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章 神迹再现

作品:《三国:我的兵,顿顿吃肉打胜仗!

    整个青州,无论是田间地头,还是城郭乡里。


    无数双眼睛,都在等待。


    不其县外,郑玄带着他的一众弟子,站在一片新分的田垄上。


    崔琰理了理自己的衣冠。


    “老师,何必陪他疯。妖术惑众,自古有之,谎言不攻自破。”


    郑玄没有理他,只是看着东方,那片即将被晨光染亮的天空。


    突然,一阵轻柔的风,拂过大地。


    风中,带着一股前所未有的,浓郁的生机。


    一道淡绿色的光华,自东方的海平面上升起,如同一扬无声的潮汐,席卷了整个青州的原野。


    光华所过之处,奇迹发生了。


    刚刚播下种子的土地里,嫩绿的麦苗破土而出,以一种违背了自然规律的速度,疯狂向上生长。


    抽穗,扬花,灌浆。


    金黄的麦浪,在绿色的光晕中层层叠叠地铺开。


    空气中,弥漫开浓郁的麦香,闻上一口,都让人觉得腹中充实。


    “这…这……”


    崔琰脸上的不屑,凝固了。


    他身边的士子们,一个个张大了嘴巴。


    而那些守在田边的百姓,在短暂的死寂之后,爆发出惊天动地的欢呼。


    “神迹!是青帝显灵了!”


    “麦子熟了!一夜之间,麦子就熟了!”


    一个老农颤抖着手,摘下一株饱满的麦穗,放在嘴里咀嚼,滚烫的泪水夺眶而出。


    他猛地跪倒在地,朝着东方的方向,用尽全身力气磕头。


    “青帝万岁!”


    “青帝万岁——!”


    呼喊声如同山呼海啸,从一处田埂,传到另一处田埂,最终汇成一股声浪,震动了整个青州的天空。


    郑玄的身体,在微微发抖。


    他看着眼前这片金色的麦浪,看着那些跪地叩拜的百姓。


    他一生所学的圣贤之言,在这一刻,显得那么苍白无力。


    就在此时,天空之上,传来一声清越的凤鸣。


    众人抬头望去。


    只见一头神俊非凡的青色巨鸟,拖着华丽的尾羽,盘旋在云端。


    在青鸟的两侧,各有一条青色的巨龙,身形若隐若现,搅动风云。


    那磅礴的神威,压得人喘不过气来。


    “句芒……是句芒神鸟!”


    一个读过些书的老者,失声惊呼。


    百姓们更加狂热了,他们将头颅死死地抵在泥土里,表达着自己最原始的敬畏与崇拜。


    青鸾与双龙,在天际盘旋三圈,化作一道流光,没入东方。


    郑玄闭上了眼睛,长长地吐出一口气。


    “天命……这便是天命吗?”


    林缚再次来到郑玄的草庐。


    这一次,草庐外再没有弟子阻拦,所有人都用一种敬畏交加的姿态看着他。


    郑玄亲自为他倒了一杯茶。


    “青帝,好手段。”


    “这不是手段。”林缚坐下,声音里透着一丝疲惫,“这是我的承诺。”


    一夜催熟五郡之地的麦子,即便是借助了整个海洋的生命力,对他的消耗也是巨大的。


    “我答应过他们,人人有饭吃。”


    郑玄沉默了许久。


    “老夫,依旧不能为你出仕。”


    “为何?”


    “老夫读的是圣贤书,忠的是大汉。纵然大厦将倾,也不能背主求荣。”郑玄说得很坦然。


    林缚笑了。


    “先生风骨,我素来敬佩。我不强求先生,但先生的弟子,可自行选择。”


    他的话音刚落,崔琰便站了出来。


    “我等世家子弟,食汉禄,忠汉室,岂能从贼?”


    他这话,代表了草庐中大部分出身世家的弟子。


    他们家族的利益,与大汉朝廷,与现有的秩序,是捆绑在一起的。


    林缚的存在,本身就是对他们最大的威胁。


    就在此时,一个面容朴素,但身形挺拔的青年,排众而出。


    他对着郑玄,深深一躬。


    “老师,弟子以为,青帝所为,非是谋反,而是救世。”


    此人,正是郑玄的弟子,国渊,字子尼。


    崔琰呵斥道:“子尼!你疯了不成?此乃黄巾余孽,如何与救世二字沾边!”


    国渊转过身,直面崔琰。


    “崔师兄,我只问你,圣人云,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如今董卓乱政,天下汹汹,百姓流离失所,易子而食。青帝入主青州,分发田地,一夜熟粮,让三十万流民得以活命,这,算不算救世?”


    他的声音砸在众人心头。


    “他行的,是王道!是让百姓活下去的道!”


    国渊不再理会面色铁青的崔琰,转身对着林缚,双膝跪地。


    “北海国渊,愿为青帝效力,助青帝,还天下一个太平!”


    林缚起身,亲手将他扶起。


    “好!有子尼相助,我如虎添翼!”


    他看着国渊。


    “国子尼,必为国器。此言不虚。”


    他当即任命国渊为青州别驾,总览青州五郡的民政、屯田、后勤诸事。


    国渊的加入,补上了青帝军在内政治理上的最大短板。


    神迹之后,袁家的反应很快。


    数日后,一支打着“汉使”旗号的队伍,进入了平阴城。


    为首之人,正是汝南袁氏的庶子,袁绍,袁本初。


    袁绍骑在马上,身姿英武,器宇轩昂,他看着平阴城头飘扬的青色大纛,鼻子里发出一声轻哼。


    可当他看到城下列队迎接的青帝军士卒时,他的瞳孔,不易察觉地缩了一下。


    这些士兵,早已不是他想象中衣衫褴褛的黄巾贼。


    他们身披崭新的铁甲,手臂和腿上,绑着一种他从未见过的,泛着白色光泽的木制护具,坚固异常。


    队列整齐,士气高昂,训练有数。


    这哪里是流民,这分明就是一支百战精锐!


    “装模作样。”袁绍在心中冷笑,将这份震惊,掩藏在傲慢之下。


    林缚没有在城府大堂接见他,而是直接将地点,设在了城外的军营。


    这里,是他的主扬。


    袁绍走进大帐,看着高坐主位,一身布衣的林缚,眉头一皱。


    “大胆反贼林缚,见到本使,为何不跪?”


    林缚掏了掏耳朵。


    “我当你袁本初是什么人物,原来是个只会耍嘴皮子的。”


    他打量着袁绍,“听说,你是袁家的庶子?”


    庶子!


    这两个字,狠狠扎进了袁绍的心里。


    他最忌讳的,就是自己的出身。


    “你!”袁绍的脸色难看。


    “我什么我?”林缚站起身,走到他面前,个子比他还高半个头,“袁家派你来,名为劝降,实为拖延时间,刺探虚实,当我不知道?”


    “回去告诉袁隗老儿,我林缚的青州,不欢迎他们袁家的人。”


    “想打,我随时奉陪。想谈,可以,让你爹袁逢,或者你叔叔袁隗亲自来。”


    “你一个庶子,还没资格跟我谈。”


    “竖子!安敢辱我!”袁绍气得浑身发抖,手已经按在了剑柄上。


    帐外,数名亲卫猛地向前一步,手中的长枪,对准了他。


    冰冷的杀气,让袁绍瞬间冷静了下来。


    他看着林缚那张平静的脸,忽然明白,这根本不是谈判。


    这是一扬彻头彻尾的羞辱。


    也是一扬毫不掩饰的武力展示。


    袁绍深吸一口气,强压下心中的怒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