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章 招募

作品:《四合院:我偏要治服你们

    刘海中家有妻小,即便易中海发帖,他若不能至,派妻儿前往亦无不妥。


    他如此直接回绝,显然是在站队易中海那边。


    李建设原以为刘海中与易中海不和,或许能遣人来参加自己的婚礼,未料他如此短视。


    李建设心中暗记此仇,誓待日后算账。


    “老刘,你为何不让我去李建设家?”贰大妈问道。


    “你与易中海交情不深,能去贾东旭婚礼已是给足面子,何必再为他得罪李建设?或许你应了李建设,他还能在竞选中助你一臂之力呢。”


    “再说,这李建设近来似发了财,连连吃肉。”


    “若他结婚,宴席定比贾家丰盛。”


    “我自去年春节,便未尝正经肉味。”


    见李建设远去,贰大妈在刘海中家中抱怨起来。


    先前李建设送请柬,刘海中却直接拒绝,贰大妈觉此举愚笨,既得罪李建设,又失了一顿佳肴。


    其实他们夫妇本可各去一家,毕竟礼金是按人头算的。


    “妇人之见!”刘海中冷笑回应。


    “李建设已非昔日,易中海亦将非今朝。


    他与贾家关系,你岂会不知?虽非血缘至亲,却胜似一家。”


    “贾东旭此次相亲对象,乃易中海所牵线,背后关系你可明了?那女子是咱街道副主任的亲妹妹。”


    “我拒李建设,非为易中海,乃为贾张氏未来儿媳,马副主任之妹,马二花。”


    经刘海中解释,贰大妈


    恍然大悟。


    原来,刘海中一心向上,只恨无机会。


    院里即将迎来一位“大领导”的妹妹,他自然竭力讨好。


    至少,要保证不得罪。


    不少人抱持着与刘海中相同的想法,并非都为了掌权,而是预感马二花的到来会让易中海很快再次掌控全院。


    尽管李建设近期给易中海带来了不少困扰,但马二花一旦嫁人,助易中海成为院里的壹大爷,李建设再有能耐,也难以匹敌。


    毕竟,平民难以与官员抗衡。


    ……


    李建设从前院挨家挨户敲门询问是否参加婚礼。


    二十二户人家中,仅六户爽快答应,另有四户虽应允了易中海参加贾东旭的婚宴,却也派了妻子去李建设家,两边都不得罪。


    全院二十二户,算上李建设自己,也只有七户支持他。


    尤其是中院,几乎全倒向易中海。


    若想当选壹大爷,李建设至少要再争取四户,或使七户倒戈。


    婚礼需热热闹闹,仅靠四合院这些人远远不够。


    李建设发完喜帖后,阎埠贵也写好了轧钢厂的喜帖。


    李建设拿着喜帖,推着自行车离开四合院,前往轧钢厂送帖。


    他刚一出门,易中海便从屋内走出。


    斜对面的贾张氏仿佛心照不宣,同时打开了自家门。


    “老易,你都看到了吧?”贾张氏轻声问。


    易中海点头:“看到了,没想到短短一个多星期,李建设就拉拢了六户,若再给他时间,竞选大爷真就没把握了。”


    贾张氏冷笑:“可惜李建设太张扬,让我们提前知道了他的支持者数量。


    等东旭和二花结婚,立马让二花她哥启动咱们院的竞选。”


    “老易,等你当上大爷那天,定要让李建设好看。”


    “再把他的房子占为己有。”


    “一个三十多岁的光棍,凭何独享两间房?东旭和我却挤在一处,他家的房子理应归我们。”


    “秦淮茹那女子,竟敢拒绝东旭。”


    “我要让她进门便成寡妇,再逐回乡下,让她余生都在悔恨中度过。”


    贾张氏满腔怒火,对李建设与秦淮茹恨之入骨。


    望着贾张氏愤怒的模样,易中海得意扬扬地笑了。


    起初,这只是他与李建设之间的大爷之争。


    渐渐的,却演变成了贾家与李建设的深仇。


    这正是易中海擅长的,躲在暗处挑拨离间,与那世界强国之举颇为相似。


    而李建设,犹如正在崛起的大国。


    要突破易中海的阻挠,尚需时日。


    “翠花,别气坏了身子,不值得。”


    “李建设此次难逃一劫,我们不必急躁,慢慢折磨他。”


    “稍后我去趟工厂,请我们车间的葛主任来,为东旭和马二花做证婚人。”


    “二花是马主任的妹妹,有干部做证婚人,他们才有面子。”


    易中海满面春风,一副胜券在握的姿态。


    贾张氏也平静下来,笑道:


    “还是老易你有办法,证婚人的事就拜托你了。”


    易中海摆摆手,披上棉大衣,向轧钢厂走去。


    此时,李建设已骑着自行车抵达轧钢厂大门。


    虽是周末,采购员依旧忙碌。


    采购工作时间灵活,早晚无需签到,有事亦不必请假,只要完成月度任务,无人过问。


    因此,周末常有采购员来单位交货。


    李建设骑车直抵轧钢厂,转弯便到了招待所与采购二股办公室。


    停好车,他手提装满喜帖的布包,步入办公室内。


    “兄弟们,发请柬了啊。”


    “老哥我光棍三十六年,终于要脱单了。”


    “十九号,我院里办婚宴,你们一个都不能少。”


    “喜帖在这儿,自己拿。”


    采购股气氛融洽,李建设与大家交情深厚,无需客气,直接将喜帖扔桌上,各取所需。


    办公室炉火正旺,烧的是公家煤,暖意融融。


    没事时,采购们都爱来这儿闲聊,毕竟自家煤舍不得猛烧。


    几位采购正围炉闲聊,见李建设突然闯入,还丢下一大包喜帖,皆愕然。


    “李哥,你真要结婚了?”


    “啥时候相亲的?”


    “怎么突然发喜帖,我们一点风声都没听到?”


    众人纷纷质疑,难以置信。


    有人拿起喜帖细看,见新郎确实是李建设,瞪大眼睛。


    “老李,你玩真的?”


    喜帖上的名字,确凿无疑。


    “哈哈,兄弟们,不是我有意瞒着,感情这事挡不住,看对眼了当场就定下了。”


    “也就五天前的事。”


    “上次我带猪回来那次,那猪是她公社的,她爸是生产队长。”


    “要不是我俩一见钟情,那四头猪也轮不到我。”


    “今天我还得跑一趟,那边又给我整了四头大肥猪,这个月任务我超了,谁完不成任务,从我这儿匀。”


    李建设笑言。


    尽管穿越来不久,但他从继承的记忆中感受到与这些采购们的亲近。


    李建设的话语落下,几位采购员的脸上都掠过一抹微妙的变动。


    早先已有猜测,李建设或许娶了个富裕村的媳妇,这才得以源源不断地收来诸多鸡鸭蛋肉。


    没想到竟是真的。


    然而……


    哪家嫁女会备下如此丰厚的嫁妆?


    虽说不是白送,需支付采购费用,但这些猪、鸡鸭蛋以及上等细粮,分明可以分散开来,多结几分人情。


    毕竟采购价格有所浮动。


    那些大村通常不会只认一个采购员,而是会同时卖给多人,价高者得。


    李建设近来所得,即便是大村,也近乎是其全部存货。


    单是那四头猪,加上今日的四头,便非一般村子所能饲养。


    统统作为“嫁妆”给了李建设,这家的女儿得长成啥样啊。


    甚至,说不定李建设是入赘的。


    若真是如此,那可真够委屈的。


    “老李,我……”


    一位年长的采购欲安慰李建设几句,


    却欲言又止,不知从何说起。


    都怪他们,以往常以李建设完不成任务打趣,虽无恶意,但说者无心,听者有意。


    李建设定是受了他们话语的影响,才会做出这等荒唐决定。


    “不是,老许,狗子,铁蛋,你们这是什么表情?”


    “哥们儿我终于要成家了,你们怎么还不高兴呢?”


    李建设压根儿没想到,这些人的想象力会如此丰富。


    自己不过是多完成了些任务,竟能联想到他“卖身”吃软饭。


    诚然,他确实吃过几次软饭,但那都是陈雪茹的,与秦淮茹无关。


    “建设,啥都别说了。”


    “事到如今,我们几个说啥也没用了,反正你的婚礼我们肯定会去,定不让你在女方家受轻视。”


    名叫老许的采购郑重说道。


    李建设听得一愣一愣的。


    这究竟是怎么回事?


    秦淮茹家何以轻视于我?


    “不是吧,你们故意出门耍我?个个跟抱怨不停的人似的?”


    “罢了,我快到时间了,得去村里收猪,我的婚礼你们必须参加,否则咱们没完。”


    李建设望向办公室的时钟,已近九点。


    与秦家庄之约是上午,再不出发便要到中午了。


    李建设刚走不久,孙股长步入室内。


    “咦,这是谁的请柬?没听说谁要结婚啊。”


    “是车间还是招待所的人?”


    孙股长拾起一张请柬,打开一看,不禁愕然。


    “李建设?”


    “他要结婚?”


    “我怎么一无所知?”


    孙股长一脸困惑。


    “别提了,老李为完成任务,打算娶个乡下姑娘,说不定还是入赘。”


    “之前的四头猪和今天的四头猪,都是女方的嫁妆。”


    “老李总是任劳任怨,热心助人,就是性格太弱。


    近来好不容易开朗些,竟传出这等消息。”


    “能备下这么多嫁妆的女人,模样能好看到哪儿去?”


    老许采购叹息道。


    另外两位年轻些的,也连连摇头。


    孙股长的脸色逐渐严肃。


    难怪李建设近来频收好物,原是找了大村生产队长的女儿为妻。


    孙股长的妻儿死于战乱,他孤身一人,视这些采购员如子女。


    其中,因李建设性格软弱,孙股长对他尤为关照。


    说亲如父子或许夸张,但至少视为自家晚辈。


    孙股长明年即将退休,本打算利用人脉助李建设接任股长之位,至少也是个小官职,或许就能找到伴侣。


    即便对方条件稍差,起码也能过得去眼。


    不料……


    李建设竟为了工作如此拼命,选择了一个貌不惊人的农村女子入赘。


    回想往事,这或许与他一心想要争当先进有关。


    是我害了他啊。


    “李建设,你怎这般糊涂?”


    “不过是个先进称号,我又非它不可吗?你怎能用终身大事作为代价?”


    “不行,我得找黄主任和杨副厂长谈谈。”


    孙股长心生愧疚,随即离开办公室。


    他决定找黄主任和杨副厂长商议提前退休,并将股长之位让予李建设。


    鉴于李建设近期的表现及孙股长在厂中的人脉,此事应不难办成。


    抵达黄主任办公室,却发现门锁着,黄主任不在。


    于是,孙股长直接去找了杨副厂长。


    杨副厂长掌管人事调动,包括岗位变动与工人招募等。


    见孙股长来访,杨副厂长起身相迎,这位老战友的到来让他颇感意外。


    “老孙,你怎么愁眉苦脸的?遇到难题了?”


    两人虽非同一部队,但战友情深。


    孙股长长叹一声,道出李建设为帮他竞争年度先进采购股之位,不惜迎娶一位农村丑女且入赘的**。


    此事传扬开来,难免变味。


    杨副厂长听后,也为李建设感到不值。


    “老孙,我虽不赞同他的做法,但敬佩他为工作的牺牲精神。”


    “他近期表现出色,若提议他接替你,领导小组应无异议。”


    “明日一早,我便向厂长提出申请。”


    “他无亲人在侧,咱们这些同事得为他撑腰。”


    “你转告李建设,他大婚之日,我自当证婚人。”


    “即便是入赘,也不能让女方家人小觑了他。”


    孙股长心安。


    紧握杨副厂长之手言:“老杨,我代小李谢你。”


    时至上午十点,李建设携四头大肥猪自秦家庄归。


    交猪后,囊中增三百余元。


    此数虽小,实则巨款,普通之家一年开销大抵如此,且为多人共支。


    李建设欲去,孙股长阻之,拉至无人之处,告之杨厂长欲为其证婚之事。


    至于升任股长之事,尚需厂内商议,孙股长未提。


    闻杨厂长将为其证婚,李建设惊喜交加,亦觉孙股长等人或有误解,然未解释。


    待婚日,众人见秦淮茹,自明**。


    出钢厂门,李建设遇同样请证婚人之易中海,二人冷笑而过,李建设骑车疾驰,易中海望尘莫及。


    然李建设未归四合院,亦未寻陈雪茹,而是往王媒婆家去。


    值周末,王媒婆为青年男女牵线归来,见李建设候于门外。


    “哟,李建设,何时至?久候否?”


    王媒婆见李建设心生欢喜,因其出手阔绰,人皆爱之。


    “未久,刚到。”


    “王婶,我来问上次给何大清介绍对象之事。”


    李建设淡然言。


    易中海欲以贾东旭与之争锋,李建设岂会退缩。


    易中海欲搅其婚宴,李建设亦欲反击。


    而何大清,即为关键。


    “建设,我不找你,你亦会寻我。”


    “照你之法,我为邻何大清介绍对象,二人情意甚笃,当日即定情。”


    “正如你所言,何大清胆小怕事,就是不肯娶白丽丽进门。”


    “他俩这样可不行,不以结婚为目的的相亲,无异于耍流氓。”


    “我这两日也琢磨着去问问何大清,他到底怎么想的?”


    “若他愿意娶丽丽,咱就按嫁娶的规矩来。”


    “若只是想占便宜,那咱们绝不能容他。”


    王媒婆发了脾气,这事拖得太久,眼看要成了又没名分,她不拿到喜钱,岂不白忙一场。


    李建设没料到,他插了一脚后,何大清竟喜欢上了白寡妇。


    但何大清不肯走,定非不愿,很可能是易中海在背后搞鬼。


    毕竟何大清常不归家,易中海看在眼里,手下被美色所迷,他岂会坐视不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