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章 高顺归心
作品:《三国:我的兵,顿顿吃肉打胜仗!》 即便是跪在降卒之中,那人的腰杆也挺得笔直。
林缚走过去。
“你叫高顺?”
那汉子抬起头,脸上没有表情。
“是。”
“九原人?”
“是。”
“想不想练一支天下最强的兵?”林缚的问题,直截了当。
高顺的身体,不易察觉地僵了一下。
他没有回答。
“我知道你。”林缚蹲下身,与他平视,“董卓那种人,用不好你。他要的是冲锋陷阵的莽夫,是给他抢钱抢粮抢女人的狗。”
“而你想要的,是令行禁止,攻无不克。”
“是一支,能把你的想法,变成现实的军队。”
高顺的呼吸,乱了。
他看着眼前这个自称“青帝”的年轻人,这个人,怎么会明白他心底最深处的执念?
“跟着我,我给你权力,给你钱粮,给你最好的兵源,给你最精良的甲胄兵器。”
“我不干涉你怎么练兵,我只要结果。”
“士为知己者死。”
林缚站起身,从怀里掏出一把粟米种子,摊在手心。
“我知道你们并州兵不信鬼神,只信手里刀。”
他对着手心,轻轻吹了一口气。
在数万人的注视下,那十几颗粟米种子,以肉眼可见的速度,发芽,抽穗,变得金黄饱满。
一股浓郁的谷物香气,飘散开来。
那些并州降卒的嘴巴,张得能塞下一个鸡蛋。
神迹!
这是活生生的神迹!
林缚将那几株饱满的粟米递到高顺面前。
“我能让土地长出粮食,就能让我的士卒,顿顿干饭,三餐有肉。”
“我能催生坚白木,就能让我的士卒,人人披甲,配百炼钢刀。”
“你所追求的精锐之师,在我这里,只是标配。”
“现在,告诉我你的选择。”
高顺看着那几株还带着泥土气息的粟米,又抬头看了看林缚。
他没有说话。
他只是对着林缚,恭恭敬敬地,磕了三个响头。
每一个,都砸在坚硬的土地上,发出沉闷的声响。
“高顺,愿为青帝,打造一支,天下无双的太皞锐士!”
林缚扶起了他。
“很好。”
“从现在起,你就是我青帝军的练兵都尉。所有降卒,都归你管。我只有一个要求。”
“我要你用山东的汉子,练出一支,超越秦锐士,碾压魏武卒的军队!”
高顺重重点头,一个字都没多说。
他转过身,走向那些还处在震惊中的并州降卒。
“所有人,列队!报数!”
他的声音,洪亮而富有穿透力。
那些刚刚还散乱不堪的降卒,在他的号令下,下意识地开始整队。
崔存孝凑到林缚身边,小声嘀咕:“青帝,这黑脸的汉子,真有你说的那么神?”
“他会给你一个惊喜的。”林缚说。
董卓兵败的消息,插上翅膀,飞速传遍了中原。
最先得到消息的,不是洛阳的朝廷,而是盘踞在兖州东平国的数十万黄巾。
他们本是张角主力,在广宗战败后,一路流窜至此,进退维谷。
林缚处理完战扬事宜,回到平阴城。
李鸿带着一份新的情报,找了过来。
“青帝,兖州黄巾派了使者来。”
“他们听闻您大破董卓,想,想投靠我们。”
林缚展开情报竹简。
上面写着,兖州黄巾裹挟了近三十万民众,因为缺粮,已经到了人吃人的地步。
三十万人口!
这可不是三十万张嘴,这是三十万劳动力,是未来青帝军最雄厚的兵源。
“趁他病,要他命。”林傅把竹简拍在桌上。
“董卓新败,朝廷短期内,绝无能力再对我用兵,这给了我们最少半年的喘息之机。”
“传令崔存孝,让他率领一万太皞锐士,即刻出发,接收这三十万人口。有不服者,杀。”
“传令高顺,让他从降卒中,挑选五千精壮,即刻开始整训。我要在一个月后,看到一支全新的骑兵。”
“至于剩下的事,”林缚站起身,走到地图前。
“我们要开始,真正的广积粮,高筑墙了。”
平阴城外,三十万张嘴,黑压压的一片,延绵数里。
他们是兖州黄巾的残部,更是走投无路,被饥饿驱赶到此的流民。
每个人都面黄肌瘦,衣衫褴褛,看向青帝军士卒的姿态,充满了麻木与畏惧。
李鸿站在临时搭建的高台上,手里拿着刚刚统计出来的籍贯,声音都在发颤。
“青帝,三十万,整整三十万人!”
“青壮,能拿起武器的,不下十万!”
这个数字,让周围所有青帝军的将校,都感到一阵头皮发麻。
这不是十万大军,这是十万个饿了不知道多久的无底洞。
“分田。”
林缚平静说道。
“以户为单位,按人头分地。”
“济南,乐安,平原,凡我青帝军所辖之地,所有无主荒地,尽数分发下去。”
“告诉他们,地是他们自己的,种出来的粮食,除了三成税,剩下的,也都是他们自己的。”
命令被传达下去。
起初,人群是死寂的。
他们不信。
天下哪有这样的好事?
直到第一份盖着青帝大印的田契,被发到一个断了条胳膊的老卒手里。
那老卒捧着那块薄薄的木牍,浑浊的眼泪,滚滚而下。
他跪在地上,朝着平阴城的方向,磕了三个响头。
“青帝万岁!”
“我等愿为青帝效死!”
欢呼声,响彻云霄。
无数人跪倒在地,哭喊着,笑着,将对生的渴望,化作了对那个男人的狂热崇拜。
青州,这个被战乱掏空了人口的北方大州,以一种不可思议的速度,重新焕发了生机。
……
洛阳,司徒府。
一块上好的端砚,被狠狠地摔在地上,碎成了几片。
“废物!董卓那个肥猪就是个废物!”
袁基指着跪在地上报信的家仆,气得浑身发抖。
“五万大军!五万精骑啊!其中还有我袁氏资助的甲胄兵器!就这么没了?”
他无法接受这个事实。
这简直是在抽他们这些世家大族的脸。
“爹!你听听,这传出去,我汝南袁氏的脸面,还要不要了!”
袁隗端坐在主位上,慢条斯理地擦拭着手里的一个玉杯,对长子的失态,不置可否。
“基儿,稍安勿躁。”
“还躁?我的爹呀!人家都快打到洛阳了!”袁基急得团团转,“那林缚是什么来路?一个黄巾余孽,怎么可能在这么短的时间内,拉起一支能打败董卓的军队?”
“这不合常理,这根本就是天方夜谭!”
“所以,他才自称青帝。”袁隗放下玉杯。
“此人,要么是真有鬼神之能,要么,就是个把人心玩弄于股掌之间的绝顶枭雄。”
“无论是哪一种,都不是现在的董卓能对付的。”
袁隗站起身,走到地图前。
“董卓虽败,可他还有并州为根基,南匈奴与他貌合神离,正好可以借此机会,让他滚回并州去对付匈奴人,也省得他在洛阳碍手碍脚。”
“至于青州……”
他手指点在琅琊的位置上。
“暂息刀兵,派人去谈。”
“谈?”袁基的声音拔高了八度,“跟一个反贼谈?我们袁家四世三公,什么时候受过这种气!”
“那你想如何?”袁隗回头,冷冷地看着他,“再起十万大军去送吗?”
“还是说,你想亲自带兵,去会会那个能让粮食自己长出来的‘青帝’?”
袁基的脸一阵红,一阵白,呐呐地说不出话来。
袁隗叹了口气。
“眼下最重要的,是稳住朝局。至于林缚,就让他再得意几天。一个泥腿子,根基太浅,蹦跶不了多久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