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8章 瞌睡有人送枕头

作品:《听驴心声:汴京美食经营日常

    沈父瞧着王郎君有话要说的样子,心里猜,定是要说闺女听到那事。


    哥俩好的处了这么久,要搬家走了,先来知会一声。


    王家熟食店的铺子,比沈记食肆大上一点,多摆两张桌子的样子。


    后院更是宽敞得很,两排房屋,总共有六个门,其中有三间小了一些。


    这处商宅是王家四十年前买下来的,那时候王娘子还没出生呢。


    王家住在汴京城里的黄金地段,家里人口越来越多,房屋做了改造,但还是显得稍微拥挤了些。


    王郎君的几个儿子,大的成家,一家三口住在大屋,老二还没说媳妇,老三老四是女孩,刚满十六,是一对双胞胎。


    以前经常聊天,都会听王郎君夸自家的几个孩子。


    沈父也见过,的确个个都很懂事的,对王郎君也很敬重。虽然王家情况特殊,但意外的,比许多家庭都和睦。


    王娘子满面笑意的端茶上来,“早就想请沈大哥来家里坐坐了,这才找到机会,沈大哥可别埋怨我家郎君不懂事啊。”


    王娘子面相和善,脸微圆,眼睛看起来很圆,体型饱满,人看着热情好客。


    沈父笑着回道:“王娘子客气,某和王兄投缘,每日都在铺子门口见,况且王娘子家几个闺女还未出阁,某来后院也不合适。”


    王家夫妻二人都笑了,喝了一盏茶之后方道:


    “今日找沈大哥来,也是有一事想问问沈大哥的意思。”


    沈父虽知自己买不起这商宅,却也难压激动之心,要来了要来了。


    “王娘子请说。”


    王娘子先笑了下,方道:“我家打算搬离汴京,爹娘年纪大了,越发想要回老家,我家祖籍在江南,气候养人,很适合养老。”


    “原本是打算卖这处商宅的,当初买的时候一万贯,现在想卖,一时还寻不到合适的买家。”


    话虽这么说,实际上是不敢大张旗鼓的去卖宅子。


    宅院里挖出的黄金珠宝,也不知道是住在的这里的哪一任主人留下的。


    可若不大张旗鼓的卖,这一万贯出售的商宅,一般人家也买不起。最后便打算先悄悄的离开,看看日后风声如何。


    沈父听到这,顺着话音问,“王娘子就没想过租出去吗?”


    王娘子脸上堆笑,双手一拍,“说得就是呢。我想,租给别人,还不如租给沈大哥呢。你家生意越来越好,客人经常等位,不如租去把铺面扩张一下。”


    “租金呢,我也不要多,这近一年的光景,沈大哥对我家生意也多有照顾,就一个月二十五两银子。”


    沈父听了,觉得王娘子是个爽快人,这个价格,还真没多要。


    比他家现在租用的,前宅后院都要大上些,银钱上多要五两还真不多。


    一般这个大小的商宅,都得三十两往上。


    对于沈记来说,简直是天上掉馅饼了。


    王娘子见到沈父心动,将接下来的话说出,“只是江南来汴京一趟不易,想往外一次性长租五年。”


    沈父激动的心情稍作平复之后,开始算起账来。


    五年,那就是一千五百两。


    现在食肆收入不错,这个月利润已经快到二百两,加上马杭街那边差不多一百两,月末到三百两没问题。


    家里还有之前食肆赚的存下的银两,虹桥铺子出租的银两,大概还有五百两。


    差七百两。


    沈父这回彻底不激动了。


    前两个月刚盘了马杭街的铺子,花销大,加上马杭街走量,伏天客流量少,银钱上还不算步入正轨。


    他神色为难,对王娘子也没隐瞒,“银钱上还得差七百两,我回去同娘子商量一下,看还有没有什么办法能凑到。”


    王娘子也没想到沈家步子卖得又快又大,竟没有家底。一时有点觉得自己鲁莽了。


    要离开汴京的事还瞒着呢,要是传出去可如何是好。


    沈父做这么多年的生意,一眼看出王娘子的担忧,“王娘子,王兄放心,某不会与旁人说此事的,某想要这铺子,怎么会叫人来争呢,就这两日,我凑出银子,就来找王兄拟定契约。”


    王郎君把沈父从后门送出去,诚恳道,“沈兄来接管这铺子,着实让我家省心不少。”


    沈父笑着说放心,定能筹到钱来。


    若是以前,他不敢如此财大气粗的说,七百两银子能筹到。


    你今时不同往日,两家沈记食肆,虽比大酒楼差得十万八千里,但在小饭馆里却是佼佼者。


    每日营收不少,他打算就算是去借贷,也要把王家的铺面兑下来。


    沈听禾药煎好了,正要给母亲端进屋去,就见父亲从后门进来,有些意外。


    沈父兴奋地先开口道:“走,进屋跟你们娘俩说点事。”


    沈听禾一看是好事,乐呵呵跟着沈父进屋去。


    沈父将方才王家娘子说的那些话复述出来,感慨道,“这简直是瞌睡就有人递枕头。”


    爽翻天了。


    沈听禾心里也很激动,觊觎隔壁的铺面不是一天两天了。


    不过说实话,七百两着实不好凑。


    若是借贷的话,本朝有专门的政府部门提供,利息也得两成。


    “借贷不行。”沈母坚决道。


    沈父意外,这么好的机会,他还以为娘子会同意他的冒险行为呢。


    沈听禾心里也觉得不行,但真若没别的法子筹到钱,最后还是得去‘银行贷款’。


    沈母忽然笑着指挥沈父,“你去把柜子第三层最里面的那个匣子拿出来。”


    沈父不明所以,按照沈母指的地方拿出一个上锁的小匣子。


    “什么时候藏的,这么隐蔽。”


    在一堆衣服的后面翻出来的。


    沈母从床缝里摸出一把钥匙,笑着把匣子打开。


    里面是几张银票,还有几件金饰品。金耳坠,金发簪,样式都非常漂亮。


    “这是从闺女出生起,就开始给她攒的嫁妆。”


    沈父震惊,他拿起匣子,里面有五百两。


    朝食铺子他经手了二十多年,感觉也存不下这么多钱啊。


    沈母道:“爹娘过世之前,还给我了些,说看不到闺女成家,心里惦记,手里剩下的三百两银子,都给我了。”


    沈父:怪不得,爹走之前说什么钱都没有。


    他那时也信了,家中就他一个儿子,有钱还能不给他。


    原来是给了娘子了。


    沈母没说的是,老爷子也担心,自己的儿子像他一样,哪天忽然迷上赌博,再输光了家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