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6 章放心不下爸妈

作品:《七十年代,带着空间去下乡

    沈建国走后,叶子衿的日子又回到了往日的平静。


    她每天照常下地干活,闲时便上山拾柴,自家院里和牛棚那边都堆得满满当当。


    隔三差五,她会提着些上山打来的野味去公婆家坐坐,陪老人吃顿饭,再跟孩子们玩上一会。


    这天晚上,叶子衿炖了一锅鸡汤送到沈家。


    晚饭时,赵桂花看着大儿子、二儿子都成双成对,唯独小儿媳一人在家。


    忍不住念叨:“建国这小子也是,偏要让你一个人住在那边。”


    “要不你搬过来住几天?家里热闹,也能有个照应。”


    叶子衿笑着摇头:“不了娘,家里还有些活没拾掇完。”


    “再说离得这么近,我想你们了随时就能过来。”


    说着,她给大队长盛了碗鸡汤,“爹,您尝尝这鸡汤,是在山上挖的药材炖的,补补身子。”


    大队长喝着汤,连连点头:“还是你手艺好,鸡汤都炖的这么香。”


    前几天叶子衿上山,挖到了一棵当归,都用来炖汤了。


    还有一锅,每天晚上送去牛棚陪爸妈吃饭。


    话题就此岔开,一家人喝着香喷喷的老母鸡汤,那醇厚的香味儿,瞬间让人把刚才的念叨抛到了脑后。


    第二天晚上收工后,叶子衿端着一锅鸡汤往牛棚走。


    最近他们要准备牛一冬天的草料,忙得脚不沾地。


    她特意用几味温补的药材炖了鸡汤,想让父母和另外两位老爷子补补身子。


    刚掀开锅盖,药香混着肉香就飘了出去。


    叶父正给牛添完草料回来,一瞧屋里,笑着迎上来:“闺女,又给我们带好东西了?”


    “炖了点鸡汤,加了些药材,您们尝尝味道怎么样。”


    等他们都回来,叶子衿把汤锅端上桌,给几位长辈一一盛上。


    叶父接过碗,吹了吹热气喝了一口,咂咂嘴直赞叹。


    “子衿这手艺真是越来越地道了!这汤鲜得很,还带着点回甜,比国营饭店饭馆做的强多了。”


    旁边的孙老也端着碗,眯着眼品了品。


    “可不是嘛,谁能想到药材还能这么炖汤?也就子衿这丫头脑子活,有这些新奇想法。”


    “不过别说,是真好喝,喝下去浑身都暖烘烘的。”


    郑老跟着点头:“对,往年喝药跟受刑似的,这下倒成了享受。”


    叶母喝着汤,目光落在女儿身上,忍不住轻声问。


    “建国走了也有半个月了吧?这孩子,没给家里来信吗?”


    叶子衿正给角落的灯添油,闻言摇了摇头。


    “我这几天忙得没顾上去公社,明天收工了去邮局看看,他应该来信了。”


    叶母叹了口气,放下碗。


    “你们小两口也是,刚结婚就分开,心里肯定不好受。”


    “子衿啊,要是建国让你随军,你就去部队找他,跟他在一块儿总比在乡下强。”


    “到了那边不用下地干活,也能轻快些。”


    叶子衿手里的油壶顿了顿,转头看向父母:“我知道娘是为我好,可我走了,你们怎么办?”


    叶父放下碗,语气笃定:“我们在这儿挺好的,你婆婆他们时常过来搭把手,你公婆也照应着,啥都不缺。”


    “你别惦记我们,真能去部队就去,小两口在一块儿比啥都强。”


    孙老也帮腔:“就是,你爸妈有我们老哥俩陪着呢,出不了岔子。”


    “你还年轻,总不能一直耗在地里。”


    “建国在部队好好干,你去了也能互相有个照应。”


    叶子衿心里暖烘烘的,笑着给几位长辈续上汤。


    “我知道了,这事我记着呢。”


    “先把眼前的活儿忙完,等有空了再琢磨。”


    “来,您几位多喝点,补好了身子,冬天才好过。”


    牛棚里的灯光昏黄,映着几人的笑脸,混合着鸡汤的香气,倒比家里还多了几分热闹的暖意。


    翌日,叶子衿还是第一个下工。


    回家匆匆洗了把脸,换了衣服,从院里推出那辆半旧的自行车。


    她跨上去蹬得飞快,乡间小路的尘土被车轮卷得飞扬,不一会儿就到了公社。


    邮局门口的槐树落了满地叶子,叶子衿停好车掀帘进去,里头正有人在排队寄包裹。


    见有人进来,大姐抬头,看到是她,高兴的打招呼。


    “妹子,你来了。”


    叶子衿对她挥挥手:“你先忙。”


    大姐赶紧给那俩人取包裹,叶子衿等了片刻。


    轮到自己时,柜台后的大姐就笑了:“今天来取信啊!这好有你的信。”


    叶子衿一听,很高兴。


    大姐在格子柜里翻了翻,抽出两封递给她。


    “还真有,一封是你老家寄来的,一封盖着部队的戳。”


    叶子衿接过信,指尖触到信封上熟悉的字迹,心里一暖。


    她没当场拆开,先跟大姐搭话:“大姐,最近寄东西的人多吗?”


    “可不嘛,秋收了,许多人都想给城里亲戚寄点新米新面,也有从城里寄来的东西。”


    叶子衿说着,从布包里掏出个小布袋。


    “这是今年新摘的板栗,煮熟了面乎乎的,您尝尝。”


    大姐吃过她煮的板栗,没推迟高兴接过去,打开袋口闻了闻。


    “真香!你这丫头就是客气,每次来都带东西。”


    “都是山上捡的,不值钱。”


    叶子衿笑了笑,揣好信说:“大姐,那我就先回去了。”转身就要走。


    大姐赶紧叫住她,“妹子,你等等。”


    她眼睛四处飘,见没人进来,才开口问。


    “妹子,你上次给姐的床单还有吗?”


    叶子衿问:“有啊!你要几条?”


    大姐搓了搓手,有些不好意思道。


    “妹子,我想要十条。”


    “我有个远房亲戚要结婚,他们家条件不错,就想送点好的床单当贺礼。”


    “我觉着你那床单花色好看,料子也好,正合适。”


    “还有剩下的,想留着过年送亲戚。”


    叶子衿笑着点点头:“行,我回去给你拿,待会给你送来。”


    大姐一听,喜笑颜开。


    “太谢谢你了妹子,多少钱,我现在给你。”


    叶子衿摆了摆手:“大姐,都是老熟人了,先欠着就行,等下次我来再说。”


    然后走出邮局,出去到一处僻静的地方进入空间坐了一会。


    感觉时间差不多了,才拿着个包袱往邮局走。


    看着那些崭新又漂亮的床单,大姐连忙道谢:“谢谢妹子。”


    又拉着她聊了几句家常,才放她离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