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6章 双轨汇报
作品:《独步青云》 这日,考察团从最后一间企业回来,然后在市政府召开总结会议。会议一结束,众人如蒙大赦,纷纷收拾东西准备离开。
陆摇却不动声色地快走几步,在走廊拐角处拦住了正要快步离去的马修斯。
“马科,借一步说话?”陆摇的声音不高,但足够清晰。
马修斯停下脚步,眉头紧皱:“陆摇?什么事?”
陆摇将他带到旁边一个无人的小休息室,关上门,开门见山:“刚才会上陈市长的总结发言,你怎么看?关于保持传统产业活力那段。”
马修斯愣了一下,没想到陆摇问这个。他谨慎地回答:“陈市长的发言高屋建瓴,强调稳中求进,立足实际,非常务实。”
标准的官话。
陆摇看着他,直接切入正题:“刚才散会前,林秘书长私下跟我交代了个任务。陈市长想要一篇基于这次考察的深度策论,核心是阐述如何有效扶持传统产业,巩固就业基本盘。这篇东西,是要作为内参报送的。”
马修斯眼中精光一闪!内参!这可是直达天听的机会!但他立刻警惕起来:“林秘书长交代给你的任务,你跟我说这个做什么?”
他不相信陆摇会这么好心。
“因为我觉得,这篇策论,我可能写不好。”陆摇的语气带着一丝“坦诚”的无奈,“或者说,写出来,未必能达到陈市长和林秘书长期望的效果。”
“哦?”马修斯挑眉,明显不信,“陆大博士都写不好?你可是政研室的笔杆子,又在党校拿过第一。”
“马科,明人不说暗话。”陆摇直视着他,压低声音,“我在内参上发表过一篇关于人工智能和未来产业的文章,观点……比较超前。现在让我写一篇基调截然相反、全力支持传统产业的文章,我自己都觉得别扭,笔下有滞涩,恐怕难以写出那份说服力。”
他顿了顿,抛出了真正的诱饵,“但马科你不一样。你是省里下来的选调生,政策把握精准,你的文章我也看过,你文风稳健务实,更重要的是,你背景清白,没有我这种‘历史包袱’。我觉得,这个机会,或许更适合你。你写好之后,可以直接交给林秘书长,或者通过你在省里的渠道,直接呈报给陈市长,效果会更好。”
马修斯的心脏猛地一跳!直接呈报市长!内参!巨大的诱惑像电流一样瞬间击中他!他强压下激动,脸上却依旧保持着质疑:“陆摇,你少给我来这套!你到底想干什么?自己不想写,就把烫手山芋丢给我?还是想看我笑话?”
陆摇摊了摊手,表情无辜又带着点自嘲:“马科,你想多了。我能有什么坏心思?我只是不想因为自己笔力不济,耽误了陈市长和林秘书长的大事。机会给你了,写不写,怎么写,你自己决定。我只是觉得……可惜了这个机会。”说完,他不再看马修斯变幻不定的脸色,拉开门径直走了出去。
马修斯站在原地,脸色阴晴不定。陆摇的话,半真半假,像钩子一样扎进他心里。
内参机会是真的!
“哼,装模作样!这么好的机会不要,蠢货!”他低声骂了一句,眼中却燃起了炽热的火焰,快步离开,心中已经开始盘算如何写出一篇让陈市长眼前一亮的雄文。
因为陆摇刚才说已经写出了内参的文章,他不能落后!
次日清晨,陆摇刚在办公室坐下,林筱鸣的内线电话就打了过来。声音一如既往的威严:“陆摇,来我办公室一趟。”
陆摇心知肚明,该来的总会来。他走进林筱鸣办公室。林筱鸣没多废话,直接递过来一份装订好的文件。
“陆摇,这是昨晚我根据陈市长的指示,整理出来的写作框架和一些核心要点。”林筱鸣的语气不容置疑,“还有一份参考例文,是以前类似主题的精品。你这次要写的报告,就按照这个框架和基调来,务必紧扣‘扶持传统产业、保障就业稳定’的核心,突出‘稳’字,强调政策的连续性和现实可行性。明白吗?”
陆摇接过文件,快速扫了一眼。框架严谨,要点清晰,例文四平八稳,充满了“顾全大局”、“立足实际”、“循序渐进”之类的套话,完全是为“保传统”量身定做的八股模板。他心中冷笑,脸上却不动声色。
“林主任,框架和例文都很清晰。”陆摇抬起头,语气平静,“不过,如果方向和要求都如此明确,其实……让钟易安副主任来执笔,可能会更快、更稳妥。他经验丰富,对市里的情况也更熟悉。”
林筱鸣目光一凝,盯着陆摇:“你什么意思?”
“我的意思是,”陆摇迎着林筱鸣审视的目光,坦然道,“这次考察企业的相关文章,我也会写。但我写的内容,可能会更侧重这次考察中看到的一些具体问题和改善空间,算是……对框架的一个细化补充吧。当然,最终稿我会先给您审阅。至于要不要用,要不要发表,全由您和陈市长定夺。”
林筱鸣眉头紧锁,陆摇这番话,既没拒绝任务,又给自己留了余地,滑不溜手。他沉吟片刻,想到陆摇的“历史问题”,最终挥挥手:“行吧。你先写。写好了第一时间给我看!记住,立意和方向,绝不能跑偏!”
“明白!”陆摇应下,拿着文件离开。
回到三科,陆摇将钟易安叫到自己办公室,把林筱鸣给的那份框架、要点和例文递给他。“钟老,林主任交代了个重要任务,要写一篇关于扶持传统产业、保障就业的策论,基调和要求都在这里了。你经验丰富,这个主题也熟悉,就辛苦你主笔一下。”
钟易安接过材料,快速翻看,心中了然。这是典型的命题作文,框架都搭好了,要点也列明了,还有例文参考,写起来毫无难度,但也绝无出彩的可能。他看向陆摇:“陆科长,那你呢?”
“我也会写一份。”陆摇语气平淡,“不过我的侧重点会放在考察中发现的一些具体问题和可能的改善措施上,算是提供另一个角度的素材吧。我们双管齐下,让林主任和陈市长有更多选择。”
钟易安点点头,没再多问。这种分工,对他而言反而是好事,不用承担主要风险。他拿着材料回去构思了。
午后,两份报告就摆在了林筱鸣的办公桌上。
他先拿起钟易安那份。标题醒目:《关于巩固传统产业优势地位、多措并举保障就业大局的若干思考》。内容四平八稳,逻辑清晰,完全符合框架要求,将“稳”字贯穿始终,引用了大量考察中的“正面”事例,提出的建议也都是加强政策扶持、优化营商环境、开展技能培训等老生常谈、毫无风险的套话。林筱鸣扫了几眼,点点头,放到一边。这就是他想要的“安全牌”。
接着,他拿起陆摇那份。标题就很微妙:《关于我市传统制造企业员工现状及若干改善路径的初步观察与思考》。
林筱鸣眉头微蹙,翻开报告。
开篇倒是中规中矩,肯定了传统产业的历史贡献和就业吸纳能力。但很快,笔锋就变了!
陆摇详细描述了考察中看到的真实景象:纺织厂女工眼中挥之不去的疲惫与麻木;老旧车间里粉尘弥漫、通风不畅的工作环境;部分企业存在的同工不同酬现象(正式工与临时工、管理层与一线差距悬殊);工人普遍缺乏系统性的技能提升渠道,对未来转型充满迷茫;甚至隐晦地提到了一些企业中层反映的“领导薪酬不透明”引发的基层微词……
“啪!”林筱鸣猛地将报告拍在桌上,脸色铁青,血压瞬间飙升!这要是递上去,尤其是最后那条“薪酬透明”,简直是在挑战整个领导层的利益和潜规则!
他立刻抓起电话,声音带着压抑不住的怒火:“陆摇!马上到我办公室来!”
陆摇很快到来,神色平静。
林筱鸣指着那份报告,手指都在微微发抖:“陆摇!你写的这是什么?!啊?我让你紧扣主题,不要跑偏!你看看你写的!这导向……完全不对吧!”他气得差点说不出话,“改善?你这是想翻天!薪酬透明?你想干什么?引发混乱吗?!”
陆摇平静地看着他,语气沉稳:“林主任,报告前面,我充分肯定了传统企业的成绩和贡献,这是前提。但是,考察过程中,我确实看到、听到了很多问题。这些问题不解决,所谓的‘稳定’和‘保障’就是沙上建塔。我提出的,只是一些改善的建议,并非否定现有的一切。至于能不能采纳,如何采纳,那是陈市长和市里领导基于全局考虑后做的决策。我的职责,是把看到的、想到的,客观地反映出来。”
“改善?”林筱鸣气极反笑,“你这种改善,影响比上次那篇人工智能还要大!还要危险!你这是……你这是……”他一时找不到合适的词,只觉得陆摇胆大包天。
“林主任,”陆摇打断他,眼神清澈而坚定,“我只是认为,正视问题,提出建设性的改善路径,才是对传统产业、对几十万工人真正的负责。粉饰太平,解决不了根子上的隐患。”
林筱鸣死死盯着陆摇,胸膛剧烈起伏。他第一次在这个年轻人身上感受到一种近乎顽固的、不畏权势的清醒和勇气。这种清醒,让他感到巨大的不安和……一丝难以言喻的震动。
最终,林筱鸣咬着牙,一把抓起陆摇那份报告,连同钟易安那份一起,语气冰冷:“你出去!”
陆摇微微颔首,转身离开。
林筱鸣在办公室里烦躁地踱了几圈,最终还是拿着两份报告,硬着头皮去了陈国栋的办公室。他不能瞒报,尤其是陆摇这份“炸弹”。
陈国栋正在批阅文件。林筱鸣将两份报告放在他桌上,简要汇报了情况,重点强调了陆摇那份的“危险”和“离经叛道”。
陈国栋没说话,先拿起钟易安那份,快速浏览了几页,面无表情地放下。然后,他拿起了陆摇那份。
办公室里一片死寂,只有纸张翻动的沙沙声。林筱鸣屏住呼吸,紧张地观察着陈国栋的脸色。
陈国栋看得很慢,很仔细。当看到关于工人麻木疲惫的描述、同工不同酬的现象、以及那几条“改善路径”,尤其是“薪酬适度公开透明化试点”时,他的眉头深深皱起,手指在纸页上无意识地敲击着。他堂堂一个市长,怎么看不透这些企业的问题?
时间一分一秒过去。林筱鸣觉得每一秒都像一年那么漫长。
终于,陈国栋放下了报告。他没有像林筱鸣预想的那样勃然大怒,也没有任何评价。他只是靠在宽大的椅背上,陷入了长久的沉默。那沉默,比任何斥责都更沉重,更令人心慌。
林筱鸣不敢出声,垂手肃立。
许久,陈国栋才缓缓收回目光,没有看林筱鸣,也没有再看那两份报告,只是用一种极其平淡、听不出任何情绪的语气说了一句:
“知道了。你先出去吧。”
林筱鸣如蒙大赦,又带着满腹的惊疑,悄无声息地退了出去。
办公室里只剩下陈国栋一人。他重新拿起陆摇那份报告,又翻到描述工人麻木和薪酬建议的那几页,目光深邃复杂。
这个陆摇……他看到了问题,甚至看到了问题的核心。他提出的“改善”,虽然激进,却直指要害。这份胆识和洞察力……确实难得。
可惜啊。
陈国栋心中无声地叹息。
这确实会是一个好干部,一个真正能解决问题的干部。
但,绝不会是他陈国栋想要的干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