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章 守军撤退
作品:《三国:我的兵,顿顿吃肉打胜仗!》 田间地头,到处都是新分的土地和百姓们喜悦的脸庞。
林缚刚刚批阅完最后一卷关于开办学堂的竹简,李鸿就一脸凝重地快步走了进来。
“青帝。”
他的声音压得很低。
“洛阳急报,董卓出关了。”
林缚放下手中的笔,没有说话。
李鸿将一份军报摊开在案几上,上面的墨迹还很新。
“董卓自拜为东中郎将,起并州、南匈奴、三河骑士,共计六万大军,已经过了虎牢关,正朝青州杀来。”
六万。
这个数字让大堂内的空气都沉重了几分。
崔孝刚从校扬过来,听到这个消息,眉头拧成了一个疙瘩。
“六万?皇甫嵩的北军五校也不过五万之数。这董卓,好大的阵仗。”
李鸿的手指在军报上划过。
“不止是数量,关键是构成。”
“一万并州狼骑,天下闻名的重骑兵。还有…三万南匈奴胡骑。”
“三万胡骑?”
崔孝倒吸一口凉气。
“朝廷疯了?调动如此规模的胡人骑兵进入中原腹地,他们就不怕养虎为患?”
“他们不是疯了,是急了。”
林缚开口,他走到地图前,看着从西边延伸过来的那个粗大的红色箭头。
“借胡人兵马,要花费的钱粮,不是一个小数目。现在的朝廷,可掏不出这笔钱。”
李鸿心中一动:“青帝的意思是…有人在背后替董卓买单?”
“除了汝南袁氏,还能有谁?”
林缚的手指在地图上轻轻敲了敲。
“他们这是怕了,怕我这把火,烧到他们那些世家门阀的根基。所以不惜血本,也要请董卓这条最凶的狼,来把我一口吞掉。”
“一个靠着分地收买人心的‘蛾贼’,在他们看来,根本不配让他们亲自下扬。”
“用董卓这条疯狗来咬死我,既能平事,又不用脏了自己的手,好算计。”
“那我们怎么办?”崔孝急道,“六万大军,其中四万是骑兵,来去如风。我们若是固守城池,会被他活活困死。若是野战…”
崔孝没有说下去。
青帝军虽然有十万之众,但新兵居多,而且严重缺乏骑兵,拿什么跟并州狼骑和匈奴人去野战?
那不是打仗,那是送死。
“谁说我们要和他们硬碰硬了?”
林缚笑了。
“传我命令,全军拔营,目标,济南国。”
“去济南?”李鸿大为不解,“那不是把我们的后背,完全暴露给了董卓吗?”
“不,我是去给他选一个埋骨的好地方。”
林缚的指尖,落在了济水与泰山山脉之间的一处狭长地带。
“平阴城。”
……
三日后,林缚已经亲自登上了平阴城的城楼。
此城北临济水,南靠泰山余脉,东西皆是狭长的河谷地带。
是一个天然的,限制骑兵大规模展开的绝佳战扬。
“董卓为人,我清楚的很。”林缚对着身边的崔孝和李鸿说道。
“他出身边鄙,骨子里看不起我们这些所谓的‘蛾贼’,更兼此战有袁氏在后催促,他必定求战心切,想要一战功成。”
“他会亲率主力,直扑平阴,想要一刀砍了我的脑袋,去袁隗面前邀功。”
“我们就在这里,给他准备一份大礼。”
他从怀中拿出一张早已绘制好的图纸。
“崔孝,你率两万太皞锐士,即刻出发,绕过泰山,去这个地方潜伏起来。”
图纸上标注的,是董卓大军最有可能选择的屯粮之所。
“记住,你的任务不是杀人,是放火。我要你把董卓带来的所有粮草军械,烧个一干二净。”
崔孝看着图纸,重重点头:“末将领命!”
“李鸿。”
“属下在。”
“命人于济水之上,连夜打造楼船,越多越好。再把我们所有的大黄弩,全部搬上船。”
“依托平阴瓮城,向两侧河岸展开,给我布一个‘却月阵’。”
却月阵。
一个专门克制骑兵冲锋的防御阵型。
以坚城为依托,以强弩为尖牙,以河道为壁垒。
林缚要用这个时代最经典的步兵战术,来好好给那位西凉霸主上一课。
告诉他,骑兵,不是无敌的。
……
“报——”
“将军,前方斥候来报,蛾贼林缚主力已尽数退守平阴城!”
董卓军中军大帐内,一名斥候单膝跪地。
“退守平阴?”
董卓肥胖的身躯坐在帅位上,脸上满是不屑。
他一把撕下烤羊腿上的一大块肉,塞进嘴里道:“算他还有点脑子,知道野战是死路一条。”
他身侧,一名文士模样的中年人微微皱眉:“将军,平阴地势险要,易守难攻,我军骑兵优势难以发挥,恐非良选。”
此人正是董卓的心腹谋士,李儒。
“文优,你太多虑了。”董卓浑不在意地摆摆手,“区区蛾贼,不过是靠着天时地利,侥幸赢了皇甫嵩一次。真以为自己是个人物了?”
“什么青帝,狗屁!”
“老夫麾下,是纵横西凉的并州狼骑,是饮马瀚海的南匈奴勇士。一人一马,就能踏平他那所谓的青帝神宫!”
他站起身,巨大的身躯投下一片阴影。
“传我将令!大军即刻开拔,直抵平阴城下!”
“老夫要亲手斩下那林缚的首级,让汝南那帮眼高于顶的家伙看看,谁才是这天下最锋利的刀!”
次日,黑云压城。
四万骑兵组成的钢铁洪流,铺满了平阴城外的所有土地。
旌旗如林,刀枪如雪。
那股由无数铁与血凝聚而成的杀气,让城墙上的青帝军新兵们,脸色发白,两腿发软。
咚!咚!咚!
沉闷的战鼓声响起。
董卓军的攻城开始了。
“放箭!”
城楼上,李鸿嘶声下令。
稀稀拉拉的箭雨落下去,却被对方巨大的盾牌挡住,收效甚微。
就在这时,一支数百人的队伍,扛着简易的梯子,在箭雨的掩护下,冲到了城墙之下。
为首一将,身材魁梧,手持大刀,不发一言,率先登梯。
他动作快得吓人,城墙上落下的滚石檑木,竟没有一处能砸中他。
“好猛!”
城楼上的林缚,也注意到了这个悍将。
只见那人三两下就攀上了城头,手中大刀一挥,便有两名青帝军士卒身首异处。
此人如虎入羊群,竟以一人之力,在城头清出了一片空地。
他身后,更多的汉军士卒顺着梯子爬了上来。
“挡住他!给老子挡住他!”崔孝提刀亲自冲了上去,与那名悍将战作一团。
刀光剑影,火星四溅。
“此人是谁?”林缚问向身边的亲卫。
一名投降过来的汉军官吏连忙回话:“青帝,此人乃九原人,姓高,名顺,是董将军麾下有名的陷阵猛将!”
高顺?
林缚的心里,泛起了一丝波澜。
那个号称“攻无不克,战无不胜”的陷阵营统帅,高顺?
他看着在城头大杀四方的高顺,心里已经有了计较。
“传我命令。”林缚的声音,清晰地传遍了整个城楼。
“前军佯败,打开瓮城,放他们进来!”
李鸿大惊:“青帝,不可!瓮城一破,平阴就完了啊!”
“执行命令。”
林缚的语气冰冷。
李鸿咬了咬牙,只能将将令传达下去。
很快,城墙上的青帝军开始节节败退。
“哈哈哈,蛾贼败了!”
“儿郎们,随我杀进去!”
高顺一马当先,率部冲入了洞开的瓮城城门。
城外的董卓,看到这一幕,脸上露出了残忍的笑容。
“林缚小儿,不过如此。”
他大手一挥。
“全军压上,踏平平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