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2章 宣战

作品:《史上最强西域王

    西域的风沙在暮色中翻涌,卷着碎石与枯叶掠过荒原。


    轮台城的城墙在残阳下泛着暗金色,守城的士兵们裹紧了披风,对着远处的绿洲方向低声议论——那里,正是精绝部落的所在。


    林恒站在书房的窗前,目光沉静地望向天边。案几上,一封用朱砂封口的羊皮卷轴静静躺着,那是他差人送往精绝的信。信纸被火盆的余温烘得微微发卷,上面的字迹却依旧清晰:“西域乃大汉疆土,不容匈奴染指。若与匈奴勾结,必遭天谴,大汉军威不可轻犯!”


    这是他深思熟虑后的警告,也是向西域诸部传递的信号。他并非鲁莽之人,而是清楚,若让精绝在匈奴扶持下坐大,西域南部的局势将迅速失控。


    精绝虽然只是一个部落,但其地处河谷绿洲,是连接南北的要冲,一旦倒向匈奴,大汉的西域屏障将被撕裂一道口子。


    信使是轮台的斥候,年过三十,骑术精湛,熟悉西域地形。他策马疾行,沿着丝绸之路的旧道,避开巡逻队,绕过牧地,在三日之后抵达精绝的王帐。


    泽兰和精绝族长正坐在议事厅中,身旁的谋士们低声交谈,远处传来牧民的吆喝声,一切都显得平静。


    信使将信呈上,精绝族长随便看了一眼,就递给了泽兰,泽兰接过,指尖在信纸上轻轻摩挲。


    他缓缓展开,目光扫过每句话,嘴角勾起一抹冷笑。火盆的光芒映着他棱角分明的脸,却映不透他眼底的阴霾。


    “大汉的疆土?”精绝族长冷笑,低声重复着,声音里带着几分讥讽,“不过是纸上画的圈罢了。你可记得,数年前朝廷遣使,要求我们缴纳的‘贡品’?丝绸、玉器、粮草,样样都要,稍有迟误便派兵围城,掠夺我族珍宝,屠戮我部百姓。你可曾见过,大汉军卒如何对待我等?鞭打驱赶,视我为奴!如今我族已心向匈奴,单于许诺助我自立,共抗大汉。你若再派兵,便是自取其辱!”


    谋士们点头附和,却有人低声提醒:“殿下,林恒此举,是否另有深意?”精绝族长冷哼:“他不过是想吓唬我们罢了。轮台人数不及我精绝十分之一,又岂能与我等抗衡?”


    夜色渐深,风沙卷着零星火星,在王帐外盘旋。


    族长将回函写好,并请泽兰看过,字迹如刀刻般凌厉:“大汉欺我太甚!竟以区区轮台之兵,向我等宣战,还传抄千里,意图震慑诸部。你以为,我等会像那些小国一样,被你几句威胁吓退?”


    信使不语,只是接过回函,翻身上马,马蹄踏着沙砾,向轮台疾驰而去。


    三日后,林恒在书房中缓缓展开回函,火光映着他的脸,却映不透他眼底的平静。


    赵武、罗子强等将领围坐,见他神色如常,赵武忍不住开口:“殿下,精绝如此狂悖,是否该直接派兵镇压?”


    林恒摇头,抬手示意众人安静:“不,现在还不是时候。我们要让西域所有部族都知道,大汉不会容忍分裂——我们要的是震慑,而非屠戮。”


    翌日清晨,轮台城的校场已是一片忙碌。文书兵们将宣战书封入特制的羊皮卷轴,每卷以朱砂封口,确保在风沙中不易破损。林恒亲自将宣战书分派,他的声音沉稳:“传抄宣战书,方圆千里所有部族,乃至最近的莎车国,皆要收到!”


    文书兵领命而去,马蹄声在晨雾中渐远,如同敲响战鼓的前奏。


    数日后,使者策马入莎车王城,将宣战书呈递给莎车王。


    刹车王年过五旬,须发斑白,却目光凌厉。他展开信纸,只见林恒的字迹遒劲有力:“今以轮台之兵,讨精绝之叛,望诸部共鉴!若精绝不臣,其下场便是西域诸部之镜!”


    莎车王沉默良久,抬头看向信使:“西域王殿下此举,是要逼莎车选边站队?”


    信使坦然一笑:“不错。大汉与匈奴,西域诸部必选其一。若莎车愿与大汉共守西域,我自当以礼相待;若暗中偏袒精绝,便是自断后路。”


    莎车王沉默不语,大汉使者向来强硬,西域诸国也都习惯了,他轻轻点头,目光却落在远处的城墙。


    他知道,这场较量才刚刚开始,而西域的风沙中,即将掀起一场风暴,心里琢磨,这信怎么回才好呢?既不得罪匈奴,又不得罪大汉?


    大多数部落都同一个心思:西域王此举,是在逼迫我等表态。若他胜,我等可借势重新拉起大汉的王旗;若败,再做打算。


    而在乌孙国,此国向来与大汉交好,又是西域大国,国君听到消息后,召集重臣商议:“西域王主动出击,我们不能坐视不理睬,当送一些物资资助,匈奴用兵,估计不日将至我乌孙边境,咱们唯一能依靠的,只有大汉,所以我决定送一些军备补给给轮台。”重臣们纷纷点头:“大王英明,我等愿随您决断。”


    西域各方,如同站在悬崖边缘的猎豹,屏息凝视着这场即将爆发的较量。


    又像是压注,有人压在了西域王这里,看重的是代表大汉帝国的力量,有人压注在精绝,这是被匈奴帝国吓破了胆子。


    但更多的人,都在左右观望。


    夜幕低垂,轮台城外的校场灯火通明。林恒站在高台上,身后是整装待发的士兵。他缓缓开口:“诸君,此战非为一城一地之得失,而是为西域诸部立心!若我等退缩,西域便再无大汉立足之地;若我等出击,便是向诸部证明——大汉虽远,军威不减!”


    赵武、罗子强等将领听得热血沸腾,齐声应道:“愿随殿下,死战不退!”


    林恒的目光扫过众人,最后定格在萧元身上。这位年轻将领是新组建的炮兵首领,此刻正低头沉思。林恒拍拍他的肩:“萧元,炮兵是此战的关键,你可有信心?”


    萧元抬头,眼中燃着战意:“殿下放心,此战我必让火药兵立下大功!”


    三更时分,轮台的军队悄然出发。他们将火炮装载于马车之上,每辆车由四匹健马拖拽,车轮裹着厚布,以避免摩擦声惊动敌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