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四十五章 好一个穷且益坚的魏小山

作品:《虐恋情深文炮灰重生手札

    科举同考不同于主考,其主要职责是对考生的答卷进行评分和分类,大多数时间起一个摆设作用。


    简而言之就是钱多事少。


    偏偏这个钱多事少的活计它出不得差错,到时为了保证科考严密性和严谨性,主考和同考在科考期间不能与外界接触,得单独待在一个地方。


    这小子估计就是打的这个主意。


    干几天活便可以正大光明地躲一段时间懒,还是那种重兵把守没人敢打扰的那种。


    靖国公想通其中关键,气得吹胡子瞪眼。


    亏得他在朝堂上附议,虽然知道陛下这么指派自有用意,可在这小子的如意算盘下,真的显得他这位上司蠢得很!


    “小雪儿,你以前不是这样的,告诉伯父,从哪里学来的这些招数?不管你从哪儿学的,现在回头还来得及。”


    这段时间拿年龄做筏子就算了。


    现在更是以退为进,以逸待劳,浑水摸鱼等各种计策全都用上,只为躲懒,他以前任劳任怨的小雪儿已经一去不复返。


    殷年雪神色不动:“再叫我的浑名,为了保证科考的严谨性,从明日开始我就闭门谢客。”


    为何不是今日?今日得写两千字的检讨,写完后还需送出去。


    靖国公面上一片痛心疾首,想到武器库里面的东西还等着他去解决,不得不低声下气:“殷侍郎,现在可否与本官一起回兵部当值?”


    “可。”


    得偿所愿的殷小侯爷只觉得今日的空气格外清新,甚至有些期待科考年的到来。


    同考好啊,活儿轻松。


    待遇和主考一样出行有禁军保护,马车接送,在科考前甚至还不能与外界接触得单独待着,简直是为他量身定做。


    这般想着目光看向被众人围着祝贺,显得有些局促的主考蒋远致,这位蒋侍郎只会干实事,不是长袖善舞之人。


    在学子中声望高,但仅仅是这样还不够,科举的水历来深,蒋侍郎根基尚浅,很多事做不来,所以姑父才会将他提到同考的位置。


    殷年雪幽幽地叹口气,很多时候躲懒也是一门学问,一个不小心把事情办砸了,有他的好果子吃,好在自己还是有点能力的。


    和他想的一样,养心殿内明章帝颇有深意的对沈青玉道:“蒋远致此人能力出众,不过根基尚浅,科举主考历来是个烫手的香饽饽,他能吃下,但在吃的过程中难免被烫到,擢年雪为同考能很好的避免这一点。”


    年雪面上瞧着有气无力的,较真起来谁的面子都不会给,甚至敢直接来一出先斩后奏,科举之事容不得半点瑕疵,须得他镇一镇。


    正好也让他休息休息,免得想方设法请假。


    “陛下圣明。”


    对于明章帝的想法沈青玉多少有些了解,他也曾担任过一届科举主考,其中的水有多深自然知道。


    “今日臣在东华门附近碰见昭荣公主和三皇子,他二人……”


    对于外甥和昭荣公主他实在是颇为无力,深觉头疼,简直就是一对魔星。


    看得出臣子是真的头疼,明章帝摆摆手:“随他们去,左右出不了事,待年后南三所重开卫玄那边朕会让太傅着重抓一下功课,想来能收收心。”


    “至于昭荣……”


    “她自幼长在山野,调皮些正常,而且她做事向来知晓轻重,只要没伤及己身或是太过胡来,你也不用管束得太紧。”


    “微臣斗胆一问,在书院聚众赌博可算太过?”


    沈青玉觉得还是让陛下知晓昭荣公主的情况才行,免得父亲天然带着对女儿的滤镜,他作为第三方托管人掌握不好管理的度。


    听到这话明章帝表情一沉:“昭荣在书院赌博?谁带她玩的?可有将起头的严肃处理?”


    “起头之人正是昭荣公主自己,参与者囊括班上的大半学生,汾王世子也在其中,不过他倒是没有参与赌局,只是花重金从公主手里买下赢的赌注。”


    君臣二人两两相望,候在一侧的陈福莫名觉得殿内的气氛有些尴尬起来。


    自家孩子被别人带坏,别人被自家孩子带坏,这哪里是差的一星半点,能让陛下无言。


    昭荣公主实乃大才。


    这厢正在沉默,守在殿外的内侍垂首进来通传:“陛下,钦天监董监正求见。”


    “宣。”


    钦天监属于皇家机构,监正也是由皇帝直接任命,官职虽不高但地位十分特殊。


    董藏平日里来养心殿的次数不算少,不过多为天象有异祭祀挑选吉日等要事。


    “微臣见过陛下。”


    见他这个时间点求见,明章帝有些诧异地问道:“可是观星台那边出了什么情况?”


    这段时间并无重大节日也无祭祀,莫不是天象有什么警示?


    钦天监观天象断灾情,虽不能次次瞧准,但多数情况下都能做出准确的预测。


    天灾人祸,后者可以避免,前者只能在得到示警的情况下做好应对准备,没有示警的天灾更是只能任其发生。


    董藏见此赶紧道:“臣今日过来并不是因为天象的事,不日前在四院宴集新收了一名弟子,经过月余的考核臣觉得他于观天象一事上十分有天分。”


    “臣便想将人带到观星台教导一二,特此前来征得陛下应允许。”


    说着从怀里拿出拟好的手书呈上去:“这上面有那位学子的姓名年龄籍贯以及家中情况,目前所就读的书院,请陛下一观。”


    既要入宫这些东西自然不能少,这些资料都是他让底下人去查的。


    看到资料时还忍不住吃了一惊,小山那孩子居然从小跟着爹娘四海为家,在艰难的环境中头悬梁,锥刺股好不容易才考上的东衡。


    这样一个孩子,难怪能吃观天象的苦。


    明章帝看完呈上来的手书,额角直抽抽。


    上面的户籍他倒是知道,当初参加书院考试时让沈青玉办的,其他的内容简直是不忍直视,不做他想,定是昭荣自己编的。


    从小跟着托运货物的爹娘四海为家居无定所,好不容易靠自己考取上东衡书院,这才短暂的安置下来。


    接下来便是一大篇自己如何如何努力,生活如何如何艰辛的文字表述。


    当然都是借着他人的口说出来,董藏派去调查的人原原本本记录在手书上。


    好一个穷且益坚的魏小山。


    对董藏收昭荣公主为学生的事,沈青玉也知道,见明章帝脸色不对,心中奇怪。


    董监正将昭荣公主带去观星台也算不上大事,怎么陛下脸色这么难看。


    “魏小山是你东衡书院的学子,你这个当夫子的也瞧瞧,他是如何穷且益坚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