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0章 小选择

作品:《魅魔穿书,系统逼我生四胎!

    一个周末,她看似随意地递给赵泽恩几本书。


    她笑道,“妈看你对教育这么痴迷,托朋友弄了几本国外的绝版书。”


    “你看看,或许有启发。”


    赵泽恩接过书。


    封面上印着的《教育心理学精要》。


    《未来教师职业生涯规划指南》,让他瞳孔骤然一缩。


    他激动得连声道谢。


    他完全没有注意到。


    在他接过书的瞬间,母亲温润的指尖,曾轻柔地划过他的手背。


    【叮!兑换“教育心理学精要(初级)”,消耗积分80点。】


    【叮!兑换“教师职业生涯规划指导”,消耗积分120点。】


    【知识已通过媒介物(书籍)载入目标人物记忆宫殿。】


    这些系统出品的“书籍”,其内容远比市面上任何资料都精炼,前沿。


    赵泽恩翻开书页,瞬间就被其中。


    深入浅出的理论和极具前瞻性的规划牢牢吸住。


    许多他之前对教育的模糊构想,瞬间变得清晰,系统。


    他甚至能清晰地在脑海中,勾勒出自己从实习教师。


    到特级教师,再到教育理念改革家,最终成为一代宗师的完整路径。


    这份来自母亲的“礼物”,如同一桶滚油,彻底引爆了他内心的火焰。


    开学前,赵泽恩特意回了一趟高中。


    他去拜访了自己最敬爱的班主任,王老师。


    王老师是个年近五十,戴着厚底眼镜,不苟言笑的中年男人。


    他为人正直,教学严谨,是真心为学生着想的好老师。


    当初,他也是最看好赵泽恩能考上顶尖综合性大学的人。


    当他在办公室里,听到赵泽恩说自己被京师大学录取时。


    脸上的表情堪称精彩。


    先是错愕,然后是痛心,最后化为一声长长的叹息。


    “泽恩啊……”


    王老师推了推眼镜,话到了嘴边又咽下。


    “你……真的想好了?”


    “想好了,王老师。”


    “我想成为一个像您一样的好老师,非常有意义。”


    赵泽恩的语气无比真诚。


    王老师看着眼前的得意门生,心里百感交集。


    他拍了拍赵泽恩的肩膀,语重心长地说


    “当老师,苦啊。”


    “责任大,压力重,收入也……唉。”


    “你这孩子,就是心太实。”


    “不过也好,以你的性格,确实适合跟学生打交道。”


    “既然是你自己的选择,老师支持你。”


    “将来,肯定能成为一个受学生爱戴的好老师。”


    话虽如此,王老师心里却忍不住叹息。


    李家那么大的家业,居然让这么优秀的一个孩子来当老师,真是想不通。


    这孩子,终究还是太“老实”了,没有他那几个哥哥的野心和手腕。


    可惜,真是可惜了。


    他以为自己看透了李家的“无奈之举”。


    却不知道,他这番“可惜”的论调,恰好落入了孙谨言的算计之中。


    一个被公认为“没有野心,只是求稳”的富家子弟。


    在师范院校这种地方,反而更容易卸下所有人的防备。


    获得师长们“踏实肯干”的青睐,从而倾斜更多的培养资源。


    此刻,李家的另一场小型家庭会议,也落下了帷幕。


    赵泽恩的三个哥哥,看着自家小弟那副对未来充满憧憬。


    甚至已经开始研究小学教学大纲的“傻样”,终于接受了现实。


    “行吧行吧,我们家以后出个教育家,说出去也挺有面子的。”


    老七李泽鸿耸耸肩,第一个妥协。


    “老八,以后哥的公司要建子弟学校,校长给你当!”


    老六李泽润已经开始盘算如何将资源最大化利用。


    老五李泽瑞则最为实际,他递给赵泽恩一张黑卡。


    “里面的钱,你拿着。”


    “别在学校里过得太寒酸,该买的书,该做的研究,别省。”


    “我们李家的人,无论在哪个行业,都不能输给别人。”


    看着兄友弟恭的和谐场面,李承云靠在沙发上,满心慰藉地对孙谨言说


    “谨言,还是你有远见。”


    “我当初还觉得让泽恩去当老师有点屈才,现在看来,这孩子是真热爱。”


    “看他那股高兴劲儿,比赚多少钱都强。”


    亲友们也纷纷附和,夸赞孙谨言教子有方。


    懂得尊重孩子的兴趣,不像别的豪门,只知道逼着孩子从商。


    孙谨言只是微笑着,接受所有人的赞誉。


    她深藏在眼底的,是一抹无人能懂的,棋手般的冷光。


    远见?


    不,她有的,只是对利益最大化的精准计算。


    热爱?


    不,那只是她用积分和光环,精心催生出的“产品”。


    她要的,从来不是一个“安稳度日”的儿子。


    而是一个能在教育界,为李家开疆拓土


    建立全新话语权体系的王牌。


    现在,这张王牌,已经带着所有人的“美好误解”。


    被她稳稳地送上了牌桌。


    大学生活比赵泽恩想象的还要充实。


    凭借着系统“书籍”打下的坚实基础。


    和那份被光环点燃的。


    近乎信仰的热情,他在京师大学如鱼得水。


    无论是专业理论课,还是教学技能实践,都表现得异常出色。


    他很快就成了系里的风云人物。


    是老师们眼中的重点培养对象。


    真正的考验,总在走出象牙塔之后。


    大三下学期,赵泽恩迎来了。


    他人生中第一次正式的教学实习。


    他被分配到A市一所颇有名气的小学。


    担任三年级二班的实习班主任。


    起初,一切顺利。


    孩子们大多天真可爱。


    赵泽恩温和耐心的性格。


    让他很快和班上大部分学生打成一片。


    他享受着被孩子们围着。


    一声声“李老师”叫着的甜蜜。


    觉得人生理想正在一步步变为现实。


    直到他遇到了班上的“小霸王”——张远。


    张远人如其名,又高又壮,是班里年纪最大的孩子。


    父母常年在外地做生意,把他丢给爷爷奶奶带。


    隔代亲的溺爱,加上疏于管教。


    养成了他一身天不怕地不怕的顽劣脾气。


    上课捣乱,下课欺负同学。


    不交作业是家常便饭,气走了好几位年轻老师。


    赵泽恩的“温柔攻势”,在张远这里,完全踢到了铁板。


    你跟他讲道理,他嬉皮笑脸,左耳进右耳出。


    你批评他,他梗着脖子顶嘴。


    甚至敢当着全班同学的面,把你的教案扔到地上。


    你试着关心他,给他买零食。


    他照单全收,转头该怎么样还怎么样。


    短短一个星期,赵泽恩就被这个“熊孩子”折磨得心力交瘁。


    课堂纪律因为张远一个人,变得一塌糊涂。


    其他孩子也开始有样学样。


    整个班级的风气,肉眼可见地向下滑坡。


    一天下午,因为张远又一次在课堂上用弹弓打碎了教室的玻璃。


    赵泽恩终于忍不住,在办公室里对他发了火。


    结果张远非但不认错,还嚷嚷着“你凭什么管我,你又不是我爸”。


    然后一溜烟跑出了学校。


    学校领导被惊动,联系家长,找孩子,闹得人仰马翻。


    直到天黑,才在一家游戏厅里把张远给揪了出来。


    那天晚上,赵泽恩拖着疲惫不堪的身体回到家。


    整个人像是被抽走了灵魂。


    他第一次对自己的选择,产生了深深的怀疑。


    客厅里,孙谨言正敷着面膜,翻看一本时尚杂志。


    看到小儿子那副魂不守舍的样子。


    她摘下面膜,露出一张看不出岁月痕迹的脸。


    “遇到麻烦了?”


    赵泽恩点点头,声音沙哑地把今天发生的事情说了一遍。


    末了,他颓然地坐在沙发上,双手插进头发里,痛苦地低语。


    “妈,我是不是很没用?我连一个九岁的孩子都管不好……”


    “我是不是……根本就不适合当老师?”


    这是他职业生涯中的第一次重大挫败。


    足以摧毁,一个年轻人的所有热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