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3章 四渡赤水,神在用兵

作品:《抖音通古代!开局创死秦始皇嬴政

    朝堂上,朝臣们看李靖的眼神都不一样了。


    这家伙怎么跟上红方指挥官那天马行空的思路的?


    “其实是天幕从一开始就透露给了我们这次的战役是四渡赤水,所以微臣才会在想不通的时候往赤水上靠。”李靖解释道。


    众人这才恍然大悟,他们都快忘记这个视频的题目叫‘四渡赤水’了。


    “只是,再一次渡过赤水,红方又要如何甩脱身后的蓝方追兵?”


    李世民回想了之前的一渡赤水、二渡赤水还有如今的三渡赤水的前因后果之后,一丝了然的微笑就浮现在了脸上。


    “都看着吧,这三渡赤水和四渡赤水才是真正的神来之笔。”


    秦始皇嬴政时期。


    一渡赤水被形势所迫,只能如此;二渡赤水,摆脱围堵,赢得喘息;而如今的三渡赤水,则是完全化被动为主动,并且是在调动敌人了。


    “这三渡赤水之后,蓝方必定还会接着追击。”


    “那么,这红方的指挥官要如何摆脱再一次追上来的敌人彻底跳出包围圈?最后再渡一次赤水?”


    可是如果直接再次渡过赤水这样的话,目标也暴露的太明显了吧?


    “或许,这四渡赤水之所以会被后世人称赞为兵家之绝唱就,是因为最精彩的部分就在这最后一渡上。”


    想到这里,嬴政心中兴致盎然,他想看看接下来红方这个指挥官到底要怎么做。


    明朝永乐年间。


    “再次渡江,难道红方是准备抢占古蔺,由叙永渡过长江、金沙江,完成进入四川的目的?”朱瞻基猜测。


    朱高炽听见这话,忍不住抢先一步在朱棣开口前就说:“你是不是完结了这扬战役在四渡赤水,没有完成四渡赤水怎么就渡过长江金沙江了?”


    “那,这红方究竟要干什么?”朱瞻基表示自己真的猜不出来了,“爷爷,我认输,我想不到,我们还是看天幕上这红方的指挥官怎么操作的吧。”


    【这个时候,李得胜大大做了以下几件事情:】


    【第一、渡河的时候故意大张旗鼓让敌人的侦察机看见。】


    【第二、各军团渡河后,关闭电台,在这一块山区秘密潜伏起来。】


    【第三、派出一个团伪装主力朝古蔺县城攻击前进。】


    【第四、派出总部电台,跟随这个团行动,频繁发射信号。】


    【我们这一个团在路上碰见了从古蔺县城来的敌军一个团,我方勇猛地扑了上去,很快击败了这一股敌人。】


    【这股敌人逃到古蔺,马上给上面报告,说我军主力正在朝古蔺开进,请求增援。】


    【于是乎,老蒋这边接收到了这么几条信息:】


    【一、侦察机发现我军已渡过赤水河。】


    【二、古蔺守军报告,遭到我军大部队的进攻。】


    【三、我军的总部电台在古蔺附近频繁活动。】


    【那还能有错吗?我军这肯定是准备攻击古蔺,叙永从长江或者金沙江北上,事不宜迟,追追追。】


    【老蒋马上做出部署,川军紧守古蔺、叙永以及长江天,滇军朝赤水河上游急进,与川军一起构成西面封堵线。】


    【周浑元和吴奇伟先在赤水河南岸守备,等王家烈接替他们的防线后,渡河攻击前进。】


    【郭勋祺从茅台镇渡河攻击,湘军一部接替郭勋祺守卫遵议,上官云相守桐梓、松坎,部分川军守卫温水,土城附近的黔军继续守备。】


    【老蒋电报里的喜悦溢义言表:以如许大兵团包围红方于狭小地区,此乃聚歼红方之良机,成功在此一举,勉之勉之。】


    【他觉得这应该是对我方的最后一仗了,所以他亲自从金陵飞到了贵阳。】


    战役就是如此,双方都不是无能之辈,高手过招才精彩。


    蓝方针对红方做出的一系列军事行动,都证明蓝方的指挥官并非无能之辈。


    但是拥有者上帝视角的天幕之下的观众们却觉得红方的指挥官更加厉害,他的每一条计策几乎都可以说是牵着蓝方的鼻子走。


    “简直是用兵如神。”


    “不,应该说是神在用兵。我觉得就好像蓝方的指挥官下达命令的时候,红方的指挥官就在旁边看着一样,将敌人的动向和下一步要做什么都了解的清清楚楚。”


    “我觉得就算是有着天幕给的答案,让我去打这四渡赤水之战,就是照着答案抄,我都未必能赢。”


    能够打出四渡赤水这种战役真的是天时、地利、人和缺一不可,难怪后世无数次复盘也无法复刻出同样的战绩。


    【可接下来我们的行动,老蒋他做梦也想不到,在老蒋的部队急速朝这里集结合围的时候,我军突然秘密掉头在太平渡、九溪口、二郎滩渡口第四次渡过赤水河,然后急速南下,几乎与敌人擦肩而过。】


    【我大军直抵乌江北岸,而此时,敌军的主力正在遥远的北面苦苦搜寻我军位置,局势变成了这样。】


    【乌江南岸敌人兵力极度空虚,我们留下九军团在江北牵制迷惑敌人,主力迅速抢渡乌江。】


    【乌江守军猝不及防,暴风骤雨加持下乌江天险被我军飞渡。兵贵神速,我军一刻也没有停留,一部佯攻息烽,主力归挥师急速南下,兵锋直指贵阳。】


    【而老蒋此时正在贵阳,身边兵力只有不到一个团。】


    天幕说到这里还应景地给他们配了一个视频。


    画面上一个光头穿着长袍马褂,拿起了电话,通过不断闪烁的墙体可以看出,屋外此刻暴风骤雨,雷电交加。


    “啊,是我。”


    电话那头:“委座,对不起,打扰您休息了。”


    “讲。”


    “红方主力,乘着风雨之夜,渡过了乌江。”


    听到这噩耗,老蒋拿着话筒的手忽然一抖,此时,窗外忽然炸响了一声惊雷,一如老蒋此刻的心情。


    “你,你说什么?再说一遍。”


    电话那头:“红方主力,乘着风雨之夜,渡过了乌江。”


    老蒋的心情顿时就犹如外面的天气那样,狂风骤雨,惊雷交加。


    红方主力渡过了乌江=收他来了


    天幕之下。


    各朝代的古人们看见这瞬间逆转的局面,顿时都纷纷惊呼出声。


    他们可是都记得一开始红方的三万军队可是被蓝方四十万军队牢牢包围的,几乎可以说是天崩开局。


    结果就被红方的指挥官这么一顿操作下来,一手烂牌给打成了王炸,天崩的局面愣是被操作成了王见王。


    汉武帝时期。


    霍去病按照天幕所讲,不断在眼前的沙盘上改变这战扬的局势,最后他看着直指贵阳的红方军团,眼前顿时一亮。


    “蓝方此刻的军队主力还在遥远的北面,回援的话肯定是来不及了,所以红方这是要直捣黄龙,斩首敌军最高指挥,擒贼先擒王吗?”


    想到这里,霍去病浑身热血沸腾。


    “对,此时贵阳兵力空虚,斩首敌军的指挥官简直就是最好的时机。”


    这个红方的指挥官果然是个了不得的人物。


    “此等人物,简直是兵圣在世啊!”


    相比于照本宣科,稳扎稳打,他果然还是更加喜欢这种因地制宜,灵活机动的作战方式。


    【蓝方主力一看,校长危险,这个罪过可太大了呀,赶紧回援,可就怕来不及了。】


    【老蒋也考虑到远水解不了近火,于是他命令较近的滇军三个旅急速前来救驾。】


    【可我军攻贵阳也是虚招,我主力转向清水河畔,在清水河上大肆搭建浮桥做出要渡河往东与红二、红六军汇合的架势。】


    【老蒋发现贵阳没有危险后,一看,好啊,原来你们还是要往东去找红二、红六军团,弟兄们,给我往东面追。于是蓝方又齐刷刷往东而去。】


    【可我军渡江还是假,我大军迅速南下,在贵阳、龙里之间穿了过去,朝着云南腹地进发。】


    【云南的正规部队其实只有大概六个旅,而其中三个旅现在正前往贵阳救驾。云南空虚,我军大踏步前进。】


    【还有不要为九军团担心,他们后来摆脱了敌军,赶上了当大部队。】


    【至此,四渡赤水,完美落幕!】


    秀!


    太秀了!


    简直天秀!


    秀他们一脸啊!


    刘秀都没有这么秀!


    秦始皇时期。


    嬴政见到红方后面的操作,顿时激动地站起身来。


    不断地来回踱步,脑海中思考着红方一直以来的行军动作,然后才慢慢理出思绪。


    “原来如此,这红方的指挥官从一开始就坚定了北渡长江的总目标。”


    “在这个总目标下,这个红方指挥官走的每一步,做出的每一个部署,完全就是牵着敌人的鼻子,跟遛狗一样。”


    “闪转腾挪,虚虚实实,红方的指挥官似乎在第一天,就预料到了随后的每一天。”


    就这样,他把一个绝无可能成活的死局,轻松破解。


    战争最高的指挥艺术,是指挥敌人的部队。


    这一点,子任先生做到了。


    他把各种战争元素,包括敌人将领的矛盾和心理状态,都运用到了极致。


    此人,恐怖如斯!


    简直是古今中外第一人也。


    汉武帝时期。


    看着打贵阳只是红方的佯攻,霍去病不解。


    “舅舅,如此好的一个斩首敌方指挥官的机会,为何不要了?”


    卫青说:“因为红方这位指挥官最终的目的并不是攻下贵阳,斩首敌军指挥,而是北渡长江,保留己方的火种。”


    “红方佯攻贵阳,就是要迫使蓝方调动驻守在长江防线的滇军前去贵阳支援。如此,长江防线就会出现薄弱环节,也给红方渡江留下了比较充足的时间。”


    “何况,虽然蓝方指挥官身边只有不到一个团的兵力,但是若是对方扼守贵阳不出,这扬战斗也会打的很艰难,并且一旦乌江北岸的蓝方军团们顺利回援,红方又会陷入被动。”


    这个时候,汉武帝刘彻才笑道:


    “去病,你看这天幕上红方指挥官那兵法用的瞒天过海、围魏救赵、声东击西、暗渡陈仓、打草惊蛇、调虎离山、釜底抽薪、金蝉脱壳、连环大计、走为上计……”


    “这个时候,你还认为读太多的兵书无用吗?”


    霍去病想起自己之前的狂言,略带羞涩地笑了笑,说,“陛下,您说的没错,兵书还是要多涉猎,不过最重要的是将兵书之中的兵法配合战扬的局势灵活地结合运用。”


    贞观时期。


    这四渡赤水后面一连串的辗转腾挪和虚虚实实,简直是贞观一朝的所有人给看的惊叹不已,就连李世民和李靖等人都佩服的五体投地。


    “我记得,之前天幕说过在二渡赤水的时候,红方的指挥官就已经留下了很多船只和浮桥架,还多设了几处渡口。”


    长孙无忌说:“之前我还不理解这举动的意义,现在看来,这红方的指挥官可真的是目光深远啊!”


    长孙无忌此话一出,李世民以及朝堂上的文武百官们心中更加的震惊。


    “这红方指挥官最厉害的地方不仅仅是兵法运用如神,而且还非常洞察人心。”


    其实,纵观四渡赤水的全过程来看,老蒋的大部分军事安排都称不上错误。


    他在此次四渡赤水中的指挥能力也算合格。


    尤其是在红方第三次横渡赤水河前的步步紧逼,几乎掐着红军的弱点,快要将红方逼入绝境,差点都自乱阵脚了。


    只是,可惜啊!


    老蒋的对手是子任先生,是一位无论哪个方面都远远胜过他的神人啊。


    那四渡赤水中展现的军事指挥能力,还有那天马行空却又精准无比的用兵,这一切都让老蒋显得是那样的平庸和愚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