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7章 金科状元
作品:《娘娘她凭签到系统宠冠后宫》 城北废弃寺庙中。
一年轻男子轻轻吹了吹陶碗中的菜粥。
“小妹,哥哥熬了粥,你快吃。”
女孩大而明亮的眼睛无神的看着前方:“哥哥你吃了吗,我还不饿呢,哥哥先吃吧。”
男子无奈的说:“听话,锅里还有呢,你先吃。”
女孩儿只好答应道:“好吧。”
“对了,今日殿试成绩就出来了,哥哥快去看看吧,我相信凭哥哥的才华,一定能高中的。”
男子从容的看着女孩儿说:“不急,哥哥先等你吃完。”
这时,外面突然出现密集的脚步声。
男子立即起身,将妹妹藏在佛像后面。
“你先在这儿藏着,哥哥出去看看是谁。”
女孩儿听话的说:“好,哥哥小心。”
她虽然担心,但是也知道自己帮不上忙,不如乖乖待着,不在外面给哥哥添乱了。
男子一出去,门口就进来了一行人。
打头的人和他打了一个照面,客气的问道:“请问公子可是绍兴府上虞县的顾砚礼?”
顾砚礼见这些人一身石青色锦缎,说话声音尖细,心里已经有数。
他拱了拱手说道:“在下正是顾砚礼。”
“哎呀,顾状元,您可让咱家好找啊。”
“状元!”
“正是,您可是陛下御笔钦点的金科状元,难道您还不知道?”
顾砚礼微微颔首道:“还未来得及去看榜。”
“那正好,咱家特来传陛下口谕,金科状元顾砚礼接旨。”
顾砚礼撩开洗的发白的衣袍,跪在地上。
“学生顾砚礼接旨。”
“陛下口谕,宣金科状元顾砚礼明日一早进宫觐见,钦此!”
“学生遵旨。”
宣旨太监忙将人扶起来:“哎哟,顾状元快快请起,明日辰时初您在宫门口等着就是,自会有人接引你进宫。”
“谢公公。”
宣旨太监看了看这破庙的环境,暗自称奇,在这样的环境中都能中状元,真是了不得啊。
他有心想帮一帮他,也是个人情呢。
“顾状元,若是手上拮据,咱家...”
“谢公公,在下暂时还不需要。”
那公公见他如此傲气,倒也不好勉强。
“那就算了,咱家这就回去复命了。”
“公公慢走。”
待人走后,佛像后的女孩儿摸索着走了出来。
“哥哥,我刚刚听到那人说你中了状元,是不是中了状元?”
“是的小妹,等哥哥有了官职,咱们的日子就能好过了。”
女孩儿听他如此说,有些担忧:“哥哥,你答应我,要做一个好官,咱们的父母都是被贪官污吏害死的,你若是......”
顾砚礼宠溺的摸了摸女孩儿的头:“放心吧,哥哥若是有这个心思,早就收了那些人的礼了,又岂会委屈你跟着哥哥住在这破庙中。”
他的目光落在破庙中央那尊屹立的佛陀神像上,眼神充满了虔诚:“哥哥一定做个好官。”
晌午。
楚景宸一脸高兴的来到瑶光殿。
“皇上,什么事情这般高兴啊。”
楚景宸故作神秘的说:“今日春闱放榜,颜颜想不想知道你弟弟的名次?”
“真哒!皇上快说嘛,别卖关子了。”温玉颜扯着他的胳膊不住的摇晃。
楚景宸被他弄得没脾气:“好好好,朕告诉你。”
“咳,今年一甲第一名叫顾砚礼,第二名温云笙,第三名季云晔。”
温玉颜满脸喜色,声音中透露出难以抑制的兴奋:“真的吗?我弟弟竟然是第二名,榜眼!”
她的眼睛闪闪发光,整个人都变得明亮起来。
这可是全国性的考试啊,经过层层筛选,能到达殿试这一步的都不得了啊。
他竟然考了全国第二!
啧啧啧,便宜弟弟有两把刷子嘛。
见她如此震惊,楚景宸笑道:“正是,其实这个顾砚礼的卷纸和温云笙难分上下,不过若要细细比较起来,顾砚礼的策论更能体现出他对底层百姓生活的深入了解和关注,朕这才钦点了他为状元。”
前世顾砚礼那份卷纸最终也得了状元,只不过当时中了状元的并不叫顾砚礼。
“哦?能得皇上如此看重,不知这个顾砚礼是哪家的公子?”
楚景宸解释道:“朕让人查了,这个顾砚礼,出身贫寒,父母双亡,如今和一个瞎眼的妹妹住在城北的破庙中,朕观他的策论,见解独到,心系百姓,是个不可多得的人才。”
这也更加让他确定了这次答卷是他本人的,如此大才,不知为何上一世为了银子甘愿替考。
温玉颜听了,心中对这顾砚礼也多了几分敬佩。
自古寒门出人才,如此艰苦的条件都能得中状元,若好好培养也不知道能走到哪一步。
“皇上慧眼识珠,如此人才,日后定要好好栽培。”
楚景宸点头:“嗯,朕也想看看他是否如他策论中写的一样。”
第二天。
金科状元、榜眼、探花三人早早来到宫门前等候。
不多时,一名太监走了出来,尖着嗓子道:“皇上口谕,宣金科状元顾砚礼、榜眼温云笙、探花季云晔进宫面圣!”
三人整理好衣冠,迈着沉稳的步伐来到御书房。
“宣!”
随着一声令下,三人鱼贯而入,跪地叩首:“学生叩见陛下,陛下万安!”
楚景宸放下朱笔,目光扫视着阶下三位身着绯袍的新科进士。
“起身吧,今日无需繁礼,朕有几句话问诸位。”
待三人起身后,楚景宸看向首位的顾砚礼,指尖轻叩御案。
“顾卿策论中言及漕运‘淤塞非独在河,亦在人心’,这话颇有见地,若让你持节巡查江南漕运,你当如何着手?”
顾砚礼略一沉吟,躬身答道:“学生以为当先清账册,再差官吏,同时暗访沿河州县,看是否有官吏勾结船户,中饱私囊。”
楚景宸点头:“好,朕再问,江南水患频发,你可知治水当重疏导还是重筑堤。”
顾砚礼言辞恳切道:“学生以为筑堤只能解一时之急,疏导方为长久之计......”
听完顾砚礼的回答,楚景宸当即抚掌道:
“好!王德发,拟旨,任命顾砚礼为正六品巡漕御史,即刻前往江南,巡视河道。”
突然又想到了他的现状,吩咐道:“另赐顾爱卿三进宅院一座,黄金五百两,白银一千两......”
顾砚礼闻言立即跪地谢恩。
“叩谢圣上隆恩,臣定当竭尽全力,还江南漕运一片清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