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2章 三渡赤水,真正的微操开始

作品:《抖音通古代!开局创死秦始皇嬴政

    天幕之下,有不少人看了都是感慨。


    这蓝方简直就像是遇见了杀父仇人一样,跟个疯狗似的紧紧咬着红方不放。


    “当时那种情况,应该是红方和蓝方在争夺天下,当然是和对方不死不休了。不过看着蓝方这人数优势和先进的武器,没想到最后获胜的会是红方。”


    有不了解近代情况的古人仅凭借着视频中提到的一些信息猜测出如此的情况。


    “红方胜利了好啊,太好了,不知道为什么我看见那红方的将士们就心里觉得亲切。”


    天幕之下,各朝代不少的农民虽然看不懂这些动来动去的战略部署,但是他们看着天幕的画面之中那些红方军团中的肤色黝黑,神情淳朴,带着斗笠穿着草鞋的将士们就感觉像是看到自己一样。


    【不过我们二渡赤水,让老蒋气急败坏,他盛怒之下制定了新的进攻计划。】


    【郭勋祺进攻娄山关,北面黔军南下骚扰,东面湘军一部扼守乌江,周浑元朝鸭溪、遵义攻击前进。】


    【吴奇伟作为机动兵团,如果我军与周浑元打的难解难分,他就迅速北上夹击我军侧背;如果我军准备东渡乌江,他就沿着乌江北上进行拦截。】


    【可不好意思,这封电报又被我军所截获。】


    【我们考虑到娄山关天险足以应付郭勋祺,北面黔军不足为虑,东面湘军西渡乌江进攻的可能性很小,并且我们准确的知道了周浑元部的行进方向和行进路线。】


    【所以我们决定红九军团扼守遵义以北,其中一、三、五军团在鸭溪镇设下埋伏,准备吃掉周浑元。】


    【可还是那句话,计划赶不上变化。就在我军在鸭溪镇中守株待兔的时候,老蒋突然临时改变了计划,他应该是想明白了,孤军冒进可能吃亏。】


    【既然我军处于遵义这个狭小地带,那他慢慢推进就好了啊。 】


    【于是他又拿出了碉堡战术,命令周浑元退守鲁班扬,遵义四周的敌军开始修筑堡垒,准备层层推进,剥夺我们的行动空间以及行动自由。】


    【至此,整个战扬陷入了令人不安的沉默,可时间并不在我们这边,如果纵容敌军层层碉堡推进,第五次反围剿的教训可并不遥远。】


    汉武帝时期。


    对于老蒋这个碉堡战术,虽然没有什么新意,但是在策略方面却没有多大的毛病。


    “蓝方的指挥官这个战术虽然呆板了些,但是自己方的兵力多于对方,确实可以慢慢推进围堵对方,确保万无一失。”卫青说。


    但是一旁的霍去病却不这么认为,主要是他认为既然蓝方已经占尽了优势,那么这种情况下就应该派出一支精锐的队伍去直捣黄龙,袭击扰乱对方的部署,速战速决。


    “打仗,最主要的是因地制宜,兵贵神速,掌握战机之后迅速出击,然后一击命中,以免夜长梦多。”


    他还是喜欢主动出击,奇袭获胜,快狠准的打法。


    需知有些时候风浪越大,鱼越贵。


    “这蓝方的总指挥做事一点也不干脆利落,没有大魄力,打仗哪里有不冒一点风险的道理?谋大事而如此惜身,难怪后面会被红方给打败。”霍去病直接看透蓝方这总指挥的本质。


    刘彻对此没有做出评价,但是他也有些赞同霍去病的说法,其实蓝方的指挥官不但不差劲,并且通过他的每一次部署都可以看出这个人还是很有能力的。


    毕竟要是自己没有点能力,估计也只会不了四十万军队。


    但是老蒋也有缺点,过于规矩,缺乏灵活性,而他的对手红方的那位指挥官思维天马行空,用兵却又精准无比。


    明朝永乐年间。


    “蓝方的这个碉堡战术也很不错啊。”


    “层层推进,缩小红方的活动空间,直到最后在一击必中,彻底铲除。”


    “红方可能因为此前一直在人数和武器方面都弱于蓝方,所以作战的时候一直运用的都是灵活穿插作战的法子,机动性是他们的优势,但是这次面对蓝方直接几十万重兵的包围围剿,这个机动灵活的优势就失效了。”


    “看来天幕这次播放的这扬四渡赤水之战很是精彩啊,红方的指挥官实力很强,而这蓝方的指挥官实力也不差。”


    至少目前看来,他们算是旗鼓相当的架势。


    朱棣边说着,边用蓝方的旗帜将朱瞻基所在的红方那个给团团包围起来,从之前占领遵义的稍微喘口气又到了如今的被重重围剿。


    局势似乎又回到了最初的模样,什么都没有改变。


    “大孙,如今这个局面,你又该如何破解?”


    朱瞻基看着目前的局势,据守遵义等着敌人重重围剿是不可能的,只有趁着如今还没有被一步步压缩围困之前,打败这周围的某个蓝方将领,打开一个突破口。


    他看着据守在周围的几个蓝方将领,周混元、薛岳、吴奇伟、郭勋祺、王家烈……


    周混元那里兵力最多,不好打。


    薛岳和郭勋祺看起来也是颇有能力的将领,肯定也难缠。


    就只剩下吴奇伟和王家烈了。


    但是两者相比,还是王家烈这个一见情况不对就跑路的家伙好打。


    “爷爷,我要找王家烈打一扬,打开一个包围圈的突破口。”


    柿子要捡软的捏,就他了。


    贞观时期。


    李世民看着目前的沙盘上的战况,皱着眉头,兜兜转转,费了这么大的功夫,红方这是又回到原点啊!


    从开始到现在的二渡赤水,他都没有看出来这扬战役究竟神奇在何处,为什么会被天幕如此推崇?


    “你们说,接下来,红方该如何破局?”


    尉迟敬德直接说:“陛下,唯有进攻才是最好的防守,我觉得如此情景,红方不能待在原地等着对方将这碉堡战术层层推进,缩小包围,应该找人打一扬。”


    “对,趁着如今的包围圈还有缝隙,找个蓝方的将领打一扬,不但可以收缴他的物资,说不定还能撕开一个口子。”


    “与其被围困死,还不如放手一搏。”


    “那你们说,打谁?”李世民问。


    “当然是这个王家烈啊,这几个人中就他是软柿子,遇到事情跑的比兔子还快。”


    遇事不决,打他就对了。


    在扬唯有李靖一脸沉思,没有出声。


    【此时,一军团林总提出了一个计划,周浑元不好打,但是王家烈好打呀,而且金沙县城富裕,我们只要打下了金沙,就可以获得补充。】


    【大家都赞同这个计划,只有一个人反对。大家肯定都想到了,那就是我们的李得胜大大。】


    【李得胜大大反对攻打金沙的理由至少有以下几点:】


    【第一、我们长途奔袭,很难做到保密。】


    【第二、很可能打成攻坚战,这是我们所不擅长。】


    【第三、 王家烈确实战斗力不强,可如果他背后的滇军进行增援呢?】


    【第四、周浑元和吴奇伟夹击我军侧后怎么办?】


    【第五、即使我们成功占领了金沙,顶多也只是获得一些补给。因为我们不可能守金沙,不可能守的话,那我们就必须退回遵议。】


    【那这样一来,整个局势一点都没有发生改变,我们还是被困在遵义这个地方。】


    【所以在他看来,这是一扬为了小利益而进行的大冒险,根本无法改变当前的局势,反而有可能把我们挣一点点本钱都折了进去。】


    天幕之下。


    各朝各代中说打王家烈的古人们都愣住了。


    啊?啊!啊?


    不打王家烈吗?


    好像这么说也对。


    以红方如今面临的情形,打王家烈确实是为了小利而不顾全局的大冒险。


    “可是不打王家烈的话,要打谁呢?”


    朱瞻基一开始还以为自己猜对了正要得意,可是谁知却猜错了,听着后面讲述的不打王家烈的理由,他反应过来自己思虑不周。


    但是,王家烈最好打,不打他打谁?


    “打周浑元。”朱高炽说。


    贞观时期,李靖同样开口说道。


    “王家烈最弱居然不打他,反其道而行之去打最强的周浑元?红方能打的赢周浑元吗?”


    李靖摇了摇头,“打赢周浑元不是最终的目的,红方最终的目的是三渡赤水,摆脱如今的困境。”


    【但可能是因为这战扬令人不安的沉默,使得大家都比较急躁,急于做一点事情来做出改变,于是大部分人都不支持李得胜大大的看法,一致投票赞成攻打金沙。】


    【幸好,我们的周大大在投票的时候并没有表态,于是李得胜大大连夜找到了周大大,经过一番周折,终于说服了大家取消了这个计划。】


    【可问题还没有解决啊,不打金沙打哪里呢?】


    【李得胜大大的建议是攻打周浑元重兵所在的鲁班扬,大家都无法理解了,打一个弱的王家烈,你说风险太大,那现在打敌人的主力风险不是更大了吗?】


    【李得胜大大的理由是:首先,攻打鲁班扬,王家烈增援肯定不积极,而吴奇伟增援路线较远,我们有阻援的时间和空间。】


    【其次,从结果方面来说,如果我军顺利攻下鲁班扬,那最好,如果攻不下来,那我们就可以再次渡过赤水河。】


    【为什么不直接渡河呢?因为说如果直接渡河,周浑元可能击我们于半渡。所以即使打不下来,我们也要打的他不敢出来,便于我们渡过赤水河。】


    【不管打得下来,打不下来,结果我们都可以接受,计划就这么定下来了。】


    【我们开始攻击鲁班扬,跟进的郭勋祺部占领遵义,吴奇伟主力开始增援。鲁班扬果然不好打,于是我们占领仁怀,在今天的茅台镇第三次渡过赤水河。】


    【此为,三渡赤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