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4章 笑笑生崽崽了

作品:《听驴心声:汴京美食经营日常

    沈听禾一听,赶到驴棚,看到笑笑站在那,嚎叫的声音比以前大,是那种悠长的,忍耐的叫声。


    她赶紧去找之前那个兽医来。


    虽然驴产仔,自己也能下生,但也有意外的时候。


    见她转身要走,小八一下叼住沈听禾的袖口:


    “骑我去,我跑的快——”


    沈听禾骑上了小驴。


    驴蹄嘚嘚,四个蹄子快把地刨出火星子了,到了兽医那,沈听禾刚扶着人上了小八背上,小八撒蹄子就跑,给兽医吓得不轻。


    回头一个劲儿的喊,“小娘子——你快点啊,跑丢了可如何是好啊。”


    直到小八驮着兽医到了驴棚,一路畅通无阻的见到了正要生产的母驴,兽医七上八下的一颗心才算是捋顺了。


    笑笑生产很顺利,一只黑乎乎,毛卷卷的小驴,被生在了干净的干草上。


    小八围着转悠,看着小小驴挣扎着想要站起来,内心里焦躁不安:


    “加油啊!你爹也是这么过来的!”


    小小驴像是听懂了,晃晃悠悠的尝试,又晃晃悠悠的倒下,就这样反复了两刻钟,小小驴终于站起来了。


    沈听禾耳边是小八骄傲的声音,“我的驴公主,站起来啦!”


    兽医见小驴健康,收了诊金走了,临出门还不忘夸一句,“这驴神了。”


    沈听禾笑着目送他走远。


    回到驴棚,笑笑正在舔小驴的毛,小驴在仰着头找奶喝。


    哺乳和被哺乳,果然是动物界的本能。


    为了给笑笑补一补,沈听禾给煮了小米粥加了糖水和红枣。


    小八说,笑笑还挺喜欢的。


    “我这是个驴闺女,给起什么名字呢?”


    沈听禾看它一眼,“你的闺女,你自己想。”


    想来想去,小八眼前一亮:“叫卷卷。”


    看那一身的小卷毛,它出生的时候可不这样。


    沈听禾觉得还挺形象,等卷卷吃完了奶,趴下去休息时,她找来工匠,把食肆后院的驴棚加了一堵木墙和木门,又添置了火桶,把草都清理好了。


    火桶里的烧着木炭,给门上留了一个通风口。


    这样驴棚里暖和了,刚下生的小驴也不会冷了。


    沈记多了一头小驴,也算是小动物添丁了,大家都新奇的轮流去看卷卷,被那小样子给萌的不行。


    魏钊听说了之后,见到沈听禾说也想看。


    沈听禾笑着把他带到驴棚,魏钊看完,对小八说,“你也是当爹的驴了。”


    小八脖子扬的高高的。


    沈听禾送魏钊出门时,忍不住问:“你没事吧。”


    如今他已经不是魏大人,但又没想好怎么称呼。


    魏钊神色无太大变化,“这个结果,正是我所求。”


    如今的官扬,不入也挺好。


    沈听禾点点头,和她想的差不多。


    “我最近还是要闭门不出,只能晚上趁着夜色送送阿禾。等过一阵,我带你去看开江,打捞开江鱼。”


    沈听禾才知道,为什么在白天基本看不到他的身影,只有在晚上的时候出门。


    原来是称病闭门不出。


    她点头,就当他们约好了。


    送走了魏钊,偶尔能听到小八的心声,它那初为驴父的骄傲和自豪,得持续好一阵呢。


    这日,牛大力进城,给沈听禾送了上好的皮子和山货,草药。


    “这些都是我二儿子跟商队带回来的,我挑了些好的,给小娘子送来。”


    沈听禾推辞不掉,收下了,盘算着日后从庄子的事务上给牛伯补回来。


    她不知道是当初牛伯对她感激,他心里也盘算着日后报恩的,这不,二儿子带回了好东西,他就一刻不停的给送来了。


    “那牛伯家的二郎还走吗?”


    牛伯摇头,“不让他走了,这次也是遇到贵人才捡回一命,世道乱了,外面不比京城里的太平。”


    哪怕就是京城边上呢,也比商贸的那些地方太平的多。


    沈听禾想到耶鲁,原本以为他九十月份还会来汴京一趟,但一直没出现过。今年,朝廷和吐蕃的关系大不如前,更不会再来商贸了。


    “小娘子上回教的土炕很好用,现在每天烧两遍火,饭也做了,屋子也热了,在炕上躺着,舒服极了。家里的老婆子以往在冬天总是各种不舒服,今年真的是太享福了。”


    牛大力上次来送酸菜,得了这个盘土炕的法子,回去就找人做了,现在家里两个屋子有炕,二儿子回来了,先跟着他们老两口睡,等明年开春了,说亲之后,在村子里盖了新房,也给弄个土炕。


    二儿子回来,村里的人就不敢欺负他们了。


    常年跟着商队,二郎体型健壮,会些武艺,而且从小就混横,村里没人敢招惹。


    这次村儿里这么欺负他们家,就是看二郎出门不在。


    沈听禾在牛伯走的时候,给他带了两坯布,“等开春了,给家里人做件衣裳。”


    牛大力正要推辞的动作,在看到小娘子不容拒绝的眼神之后停下,随后大大方方收下。


    日子又平静的过了几日。


    沈听禾想起之前做的臭豆腐乳,早饭的时候拿出来两块,给大家伙吃。


    沈威一阵头晕目眩,抱着碗跑了。


    沈母现在倒是习惯一些了,还蘸了点,就着饭吃了。


    沈听禾叹气,“我还是想出去摆摊。”


    沈家人口径十分统一,沈记以后不出去摆摊了,像是麻辣小串,和热卤鸭都已经在食肆里售卖,白天也有些不是来吃饭的食客,特意来买这两样的。


    只是臭豆腐味道大,不适合在食肆里售卖。


    沈听禾连连惋惜,她的臭豆腐才打出名号,就要被扼杀在摇篮了。


    王巧珍再有一个月就要生产了,稳婆半个月来一趟,最近的一次嘱咐,让每日适量活动。


    大家就让她留在家中食肆就不要去了。


    宋喜儿平时都是带着孩子到食肆的,这样一来也就留在家里陪着。


    沈听禾就到马杭街的食肆里充数。


    赵五娘几个高兴得很,他们这是又要有口福了。


    一上午来了几桌散客,到晌午的时候开始忙起来。沈听禾跟着在前面传菜,大概一个时辰过去,才得空到小厨房给大家简单做点吃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