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2章 武力捍卫新政

作品:《三国:我的兵,顿顿吃肉打胜仗!

    他细细听着母亲讲述青州三年的变化。


    “咱家分了三亩地,收成好着呢。”


    “学堂的先生们教得也好,小娃儿们都识字了。”


    “县令杜大人,他是个好官,还常下地帮着干活。”


    母亲的话语,朴实而真挚,字里行间都是满足。


    太史慈的心头,五味杂陈。


    他记忆中的青州,是贫瘠与动荡。


    他以为母亲会过得艰苦,却看到了一个完全不同的世界。


    他们来到县衙,杜靖正躬身与一位老农说着话。


    老农的脸上堆满了笑,手里拿着一本崭新的书册。


    杜靖送走老农,一转身,看到了太史慈。


    他脸一红,挠了挠头,有些不自在地拱了拱手。


    “太史壮士,您可算回来了。”


    太史慈回礼,好奇地拿起桌上的书册。


    那书页洁白,字迹清晰,墨色乌亮,比他见过的任何拓本都要精美。


    “这是《三字经》,学堂里给孩子们用的。”杜靖介绍说。


    “这字迹,是何人所书?”太史慈问道。


    杜靖有些自豪:“这都是活字印出来的,明侯的墨宝。”


    活字印刷,太史慈听都没听过。


    他只知道士族们藏书甚多,普通人想求一卷经书都难如登天。


    可这青州,孩童们人手一册,这简直是天方夜谭。


    太史慈沉默了,他曾听闻林缚残暴,屠灭袁氏,可眼前所见,却与传闻大相径庭。


    他想,谣言果然是害人的。


    他要亲自去见一见那位青州牧,林缚。


    与此同时,泰山郡内,气氛压抑。


    贼首臧霸,坐在简陋的营帐中,脸色难看。


    “兄弟们,粮食又不够了。”


    孙观、吴敦、尹礼、昌豨四将分坐两侧,个个面带愁容。


    “青州百姓都跑光了,哪还有油水可榨。”吴敦抱怨道。


    “士族和富户也跑得一干二净,咱们三万兄弟,快要断炊了。”尹礼附和。


    臧霸一拍桌案,发出沉闷的响声。


    “兖州曹操和刘岱打得不可开交,咱们去劫掠兖州。”


    孙观却不以为然:“兖州有什么好劫的,青州才是肥肉。”


    “明侯治下,民生富庶,粮草充足,咱们不如去青州捞一笔大的!”昌豨提议。


    臧霸有些犹豫,他知道青州军纪森严,不好招惹。


    但昌豨等人却被青州的富庶迷了心智。


    “咱们只带三千人,偷袭琅琊郡东安、东莞两县。”


    “抢了粮食,裹挟了百姓就走,速战速决!”孙观怂恿道。


    臧霸最终没有拦住,或者说,他心里也存着侥幸。


    三千泰山贼,悄悄潜入了琅琊郡。


    他们兵分两路,直扑东安、东莞。


    东安县外,太史慈骑着一匹骏马,身披轻甲,手持一杆长戟。


    他身后,五百太皞铁骑甲胄鲜亮,马蹄上的铁掌在泥土上留下清晰的印记。


    这是林缚给他的巡逻任务。


    他刚投效林缚,便被授予重任,心里也燃起了建功立业的雄心。


    忽然,前方传来隐约的喊杀声。


    太史慈一挥手,五百铁骑瞬间散开。


    他们很快发现了一伙贼寇,正疯狂地洗劫村庄。


    “护大明百姓!”太史慈一声怒吼,单骑冲出。


    他如一道青色闪电,直插贼寇阵中。


    长戟挥舞,带起呼啸的风声。


    泰山贼的昌豨正指挥手下抢掠,一个魁梧的身影冲了过来。


    他还没反应过来,长戟便穿透了他的胸膛。


    昌豨瞳孔骤缩,死不瞑目,栽下马来。


    “贼将昌豨已死!”太史慈的声音,震彻山谷。


    泰山贼们吓得肝胆俱裂,他们从未见过如此悍勇之人。


    更让他们惊恐的是,太史慈身后,五百铁骑如洪流般冲来。


    马蹄铁踏地,发出沉闷的轰鸣。


    骑兵手中的坚白长枪,在阳光下闪烁着寒光。


    泰山贼的简陋兵器,在铁骑面前,如同纸糊一般。


    “这他娘的,咱们踢到铁板了!”孙观失声大喊。


    三千泰山贼,在五百太皞铁骑面前,瞬间崩溃。


    他们只想着逃命,哪里还有半点反抗的勇气。


    太史慈率军追击,将溃散的贼寇尽数斩杀。


    他要用铁血手腕,告诉所有觊觎青州的人,这里不是他们撒野的地方。


    青州百姓,看着那些凶恶的贼寇被迅速歼灭,心中的恐惧化作了狂喜。


    他们高呼“青帝万岁”,声音响彻云霄。


    这一战,太史慈立下了赫赫战功。


    他用实际行动,证明了自己的价值。


    林缚的“以武力捍卫新政”的理念,得到了最好的印证。


    泰山贼的惨败,也让周边诸侯重新审视青州。


    那片曾经被忽视的土地,正以一种前所未有的姿态,崛起于乱世。


    技术代差、军力悬殊,让青州成为一块真正的硬骨头。


    林缚的“三年进军河北”计划,又扫清了一处侧翼隐患。


    太史慈带着孙观等三个贼将,回到了青州牧府。


    徐达见到这些被捆绑的俘虏,脸上没有波澜。


    “按军法,斩!”他声音如铁,没有半点犹豫。


    孙观三人听闻此言,吓得浑身发抖,屎尿齐流。


    他们想求饶,可徐达只是挥了挥手,亲兵便拖着他们出去。


    很快,外面传来几声惨叫,一切归于寂静。


    泰山郡的奉高县城内,臧霸收到了琅琊郡的战报。


    他手下的三千精锐,竟然被五百青州铁骑全歼,昌豨也死了。


    臧霸的心头涌上一股寒意,他知到,这次真的踢到硬茬了。


    他急忙召集商议对策。


    “林缚那小子,真他娘的不好惹。”吴敦骂骂咧咧。


    尹礼也附和道:“咱们还是死守奉高县吧。”


    臧霸知道,青州军的战力,已经远超他们的想象。


    他命令所有部众,包括那些裹挟来的百姓,全部退守奉高。


    三万泰山贼,如同惊弓之鸟,瑟缩在城池里。


    青州牧府的议事厅里,林缚召集了文武众将。


    郑玄、卢植、徐达、张居正、王守仁,还有程昱和崔孝都在。


    “泰山贼胆敢犯我青州,此番必须让他们付出代价。”林缚声音沉稳。


    “春种已经结束,是时候让他们尝尝青州军的厉害了。”


    徐达拱手道:“末将愿领兵攻打泰山,一雪前耻。”


    林缚摆了摆手:“徐将军另有重任。”


    “徐将军,你率两万精兵,攻略琅琊国,威慑徐州。”


    “让那些蠢蠢欲动的诸侯,都给老子消停点。”


    徐达领命,抱拳离去,他知道这是林缚在为北伐扫清障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