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章 致歉

作品:《四合院:我偏要治服你们

    “如此多肉?怕是有三十斤吧?”


    “这都是李建设备下的?”


    “太惊人了,我这辈子都没见过这么多肉,李建设真是大手笔啊!”


    “刚谁说李建设吝啬?人家婚礼备下三十斤肉,这还吝啬?那你说何为慷慨?”


    “这么多肉,婚宴哪吃得完,说不定还能给客人打包带走呢。”


    “李建设这次婚宴可是下了狠心,早知道我就多给些礼金了。”


    “谁说不是,我给了两块,自以为不少,现在看来真是小气了。”


    院子里议论纷纷,皆惊叹不已。


    那些原本支持贾家与易中海的住户,此刻皆目瞪口呆。


    本以为李建设吝于在婚宴上备肉,没想到他不仅备了,而且一下就是三十斤。


    这么多肉,做成肉菜都得好几道呢。


    难怪蔬菜准备得少。


    “另外两个盆里也都是肉吗?”


    有人突然小声问道。


    这话瞬间激起了大家的好奇。


    一盆肉就已有三十斤,若其余两盆也都是肉,那便太过惊人。


    “我不信李建设会这么大方,准备三盆肉?那得七八十斤,他舍得吗?”


    “我倒要瞧瞧,那两盆里究竟是什么。”


    贾张氏说着,便伸手向第二个盆探去。


    她觉得三十斤肉已足够惊人,其余两盆里定是些寻常食材。


    先前那盆肉已让李建设声望大涨,她欲借其余两盆的食材,将李建设的声望压下。


    然而……


    当她揭开第二个盆盖时,四周几乎同时传来惊呼。


    因为第二个盆里,仍是肉。


    不过,与第一盆的精肉不同,这盆里全是排骨与棒骨。


    这些骨头已经处理熟透,只待回锅加热。


    先前盖子紧闭,香味被封于盆中。


    此刻盖子被贾张氏打开,瞬间,浓郁的肉香弥漫了整个院子。


    “太香了。”


    “竟是一整盆排骨和棒骨,看这数量,得有半头猪吧?”


    “李建设从哪弄来这么多排骨?他不会为了婚宴,准备了一整头猪吧?”


    院中的住户们皆被李建设的大手笔震撼。


    那一大盆排骨,数量远超第一盆的肉。


    除非真宰了一头猪,否则不可能有这么多排骨。


    一旁的郭主厨轻笑:


    “你们猜得对,李建设确实准备了一整头猪,这里只是半头,另一半已送至新娘家。”


    “第三个盆也不必看了,里面是鸡块,今早刚剁好,一共四只鸡,和猪一样,都是我徒弟们亲手宰的。”


    贾张氏却不信。


    她步至阎解昉跟前,猛然掀开他手中的盆盖。


    遗憾的是,盆中满载的确是鸡块。


    三大盆,无一例外,皆是肉食。


    即便无蔬菜相佐,仅凭这三盆肉量,足供四五十人享用。


    时下,肉食难得。


    不仅价格高昂,更需肉票方能购买。


    寻常人家,每人每月仅得二两肉票,且限于城市户籍。


    如贾张氏,虽嫁入城中,却因无城市户口,无缘定量供应。


    除却节庆时的免票肉,贾家月内仅能品尝二两肉。


    为筹备婚礼,贾张氏与易中海费尽周章,方筹得两盘肉,李建设何以轻易获取如此多肉?


    “不可能,断无此理。”


    “李建设定是私吞了公有财物,此肉必是从轧钢厂窃得。”


    “莫非你们招待所与李建设勾结,自招待用肉中偷盗?”


    贾张氏颜面尽失,难以忍受此等羞辱,索性撒野,对着郭大厨厉声斥责。


    郭大厨虽仅为厨师,但厨艺精湛,平日连厂长副厂长皆对其礼遇有加。


    遭贾张氏一吼,面色顿沉。


    “大嫂,还请稍安勿躁。”


    “郭大厨,实在抱歉,我家嫂子性情急躁,无意冒犯,我代她向您赔不是。”


    易中海急步上前,阻拦贾张氏,同时卑躬屈膝向郭大厨致歉。


    贾张氏仍心有不甘,转而对易中海咆哮。


    “老易,你惧他作甚?不过一厨子罢了,我家东旭的大舅哥乃街道副主任,何须给一介厨子颜面?”


    易中海怒目圆睁,厉声道:


    “张翠花,住口!”


    “你可知郭大厨何人?其家族世代为皇宫御厨,战乱时曾为高层烹调,因不愿远离家乡,方在轧钢厂任职。”


    “在我们厂,连厂长亦对他礼让三分。”


    “你是否自觉比厂长还了不起?”


    近来被众多奉承包围,贾张氏竟真以为自己高人一等,看谁都觉得低自己一等。


    被易中海这一声怒喝,贾张氏才稍微收敛了些。


    但嘴上依旧不依不饶:


    “御厨又怎样?监守自盗的例子多了去了,我怀疑一下都不行?”


    郭主厨毕竟见过大场面,见贾张氏服软,也不愿与这种泼妇纠缠。


    冷哼一声,转身向后院走去。


    易中海擦了擦汗,示意众人继续各自忙碌。


    经过先前的三盆肉以及郭主厨身份的揭露,李建设家的氛围与贾家形成了鲜明对比。


    原本处于下风的李建设这边,阎埠贵等人皆是满脸喜色。


    原本以为只能吃青菜,没想到李建设为他们准备了半头猪。


    今天中午可以大饱口福了。


    而贾家那边,众人正小声嘀咕。


    他们都是普通百姓,不懂权势斗争,能有一口肉吃便心满意足。


    结果因为站错队,来贾家赴宴,虽有肉,但与李建设家相比相差甚远。


    那边不仅有三十斤精肉、三十斤排骨、十几斤鸡块,还是御厨亲自动手烹饪。


    这样大吃一顿的机会,他们此生或许仅此一次。


    然而,却被他们轻易错过。


    “早知道就该答应李建设的邀请,御厨做的肉,那该多美味啊。”


    “是啊,那么多肉,肯定管饱,哪像贾家才准备了不到二斤肉,还得凑两个菜。”


    “老刘,我之前就跟你说过,当时你就该让我去李建设家,这样咱俩至少有一个人能吃到御厨做的饭,现在可好,你说你这是办的什么事?”


    议论声愈发响亮,终于传到了贾张氏耳中。


    本就生气的贾张氏,此刻更是怒火中烧。


    “吃吃吃,你们就知道吃,吃完这顿饭就不用过日子了是不是?”


    “他一个厨子,能帮你们什么忙?”


    “东旭能娶街道副主任的妹妹,岂不比娶个厨子强?”


    “你们这群没见识的东西,想吃就滚去李建设那边,我不拦着。”


    贾张氏怒不可遏,对着宾客们大声斥责。


    宾客们本是些趋炎附势的普通住户,不仅不尽捧场之本分,还胆敢妄加议论。


    简直是对街道副主任之妹不敬。


    易中海神色变幻,亦觉这些住户需受点教训,虽然他感觉贾张氏做法欠妥,却未阻止她发作。


    贾张氏这一吼,宾客们皆噤若寒蝉。


    错失李建设家的宴席已属不幸,若再得罪贾家与易中海,更是得不偿失。


    “轧钢厂钳工2车间葛主任驾到!”


    “轧钢厂采购2股孙股长光临!”


    门外突然传来通报声。


    此乃贵客临门之礼遇。


    闻葛主任至,易中海阴霾尽扫,拉着贾张氏迎出门外。


    阎埠贵亦闻孙股长至,放下手中活计出门迎接。


    四合院门口,葛主任率车间工人与孙股长带领的采购员不期而遇。


    双方含笑握手。


    “孙股长,未料你也来参加我们车间工人的婚礼,你与贾东旭竟是亲戚?”


    葛主任笑问。


    “贾东旭?我是来参加我们股李建设婚礼的,还以为你与小李是亲戚呢。”


    孙股长大笑。


    未想一院之中,竟有两家同日成婚。


    且同属一单位。


    葛主任亦感意外。


    此时,易中海、贾张氏与阎埠贵皆迎出门外。


    “葛主任,总算把您盼来了。”


    “葛主任,真是太感谢您了,您能为我们东旭证婚,贾家真是荣幸之至。”


    贾张氏满脸堆笑,向随后而出的众人介绍。


    “乡亲们,这位便是东旭的上司,轧钢厂钳工车间的主任葛先生,他麾下统管百余名工人,乃轧钢厂的高层。”


    “葛主任今日亲临,是为了担任东旭婚礼的证婚人。”


    “这也足见东旭在轧钢厂的杰出与受欢迎程度。”


    贾张氏一番自夸,让葛主任都略显尴尬。


    而那些奉承的居民们,却仿佛受到了极大的鼓舞。


    贾家不仅请来了街道副主任的亲属,还邀请到了轧钢厂的高层做证婚人,真是左右逢源。


    庆幸自己站对了队伍,选择了支持贾家和易中海,毕竟李建设虽富,却无实权。


    等等,那边不是孙股长吗?难道他也是来给李建设证婚的?


    葛主任代为询问:“孙股长,您此次前来,也是为了给新郎证婚吗?”


    孙股长笑答:“非也非也,我只是来赴宴,证婚人另有其人。”


    闻言,贾张氏与众人皆安心。


    显然,李建设并无多大势力,或许他的后台不过是一个农村家庭。


    有些大村人家养猪并不稀奇,舍得杀一头猪来办事也有可能。


    但生活并非一时之事,有钱有肉远远不够。


    须得有人脉,方能行事顺畅。


    李建设连个股长级别的证婚人都请不来,在后台资源上,与贾家相去甚远。


    “新娘到——”


    院外又传来唱礼声,新娘到了。


    一时间,众人纷纷涌向前院。


    孩童们更是跑到门口,挤在两旁,准备捡拾喜糖和红包。


    只见人群中,两位新人正缓缓走向四合院大门,他们身后两侧各有一名青年,手持装满糖果和红包的手编筐,不断向四周抛洒。


    “抢钱啦!”


    “还有糖,快抢!”


    孩童与半大小子们一拥而上,争抢起来。


    几个小孩抢得太过急切,差点将新郎撞倒。


    孙股长等人此时已至门口,远远望见那位体态丰腴,与李建设带回的大肥猪身形相仿的新娘,孙股长与几位采购二股的成员脸上皆浮现出哀伤的神情。


    如此肥胖的女子,尽管头戴盖头,面容难辨,但那庞大的身躯已无需多言。


    “唉,我对小李真是愧疚。”孙股长深深叹息。


    他原以为李建设的妻子容貌不佳,而今亲眼所见,方觉自己的想象过于乐观。


    这岂止是不美,简直是难以形容。


    “都是我们不好,平日里总拿李建设打趣,害得他如此仓促成婚。”老许满心自责,作为采购二股中除孙股长外唯一比李建设年长之人,他平日里玩笑开得最多。


    “还有我,上次与他争执,骂他老光棍,事后我便后悔了,只因顾及颜面,迟迟未向他道歉。


    早知那话对他影响如此之大,我又怎会顾及什么面子。”绰号二狗子的采购员心中同样悲痛。


    众人同属一股,日常相处,矛盾难免。


    但凡事需留有余地,不应过分。


    对李建设而言,三十六岁仍未婚,无疑是他最不愿提及之事。


    正当众人沉浸在哀伤之中,新娘与新郎已缓缓步至四合院门口。


    随着距离的拉近,孙股长等人似乎发现了异样,眼中满是疑惑。


    “咦?不对劲?”


    “那人不是李建设。”绰号铁蛋的采购员终于道出了心中的疑惑。


    “确实,此人与李建设大相径庭。”


    “废话,李建设比这人高得多,相貌也英俊得多。”


    我认识那人,钳工车间的贾东旭,今天与李建设同院的另一位新郎,新娘并非李建设的妻子。


    “哎呀,吓死我了。”


    “我还以为那是李建设的妻子,幸好弄错了,贾东旭的妻子长得这样,倒也无妨。”


    采购股的人瞬间面露喜色,从先前的悲痛转为庆幸。


    旁观者不解,他们娶妻与否,何以如此欢欣?况且这样的妻子,谁娶谁倒霉,有何可乐?


    此刻,谄媚之人也纷纷上前恭维。


    “不愧是马副主任的妹妹,瞧这身姿,必是有福之人。”


    “那当然,她哥哥是街道主任,家境殷实,哪像我们这般贫苦。”


    “对对对……”


    “可既然如此富有,为何只撒这些一分钱的糖和红包?”


    “我们六人抢了十二个红包,加起来才一块钱。”


    “别人家结婚,再穷也会撒些两分钱的,你家有钱却只撒一分钱,真丢人。”


    几个孩童在一旁嘀咕,不知是自发言论还是受大人指点。


    贾张氏闻声迎出,听到孩童议论,原本欢喜的脸色骤变。


    “去去去,你们这些孩子,有红包拿还诸多挑剔。”


    “我家的钱都用在刀刃上,没看到新郎新娘后面抬的缝纫机吗?”


    众人这才注意到,贾东旭与马二花身后,两人抬着一台崭新的缝纫机,上面挂着大红花,喜庆而气派。


    贾张氏见众人投来羡慕的目光,得意介绍:


    “二花的哥哥是街道主任,彩礼自然不能寒酸,三转一响办不到,一台缝纫机还是绰绰有余的。”


    “本想作为彩礼送给二花家,但二花的哥哥大气,根本不在乎这些钱财。”


    “东旭是他家中唯一的兄长,只盼他能善待其妹,于是将缝纫机作为嫁妆归还。”


    “这可是院里首台缝纫机,李建设就算杀了头猪,也无法与之相提并论。”贾张氏得意扬扬。


    实则内心并不乐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