财帛迷了心智,需要可以拿,喜欢可以拿,但不要超时,否则明年才能出来了。”


    冷云浣听了这样的话,有点好奇苏家先祖到底是个什么样的人了。


    不过时间有限,苏老爷子在外面给她把风,冷云浣进入了苏家祖坟。


    这是一个嵌套墓,分上下两层,上层黄肠题凑,睡着苏家先祖。


    看墓葬规格,就知道地位显赫,古时候即便是有钱人也不能僭越。


    黄肠题凑更是中书令以上才能用的墓葬规格。


    冷云浣按照外公说的路线,跟着长明灯的指引,从地面到第一层,再绕着黄肠题凑走一圈,这才下到第二层?


    冷云浣是见过大世面的,沪市郊区冷老爷子留下的家底不可谓不丰富。


    还有哈市大杂院收缴的那些革委会的赃物。


    可如今她却还是实打实的被震撼到了。


    第二层,所有的箱子都是被分类好的,珠宝首饰42箱,金元宝56箱,夜明珠18箱,大黄鱼好47箱,小黄鱼35箱……


    还有古董瓷器,字画都用油蜡纸包裹着,古乐器,古武器……应有尽有。


    除此之外,竟然还有两份册封金册,一份是皇贵妃册封金册,另一份是县主册封金册。


    上面都是同一个名字,苏挽。


    冷云浣看了眼落款时间。


    这位苏家的老祖宗是先被封为县主,后隔年又被封为贵妃的。


    眼看分门别类的木头箱子,布满了整个二层房间。


    时间有限,留在墓地门口的小白,发出警告,有人来了。


    冷云浣手一挥,全部收进了空间。


    就是没有趁手的工具,墙上的壁画挖不下来,不然冷云浣都准备全部带走了。


    这要是在后世,不说一幅拍卖个几百万也差不多了。


    走出老祖宗的墓,收好墓地钥匙。


    冷云浣扶着外公的往外走,半路遇见了两个戴红袖标的工作人员。


    “原来是苏老爷子,不年不节的怎么跑来墓地了?”


    冷云浣瞬间挤出两滴眼泪来,


    “姥爷是带我来的,让我给祖宗磕两个头,因为我明天就要去黑省下乡了。”


    “我姥爷说让我多学习,少说话,多做事,为祖国建设添砖加瓦。”


    两人一听面部表情明显松懈了不少。


    “你是苏家什么人啊?”


    冷云浣赶忙擦了擦眼角,


    “这是我外公。”


    其中一个点点头,


    “我说之前怎么没见过你呢?”


    “行,磕完头,就回去吧。”


    冷云浣搀扶着姥爷,慢悠悠的下山了。


    山风顺耳,送来一段对话。


    “小丫头长得怪水灵的,要不是时机不对,我就把她……”


    “收起你那些花花肠子,看好墓里的东西,别让苏家得了手。”


    “怎么会!我看就连他们自己家都不知道有宝藏的事儿。”


    “等风头没那么紧,或者乱起来的时候,咱们就浑水摸鱼,给她来个连锅端。”


    “嘿嘿。”


    冷云浣暗自翻了个白眼,


    蠢货,做他们的春秋大梦吧!


    祖孙两人聊着家常,慢悠悠的走到山脚下,又坐公交车回到了西城胡同。


    天已经彻底黑了,来回七个多小时,可把苏老爷子累坏了。


    冷云浣偷偷从空间里拿出了鲜榨橙汁,又给二老留下了抗疲劳的毛毯。


    一人一张初级治疗卡。


    帮他们缓解身体的不适。


    老两口没有什么病症,只是年纪大了身体状况肯定不如年轻的时候。


    当晚吃过饭冷云浣回到房间,发现小姨也跟着一起回来了。


    冷云浣知道她有话要说,


    “浣浣,你觉得卓然怎么样?”


    一句话把冷云浣给问愣住了,书里没有关于卓然这号人物的描写。


    所以她也无法预测吉凶。


    “小姨喜欢他吗?”


    苏雪莹摇摇头,又点点头,


    “我不确定,只能说不讨厌,有好感,好像也谈不上喜欢吧!”


    “但是你外公外婆年纪大了,我已经快十年没进过孝道了,我怕再等就变成子欲孝亲不待了。”


    话说到这里,冷云浣就懂了。


    苏雪莹想留在京市,陪着年迈的父母,可她现在是下乡知青的身份,要想回城,要么有正式工作,要么结婚。


    工作不好找,再加上苏雪莹是尼姑还俗,这些都是写在档案上的,就更不好找了。


    因此这么看来,卓然的确是一个很好的选择。


    新华社记者,工作稳定,又对苏雪莹表现出来极大的好感和热情。


    “小姨,终身大事,你还是考虑好,再多了解了解,不能急于一时。”


    苏雪莹眼睛亮晶晶的看着冷云浣,


    “你还真是……小大人一样,你这话几乎跟你外婆说的一模一样。”


    其实苏雪莹会考虑卓然还有一点,就是她年纪不小了,26岁了,这个年代都结婚早,她这都算是大龄剩女了。


    再拖两年,或许也找不到比卓然更合适的结婚对象了。


    所以苏雪莹才会纠结。


    第二天,是苏雪莹跟卓然约好做专访的日子。


    一大早她就起床收拾自己,换了三套衣服,才找出一套满意的。


    妮子料的米色中山装,外面套一件黑色大衣,看起来端庄又有气质。


    果然一见面就把卓然迷住了。


    两人出去半天,采访也就用了半个小时,剩下的时间都在谈心,聊人生,聊理想,聊近况。


    苏雪莹一点没隐瞒,把自己做过尼姑的经历都说了。


    本以为卓然会惊讶,事实上他也的确觉得很惊讶,但惊讶之余是好奇。


    “你的人生好传奇,就是比普通人精彩很多。”


    苏雪莹第一次听到这样的言论,也觉得新奇。


    再加上卓然说他想做战地记者,让人心生崇拜和尊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