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8章 分家协议
作品:《我在四合院低调生活》 不久,事实便狠狠地打了那些谣言的脸——江天爱怀孕了。
这个消息不仅让聋老太的谣言不攻自破,也让大院里关于杨建国是绝户的传言烟消云散。
江天爱兴奋不已,她这段时间承受了巨大的压力,连母亲都多次询问此事。
杨建国同样满心欢喜,家里即将增添新成员,无疑会更加热闹。
江天爱激动之余,还想去医院再次确认。
杨建国虽然觉得医院的验孕手段不如他手中的方法可靠,但为了让她安心,还是答应了。
两人正亲密无间时,门外传来了敲门声。
开门一看,竟是阎解成和于莉。
杨建国对他们的到来感到意外。
阎解成欲言又止,倒是于莉接过了话头,表示他们希望杨建国能为他们做主,他们要分家。
于莉对阎家已经失望透顶,不想再待下去。
如今他们都有了工作,能够承担房租,可以先租个小房子,等赚钱后再买房。
住在阎家,她看不到任何希望。
无论赚多少钱,阎书斋总能想办法剥削走。
住宿费、伙食费,甚至偶尔听到的收音机声,都得付费。
这样下去,夫妻俩怎能存钱?
如今,他们连孩子都不敢要。
“三大爷会怎么想,他会同意吗?”
杨建国并不意外。
照三大爷那套做法,分家是迟早的事。
阎书斋夫妇老年无子女赡养,并非无因。
他们将所有的付出都换算成金钱,记录在账本上。
待孩子赚钱后,便拿着账本要求偿还。
既然都已还清,为何还要为你们养老?
这都是自找的。
“我们还没跟三大爷说,先来找你。
杨建国,你现在是管事,可以做主。”
杨建国成了院子管事,于莉看到了契机。
若由易中海管事,分家绝无可能。
易中海常说:“没有不是的父母,只有不是的儿女。”
仅凭这句话,儿女做什么都是错,不论缘由。
这种老封建思想,跟他说什么都不通。
“行,那咱们去问问阎老师的意见,我来给你们协调。”
“媳妇,你也没事,跟我一起去吧。
你在街道工作,以后肯定会碰到这类事。”
分家,其实是必然的。
阎家孩子众多,却只有两间房。
阎解成分出去,家里不就宽松了吗?
再说,夫妻俩单独生活,或许更好。
于莉现在的状态,再和阎老师夫妇住下去,怕是要闹离婚了。
“好啊,反正我也没事。”
江天爱眼睛一亮,正愁没热闹看呢,没想到杨建国竟带上了她。
“阎老师,在家吗?”
到了三大爷家,杨建国敲门。
“杨建国,你这是……”
三大爷开门,见杨建国和儿子一起来,满脸疑惑。
“阎老师,刚才解成去找我了,他不好意思自己跟你说,让我来帮忙说说。”
杨建国笑了笑,其实阎解成完全可以先和三大爷商量的。
但显然并没有。
“进来吧,解成,究竟何事?还让杨建国特意跑一趟,直接告诉我不就行了?”
三大爷心中已有所察觉。
毕竟,他对大儿子的严苛,自己心里清楚。
但若不解禁他占的小便宜,三大爷又觉心中不爽。
通过各种手段,两口子的工资大半都落入了他的口袋,这极大地缓解了家里的困境,也让三大爷倍感满足。
“阎老师,还是我来讲吧。”杨建国开口。
“解成看这家里的状况,觉得再住这院子不太合适了。
老二也不小了,家里就两间房。”
“解成是时候让出房子了。”杨建国说得含蓄,意指阎解成该搬出去,也就是分家。
“分家?不行,我不同意。”三大爷果断摇头。
家中收入主要靠他和阎解成两口子。
若分家,两个收入来源就没了,家庭收入将大幅下降,以后也没处捞钱了。
其他孩子可都没啥收入。
“阎老师,你这样可不对,孩子大了得学会放手。”
“你还想绑着解成一辈子?”
“就算你想,家里的住房条件也不允许啊。”
“难道你不打算给老二找媳妇了?”杨建国无奈,不知该如何劝说三大爷。
三大爷并非舍不得儿子,而是舍不得阎解成夫妻的收入。
“分家也不行,那我这些年不是白养他了?”
“他吃的用的,还没还我呢。”三大爷的心声表露无遗。
“怎会白养?他走到哪都是你阎老师的儿子。”
“将来你老了,他不还得给你养老?”杨建国无言,养孩子还要算账,真是少见。
“爸,你说养我这么多年花了多少,我慢慢还你,行不?”阎解成开口。
在父亲的影响下,他也精于算计,且深受阎书斋那套观念的影响。
你养我花了钱,我承认,我还你。
‘好,老婆子,按你说的,把账本拿来。
’
三大爷一听这话,顿露喜色。
只要愿意还债,分家之事亦可商议。
家中住房确实捉襟见肘。
‘喏,这是账本。
’
‘从你呱呱坠地起,你的所有开销都在此册。
’
‘尿布、学费、书本、零花钱、衣食住行,皆详尽记录。
’
‘你总计花销八百六十三块七毛六分,外加结婚时的三百块,你看看可有差错?’
三大爷翻出账本,数目脱口而出。
无需翻阅,便能如数家珍,显然已反复核算多次,早有分家打算。
这本账,早已备妥。
想必阎解成之外,其他子女亦各有账本。
‘爸,您真是,从我出生就开始记账了。
’
阎解成虽继承了三大爷的吝啬,但面对这本账本,仍感震惊。
竟自出生起便被记账,早早盘算着日后偿还。
‘你说得对,从生到死,我都铭记于心。
’
‘这钱花在你身上,自然得还。
’
三大爷非但不以为耻,反引以为荣,视为理所当然。
‘罢了,这账我认,钱我会慢慢还您。
阎解成此刻,心灰意冷。
账本一眼未瞧,便已认账。
钱他会还,但钱债两清后,亲情亦淡。
赡养父母?他阎解成非不孝之人,但须明算账。
养老需出钱,衣食住行,皆需计较。
你待我如何,我便待你如何。
‘慢着,我得瞧瞧。
’
于莉一听八百多,外加三百婚费,吓得连忙拿起账本细看。
这一千多,夫妇俩节衣缩食数年方得。
‘看吧,我记账从无差错。
’
三大爷颇为得意,记账之能,无人能及。
‘嗯,我看了,大致无误。
’
“就按这个数目,我和解成会慢慢偿还你们。”
于莉略看片刻,便已默许。
但在心中,她对公公婆婆有了重新认识。
本以为他们只因家境贫寒才对他们夫妇有所算计,但账本一出,一切尽改。
账一还清,日后他们夫妇若遇困境,也别想再求助于她。
“三大爷,您这做得有点过了。”
人心都是相互的,您算得如此清楚,就别怪人家也对您分明。
杨建国想提醒三大爷,他年岁已高,日后还需儿女赡养。
“没有过分,这是我们家的规矩,其他儿女也一样。”
“杨建国,等你有了孩子就会明白,我的教育方式才是最好的。”
“我是老师,不会错的。”
三大爷摇头晃脑,得意非凡,甚至想给杨建国上一课。
“好吧,您觉得没问题就行。”
杨建国终于明白,为何三大爷的儿女无人愿意为他养老。
账都算清了,为何还要养他?
再深的父子情,在这账单面前也会消失无踪。
三大爷与二大爷打孩子的方式不同,但造成的后果并无二致。
这两人半斤八两,堪称一对奇人。
“这绝对公平合理,大家都不吃亏。”
三大爷以为杨建国在夸他,更加得意。
“那你们还有要分的吗?有的话都说出来。”
杨建国不再劝说,三大爷已魔怔,亲情在他眼中只是算账,还有那份将一切算得清清楚楚的能力。
还有劝的必要吗?等他老了自会后悔。
“没有了,其他的都很清楚。”
“你们走时带走自己的东西,粮本我们明天去街道分开。”
“这钱,你们说个时间,多少年内还我,我们立个字据。”
哎,三大爷这作死的举动啊。
跟儿子还要立字据,这是生怕亲情不伤的更深吗?
难道他就不为自己的养老着想吗?
“行,我十年内必定归还,现在就立字据。”阎解成爽快答应,毫无迟疑。
“十年,太长了。”对方道。
“若要十年,那利息得算上。”阎解成说。
“利息嘛,不多要,就照银行利率来算。”
三大爷总能让人明白,底线还能再降。
利息之事又被提起。
阎解成情绪激动:“爸,你这是要跟我划清界限吗?以后养老不靠我了?”
他望向母亲,希望得到支持。
阎母误以为他想让自己劝劝三大爷,免去利息,连忙拒绝:“看嘛,你爸的意思就是我的意思。”
夫妻俩意见早已一致。
“养老的事,以后再说。
我现在身体硬朗,提什么养老。”三大爷道。
“况且,你是我儿子,养老不是应该的吗?跟还钱、利息有什么关系。
若不想给利息,两年内还清也行。”
三大爷态度坚决,利息要定了。
阎解成无奈:“好吧,利息我给。”
两年内还清?夫妻俩即使节衣缩食也难以做到。
他们月工资加起来不足五十块,还要租房、生活,每月能剩二十多元就不错了。
冬天还得买煤,剩余更少。
这利息,他只能认,否则无法分家。
不分家,债务永远还不清。
三大爷有办法,让他们每月工资莫名其妙就花光。
“既然无异议,那我来写分家协议。”杨建国在一旁说,不愿多管闲事。
他已提醒过,是三大爷自己不在意。
将来,这事与他无关。
很快,分家协议写好,双方签字,事情解决。
杨建国带着媳妇回家。
“老公,看三大爷这样子,阎解成将来会给他养老吗?”
江天爱沉默不语,却心如明镜。
“养老?怎么可能。”
“三大爷老了那天,只怕没一个子女愿意管他。”
杨建国深知其中内情,对三大爷的结局一清二楚。
他们家的算计,深入骨髓。
就连家中孩子偷偷弄回的几根木头,家里人都趁机带回,生生拆走了。
那时正值敏感时期,三大爷家用木头搭了棚子,拿走木头就等于让他们无处栖身。
由此可见,三大爷家全无亲情可言。
“许大茂,你回来了,没事吧?”
回到后院,杨建国见到许大茂,微微诧异。
这家伙似乎毫发无损,脸上的肿也消了。
“没事,都是误会。”许大茂笑笑,这次他算是走运。
虽然举报踢到了铁板,但他同时举报了多人,其中确有问题。
因此,在被捕后,举报的人也一一被查出,他因此小立一功,得以释放。
“你别再折腾了,好好过日子吧,这都被抓多少次了。”杨建国无奈摇头,对许大茂的“生存能力”深感佩服。
这究竟是运气好,还是不好呢?
“你个小废物,竟敢教训我!”回到家中,许大茂忍不住开骂。
他从未将杨建国放在眼里,如今杨建国竟成了院子管事,还管到他头上,这让他气愤不已。
“行了,你也就敢在家里逞能,有种当面去骂。”秦京茹这段时间算是看清了许大茂的本质。
他就是个不安分的人,还看不清自己。
总喜欢惹事,结果总是自己倒霉。
秦京茹甚至有些后悔嫁给许大茂。
“哼,等着瞧,我迟早要当面骂得他哑口无言!”许大茂仍不服气,嘴硬得很。
“你还是别想怎么骂人了,这次你举报了那么多人,以后还怎么赚钱?”秦京茹提醒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