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8章 分家协议

作品:《我在四合院低调生活

    不久,事实便狠狠地打了那些谣言的脸——江天爱怀孕了。


    这个消息不仅让聋老太的谣言不攻自破,也让大院里关于杨建国是绝户的传言烟消云散。


    江天爱兴奋不已,她这段时间承受了巨大的压力,连母亲都多次询问此事。


    杨建国同样满心欢喜,家里即将增添新成员,无疑会更加热闹。


    江天爱激动之余,还想去医院再次确认。


    杨建国虽然觉得医院的验孕手段不如他手中的方法可靠,但为了让她安心,还是答应了。


    两人正亲密无间时,门外传来了敲门声。


    开门一看,竟是阎解成和于莉。


    杨建国对他们的到来感到意外。


    阎解成欲言又止,倒是于莉接过了话头,表示他们希望杨建国能为他们做主,他们要分家。


    于莉对阎家已经失望透顶,不想再待下去。


    如今他们都有了工作,能够承担房租,可以先租个小房子,等赚钱后再买房。


    住在阎家,她看不到任何希望。


    无论赚多少钱,阎书斋总能想办法剥削走。


    住宿费、伙食费,甚至偶尔听到的收音机声,都得付费。


    这样下去,夫妻俩怎能存钱?


    如今,他们连孩子都不敢要。


    “三大爷会怎么想,他会同意吗?”


    杨建国并不意外。


    照三大爷那套做法,分家是迟早的事。


    阎书斋夫妇老年无子女赡养,并非无因。


    他们将所有的付出都换算成金钱,记录在账本上。


    待孩子赚钱后,便拿着账本要求偿还。


    既然都已还清,为何还要为你们养老?


    这都是自找的。


    “我们还没跟三大爷说,先来找你。


    杨建国,你现在是管事,可以做主。”


    杨建国成了院子管事,于莉看到了契机。


    若由易中海管事,分家绝无可能。


    易中海常说:“没有不是的父母,只有不是的儿女。”


    仅凭这句话,儿女做什么都是错,不论缘由。


    这种老封建思想,跟他说什么都不通。


    “行,那咱们去问问阎老师的意见,我来给你们协调。”


    “媳妇,你也没事,跟我一起去吧。


    你在街道工作,以后肯定会碰到这类事。”


    分家,其实是必然的。


    阎家孩子众多,却只有两间房。


    阎解成分出去,家里不就宽松了吗?


    再说,夫妻俩单独生活,或许更好。


    于莉现在的状态,再和阎老师夫妇住下去,怕是要闹离婚了。


    “好啊,反正我也没事。”


    江天爱眼睛一亮,正愁没热闹看呢,没想到杨建国竟带上了她。


    “阎老师,在家吗?”


    到了三大爷家,杨建国敲门。


    “杨建国,你这是……”


    三大爷开门,见杨建国和儿子一起来,满脸疑惑。


    “阎老师,刚才解成去找我了,他不好意思自己跟你说,让我来帮忙说说。”


    杨建国笑了笑,其实阎解成完全可以先和三大爷商量的。


    但显然并没有。


    “进来吧,解成,究竟何事?还让杨建国特意跑一趟,直接告诉我不就行了?”


    三大爷心中已有所察觉。


    毕竟,他对大儿子的严苛,自己心里清楚。


    但若不解禁他占的小便宜,三大爷又觉心中不爽。


    通过各种手段,两口子的工资大半都落入了他的口袋,这极大地缓解了家里的困境,也让三大爷倍感满足。


    “阎老师,还是我来讲吧。”杨建国开口。


    “解成看这家里的状况,觉得再住这院子不太合适了。


    老二也不小了,家里就两间房。”


    “解成是时候让出房子了。”杨建国说得含蓄,意指阎解成该搬出去,也就是分家。


    “分家?不行,我不同意。”三大爷果断摇头。


    家中收入主要靠他和阎解成两口子。


    若分家,两个收入来源就没了,家庭收入将大幅下降,以后也没处捞钱了。


    其他孩子可都没啥收入。


    “阎老师,你这样可不对,孩子大了得学会放手。”


    “你还想绑着解成一辈子?”


    “就算你想,家里的住房条件也不允许啊。”


    “难道你不打算给老二找媳妇了?”杨建国无奈,不知该如何劝说三大爷。


    三大爷并非舍不得儿子,而是舍不得阎解成夫妻的收入。


    “分家也不行,那我这些年不是白养他了?”


    “他吃的用的,还没还我呢。”三大爷的心声表露无遗。


    “怎会白养?他走到哪都是你阎老师的儿子。”


    “将来你老了,他不还得给你养老?”杨建国无言,养孩子还要算账,真是少见。


    “爸,你说养我这么多年花了多少,我慢慢还你,行不?”阎解成开口。


    在父亲的影响下,他也精于算计,且深受阎书斋那套观念的影响。


    你养我花了钱,我承认,我还你。


    ‘好,老婆子,按你说的,把账本拿来。


    ’


    三大爷一听这话,顿露喜色。


    只要愿意还债,分家之事亦可商议。


    家中住房确实捉襟见肘。


    ‘喏,这是账本。


    ’


    ‘从你呱呱坠地起,你的所有开销都在此册。


    ’


    ‘尿布、学费、书本、零花钱、衣食住行,皆详尽记录。


    ’


    ‘你总计花销八百六十三块七毛六分,外加结婚时的三百块,你看看可有差错?’


    三大爷翻出账本,数目脱口而出。


    无需翻阅,便能如数家珍,显然已反复核算多次,早有分家打算。


    这本账,早已备妥。


    想必阎解成之外,其他子女亦各有账本。


    ‘爸,您真是,从我出生就开始记账了。


    ’


    阎解成虽继承了三大爷的吝啬,但面对这本账本,仍感震惊。


    竟自出生起便被记账,早早盘算着日后偿还。


    ‘你说得对,从生到死,我都铭记于心。


    ’


    ‘这钱花在你身上,自然得还。


    ’


    三大爷非但不以为耻,反引以为荣,视为理所当然。


    ‘罢了,这账我认,钱我会慢慢还您。


    阎解成此刻,心灰意冷。


    账本一眼未瞧,便已认账。


    钱他会还,但钱债两清后,亲情亦淡。


    赡养父母?他阎解成非不孝之人,但须明算账。


    养老需出钱,衣食住行,皆需计较。


    你待我如何,我便待你如何。


    ‘慢着,我得瞧瞧。


    ’


    于莉一听八百多,外加三百婚费,吓得连忙拿起账本细看。


    这一千多,夫妇俩节衣缩食数年方得。


    ‘看吧,我记账从无差错。


    ’


    三大爷颇为得意,记账之能,无人能及。


    ‘嗯,我看了,大致无误。


    ’


    “就按这个数目,我和解成会慢慢偿还你们。”


    于莉略看片刻,便已默许。


    但在心中,她对公公婆婆有了重新认识。


    本以为他们只因家境贫寒才对他们夫妇有所算计,但账本一出,一切尽改。


    账一还清,日后他们夫妇若遇困境,也别想再求助于她。


    “三大爷,您这做得有点过了。”


    人心都是相互的,您算得如此清楚,就别怪人家也对您分明。


    杨建国想提醒三大爷,他年岁已高,日后还需儿女赡养。


    “没有过分,这是我们家的规矩,其他儿女也一样。”


    “杨建国,等你有了孩子就会明白,我的教育方式才是最好的。”


    “我是老师,不会错的。”


    三大爷摇头晃脑,得意非凡,甚至想给杨建国上一课。


    “好吧,您觉得没问题就行。”


    杨建国终于明白,为何三大爷的儿女无人愿意为他养老。


    账都算清了,为何还要养他?


    再深的父子情,在这账单面前也会消失无踪。


    三大爷与二大爷打孩子的方式不同,但造成的后果并无二致。


    这两人半斤八两,堪称一对奇人。


    “这绝对公平合理,大家都不吃亏。”


    三大爷以为杨建国在夸他,更加得意。


    “那你们还有要分的吗?有的话都说出来。”


    杨建国不再劝说,三大爷已魔怔,亲情在他眼中只是算账,还有那份将一切算得清清楚楚的能力。


    还有劝的必要吗?等他老了自会后悔。


    “没有了,其他的都很清楚。”


    “你们走时带走自己的东西,粮本我们明天去街道分开。”


    “这钱,你们说个时间,多少年内还我,我们立个字据。”


    哎,三大爷这作死的举动啊。


    跟儿子还要立字据,这是生怕亲情不伤的更深吗?


    难道他就不为自己的养老着想吗?


    “行,我十年内必定归还,现在就立字据。”阎解成爽快答应,毫无迟疑。


    “十年,太长了。”对方道。


    “若要十年,那利息得算上。”阎解成说。


    “利息嘛,不多要,就照银行利率来算。”


    三大爷总能让人明白,底线还能再降。


    利息之事又被提起。


    阎解成情绪激动:“爸,你这是要跟我划清界限吗?以后养老不靠我了?”


    他望向母亲,希望得到支持。


    阎母误以为他想让自己劝劝三大爷,免去利息,连忙拒绝:“看嘛,你爸的意思就是我的意思。”


    夫妻俩意见早已一致。


    “养老的事,以后再说。


    我现在身体硬朗,提什么养老。”三大爷道。


    “况且,你是我儿子,养老不是应该的吗?跟还钱、利息有什么关系。


    若不想给利息,两年内还清也行。”


    三大爷态度坚决,利息要定了。


    阎解成无奈:“好吧,利息我给。”


    两年内还清?夫妻俩即使节衣缩食也难以做到。


    他们月工资加起来不足五十块,还要租房、生活,每月能剩二十多元就不错了。


    冬天还得买煤,剩余更少。


    这利息,他只能认,否则无法分家。


    不分家,债务永远还不清。


    三大爷有办法,让他们每月工资莫名其妙就花光。


    “既然无异议,那我来写分家协议。”杨建国在一旁说,不愿多管闲事。


    他已提醒过,是三大爷自己不在意。


    将来,这事与他无关。


    很快,分家协议写好,双方签字,事情解决。


    杨建国带着媳妇回家。


    “老公,看三大爷这样子,阎解成将来会给他养老吗?”


    江天爱沉默不语,却心如明镜。


    “养老?怎么可能。”


    “三大爷老了那天,只怕没一个子女愿意管他。”


    杨建国深知其中内情,对三大爷的结局一清二楚。


    他们家的算计,深入骨髓。


    就连家中孩子偷偷弄回的几根木头,家里人都趁机带回,生生拆走了。


    那时正值敏感时期,三大爷家用木头搭了棚子,拿走木头就等于让他们无处栖身。


    由此可见,三大爷家全无亲情可言。


    “许大茂,你回来了,没事吧?”


    回到后院,杨建国见到许大茂,微微诧异。


    这家伙似乎毫发无损,脸上的肿也消了。


    “没事,都是误会。”许大茂笑笑,这次他算是走运。


    虽然举报踢到了铁板,但他同时举报了多人,其中确有问题。


    因此,在被捕后,举报的人也一一被查出,他因此小立一功,得以释放。


    “你别再折腾了,好好过日子吧,这都被抓多少次了。”杨建国无奈摇头,对许大茂的“生存能力”深感佩服。


    这究竟是运气好,还是不好呢?


    “你个小废物,竟敢教训我!”回到家中,许大茂忍不住开骂。


    他从未将杨建国放在眼里,如今杨建国竟成了院子管事,还管到他头上,这让他气愤不已。


    “行了,你也就敢在家里逞能,有种当面去骂。”秦京茹这段时间算是看清了许大茂的本质。


    他就是个不安分的人,还看不清自己。


    总喜欢惹事,结果总是自己倒霉。


    秦京茹甚至有些后悔嫁给许大茂。


    “哼,等着瞧,我迟早要当面骂得他哑口无言!”许大茂仍不服气,嘴硬得很。


    “你还是别想怎么骂人了,这次你举报了那么多人,以后还怎么赚钱?”秦京茹提醒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