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3章 恐婚的原因
作品:《穿越古代:每天都在鸡爹》 她倒不觉得自己会栽在哪个男人的情分里,沉沦到无法抽身 —— 真正让她心头发沉的,是这世道织就的网。
男人转身能抛却情爱奔前程,可女子一旦被贴上“妻”“母”的标签,便似被钉在了方寸院落里,纵是想走,身后也拖着“失德”“不孝”的锁链,步步难行。
世事有时候就是颠倒。
前世里这个年纪,她爸还攥着她的成绩单耳提面命,说“早恋是祸水,书读不好一辈子都抬不起头”;如今身处这年月,却已要被人围着算生辰八字,左右权衡掂量着“嫁哪家公子才是最好的。”
若是被她爸见着这光景,会是皱眉斥她“浮躁”,还是叹口气,说句 “就比这样,要是没有我如何如何。”
苏荷觉得自己对婚姻的排斥,多半是因为原生家庭的原因。
她爸是严父,更是苛责的丈夫。
从前她只怨母亲冷硬 —— 那年她刚收到大学录取通知书,母亲就拖着行李箱决绝地离了婚,从此再未踏入家门半步,留她独自面对父亲愈发紧绷的管束。
长大了才慢慢咂摸出味来。母亲要在父亲日复一日的掌控里熬到她成年,该有多难,能忍到她高中毕业已经是对她倾注最大的爱意了。
她爸总说 “为了孩子,做妈就该在家好好待着,有男人赚钱,别总想着出去,做点妈妈岗的事情足够了。”
她不知道她妈喜不喜欢结婚之前的工作,但她妈肯定不喜欢守着柴米油盐,拿着他给的零碎家用,听着他反复强调:“为你花了多少银钱、费了多少心血,要是没有我,如何如何”的话,在他的优越感里一点点磨掉眼里的光。
她爸在周围人眼里绝对是好父亲,好丈夫,从不动手,也无外心,甚至会在争吵后笨拙地道歉,可那份“我为这个家付出最多” 的傲慢,像钝刀子割肉,日复一日,没个尽头。
苏荷承认,没有父亲的严苛督导,没有那些砸在她身上的时间与金钱,她或许连个“普通社畜”的门槛都摸不到。
可若让她选,她死也不会嫁给她爸那样的男人。
她至今记得母亲走那天,外婆扯着母亲的胳膊哭“你怎么忍心丢下自己的孩子?”,奶奶黑着脸骂:“男人顾家顾孩子,赚的钱也都花家里了你还要作什么?”,连她自己,都红着眼问“妈你是不是不爱我了?”
满屋子人都在劝母亲 “忍忍就过去了”,没人问她这些年忍得有多苦,只觉得这日子明明能凑合,怎么就非要离婚?
那时她也觉得奶奶说得对,觉得是她妈“冷漠无情”。
直到后来慢慢长大了,知道得更多,才惊觉自己有多凉薄——明明已经成年,却依旧没有长大,没想有承担,只想要个“完整的家” 当幌子,却看不见母亲也是个活生生的人,也盼着喘口气,盼着不为谁的妻、谁的母,只做她自己。
母亲离婚后并未活成小说里的女强人,听说只是在南方小城开了家小杂货铺,也不知道赚钱还是不赚钱,总之日子平淡得很。
可苏荷知道,能凭着自己的心意过活,哪怕只是寻常烟火,也已是旁人抢不走的安稳。
她妈看到她的时候笑得轻松而真诚,“你来了,要不要吃点东西。”
她妈的厨艺一般,并没有多美好的回忆,但那顿饭吃得很轻松,也很温馨。
现代社会离婚都这么艰难,这个时代就更难了。
她不是怕爱错人,是怕从此再难做自己,怕嫁错人就无法再回头。
方瑜表示理解,男怕入错行,女怕嫁错郎。谁没些担忧呢?
但又不理解,小小年纪这想法也太悲观了一点。
“别人也许还要担心一二,你担心什么?”方瑜觉得小娘子啥都好,就是想太多了,大好的年纪就跟被困在内宅多年的老妪一般。
苏荷确实有点担心过度,“为什么我不用担心呢?”
方瑜拿起苏荷的手,掂量了两下,发现跟普通的小娘子也没多少区别,道:“你要是嫁个我儿子,打的时候轻点就行。真要是想合离,告诉我就行了,千万别下重手。”
苏荷……
婚姻中男人的优势,一是社会地位,二就是先天体力。
社会地位是外面的,在家……就看体力。
社会歧视其实也有两面性,虽说男子因为体力优势多是家暴的施暴者,但在现实里也有少数家庭女性是施暴者,被欺负的女性多少能得到点同情,被欺负的男性不但没有同情还很可能会被嘲笑无能。
所以很多男人哪怕在家里挨打了,在外面也不敢说。
也对,真要想一刀两断,讲道理不行还能多讲讲道理,实在不行,她爹、她娘作为长辈,也能跟对方讲道理。
这么想,自己还挺有保障的,也不用那么恐婚。
方瑜是真不理解了,听起来苏父苏母感情很好,女儿怎么就如此恐婚呢?
世人对女子多是苛刻,苏父身为长子却只有一个女儿,官至四品也没纳妾,可见夫妻情深,“为何你这般恐惧?”
就算是受过伤害,怎么也得到这个年纪才有机会吧?
苏荷不能说自己的原生家庭,憋了会儿憋了个说得过去的理由:“我就是害怕。”
“怕什么?”
“我奶奶,我亲奶奶,生我二叔的时候年纪轻轻的人就没了,我父亲那一辈也就一个姑姑,也是生孩子的时候,年纪轻轻就没了,我娘生我的时候,也是九死一生,我若是成亲了,肯定会要生孩子,所以害怕啊,我爹娘就我一个孩子,万一我生孩子也去了,他们该怎么办?”苏荷说了,自己都有些信了。
生孩子确实是大事,为此而丢了性命的女子不少,家里几代人都有这样的事情,会有些害怕也正常。
“这也不是多难的事情,新都有几位有本事的御医和产婆,到时候我多花些钱,请几个去南疆就好。”方瑜的人生信条就是:有问题就解决问题,尽人事听天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