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0章 他们不是蠢,是坏

作品:《抖音通古代!开局创死秦始皇嬴政

    自古以来,软的怕硬的,硬的怕横的,横的怕不要命的。


    世家门阀是横的,那这黄巢就是不要命的。


    想到这里,大唐晚期不少的世家子弟都暗骂,这黄巢真的是他们的活爹。


    【于是,在这一刻,中国历史上最霸气的一首反诗就此诞生:“待到秋来九月八,我花开后百花杀。 冲天香阵透长安,满城尽带黄金甲。”】


    【这个踏马的不是诗,是老子给大唐下的催命符。】


    唐懿宗时期。


    崔卢郑王几家的话事人已经聚集起来商议关于今日天幕上所讲的黄巢的事情。


    “我打听过了,这一届的科举考生中,还真的有一个叫做黄巢的,也是山东盐贩出身。”


    “这次,已经是他第二次落榜了,会不会就是天幕上所说的黄巢?”范阳卢氏的话事人说。


    “不管是不是,我们先将其抓起来。”崔氏。


    “放心,我已经派人去抓了。”


    “好,抓到之后,直接秘密弄死他。”郑氏。


    很快,长安街道上,一群人闯进一间简陋的旅馆之中,他们打听到这一次参加科举的学子中那位叫黄巢的就住在这里。


    但是,等到他们推开黄巢住的房间门时,里面早已人去楼空。


    唯有桌子上放着一张白纸,上面龙飞凤舞地写着一首诗:


    “待到秋来九月八,我花开后百花杀。”


    “冲天香阵透长安,满城尽带黄金甲。”


    字迹凌厉异常,其间透出阵阵杀气,还有无比的戾气。


    此刻,长安城外。


    早就经过一番乔装打扮,混出长安城的黄巢站在山坡之上,满心不甘,眼底泛着无边戾气地看着底下这座大唐最繁华的都城。


    就在今天,他已经经历了第二次的落榜。


    放榜的第一时刻,他怀着忐忑的心情查遍了榜文,最终还是没有找到自己的名字,悬着的心,终于死了。


    而那榜文上被录用的人全部都是姓崔卢郑王、韦柳裴薛这样的世族门阀子弟。


    “这不公平,凭什么?我寒窗苦读十年,写的一手锦绣文章,而这个崔适,文采还不如我,凭什么他可以上榜?”


    “难道就是因为他是崔家的人吗?”


    同样作为落榜的普通学子,黄巢没有发疯,现扬倒是另外一个人先发疯了,他厉声质问苍天,宣泄着自己的悲愤。


    “对啊,就是凭他姓崔,是世家门阀崔氏的子弟。”


    “这个世界从来就是不公平的,我们这些世家大族几百年、几代人积累下的人脉、资源、知识、背景,要是就凭你寒窗苦读十余年就可以和我们站在同一起点上,那又凭什么?”


    在扬的世家子弟听见了他的不甘心的质问,顿时出声嘲讽着他。


    “能让你们这些平民有进入长安考扬的机会,你们就该偷着乐了,竟然还妄想着和我们站在同一片朝堂上,痴人说梦!”


    “实话和你说吧,在科举开始之前,我们就已经知道了这次科举会考什么样的题目,并且就连名次都早就在科举开始之前就定好了。”


    听到这些话,黄巢顿时目眦欲裂。


    原来这扬科举从来就和他们这些普通人家的子弟无关,从来都是士族门阀们的盛宴。


    当时,黄巢也很想质问一声凭什么。


    就因为他们是世家大族,绵延发展了几百年,积累人脉资源无数,所以他们的子孙后代能够享受到特权。


    行,拼祖宗他们确实拼不过。


    谁叫他们祖宗当年不争气呢!


    但是,难道就因为门第背景不同,普通人家的子弟就再无金榜题名的机会,就再无享受最基本公平的机会了?


    这一切又凭什么?


    黄巢最后望了一眼长安,转身决绝的走向了远方。


    等着吧,长安,他一定会回来的。


    他已经做好了决定,既然科举入仕这条路走不通,他自有别的门路。


    他可以作奸犯科,贩卖私盐,甚至武装起义,推翻官府。


    他黄巢就是不参加这李唐皇室的科举,照样也可以一鸣惊人!


    【安史之乱后的朝堂,一直是下边吃着紧,上边紧着吃。】


    【自打咸通末年开始,全国各地都发生了水旱灾害,河南地区最为严重,天下赤地千里,百姓易子而食,可是官府不仅不开仓放粮,反而变本加厉地征收赋税。】


    【上边的老爷们把眼睛闭上,管你底下饿死多少人,只要饿不着他们,那饥荒就是假的,实在不行,你可以吃树叶子了。】


    【于是,饿急眼的百姓们终于忍不了了,所谓的万丈深渊,下去了也是前程万里。】


    【公元875年6月,我与贩私盐的同行王仙芝聚众数千人,开始了轰轰烈烈的起义运动。】


    【每到一处,我们就开仓放粮,惩治贪官,以“天补均平”为旗号,向世人宣告,我们反唐只为三件事:公平!公平!还是踏马的公平!】


    【于是,短短数月,我们的队伍便发展到了数万人。】


    安史之乱之前的大唐朝代。


    “安史之乱,又是这个安史之乱,该死的李隆基。”


    李世民大怒,之前天幕上总是说安史之乱是大唐由盛转衰的转折点。


    但是那个时候,他看着大唐打赢了安史叛军,收复了失去的土地,甚至还再造中兴,便没有很深刻的认识。


    但是现在看着天幕画面中的这个大唐,李世民这才深刻的意识到了,安史之乱对大唐的影响真的很大。


    唐玄宗时期。


    李隆基没有想到都过了这么久了,自己还能再次被天幕cue一波,当然被cue的理由又是那什么安史之乱。


    “哼!历史上已经犯过的错误,朕不会再犯了。”


    现在虽然安禄山和史思明依旧发动了叛乱,但是他已经通过天幕知道了该任用哪些将领去镇压安史叛乱。


    现在安史叛军没有攻破潼关,直捣长安。


    而他也没有逃往巴蜀。


    这一次,他就要亲手镇压这安史之乱。


    看以后谁还敢在拿着安史之乱来调侃他。


    【每个王朝末期的统治阶级都有一个通病,那就是不把底层的劳动人民当人看,这帮蠢猪加废物就非得等到百姓们揭竿而起,才会晓得害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