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1章 炮兵营

作品:《史上最强西域王

    锥形炮弹,更符合空气动力学,射程要远得多。


    在小黑试验炮弹的时候,林恒已经领着工匠,铸造出了第一门野战滑膛炮,带上了轮子,可以用马拉的炮兵。


    为了防止骑兵突袭和远程弓箭,这些滑膛炮还设置了铁挡板。


    林恒并不指望那三个胡人部落帮自己大仗,一听匈奴来了,他们躲得比兔子还快。


    但是林恒却与他们进行了大量的贸易,让他们去挖矿石,林恒出钱购买。


    价格给得好,这几个胡人部族一起去帮助林恒挖矿。


    矿石源源不断地送到了轮台,轮台到处都是炼铁和炼铜的高炉,远远从荒野上看去,到处都是烟囱。


    说实话,尽管轮台城已采取了诸多预防措施——包括工业区与居住区的物理分离、基于风向的布局设计,但眼下问题依然严峻。


    窑炉数量激增,整座城市笼罩在烟雾中,空气中弥漫着硫磺、硝石等提取物的刺鼻气味。


    林恒并非无动于衷,只是在“大敌当前”的战时背景下,工业发展被置于优先级,这让他不得不权衡利弊。


    手工作坊的隐患,远不止技术层面。林恒深知,真正的痛点在于标准化生产管理的缺失。


    其他工坊的非标准生产或许尚可容忍,但炮弹工坊若不严守标准,后果将不堪设想——炮弹尺寸忽大忽小、装药量参差不齐,战场上轻则误伤己方,重则导致整场战役溃败。


    然而,全面推行标准化需要大量资源与精力,林恒只能先集中力量,在炮管与炮弹两个关键工坊实施极为严格的标准化流程。


    为此,他设立了专职检测人员,要求对每个生产节点进行工艺校验。


    散漫惯了的工匠们从未经历过如此严苛的要求,每日在反复检测中焦躁不安,甚至濒临崩溃。


    林恒带着小黑视察工坊时,见众人怨气冲天,便面无表情地传唤老欧:“老欧,你把工匠都喊过来。”老欧心头一紧,不知殿下又要施加何等压力。


    不多时,数十名工匠停下手头工作,聚集在工坊中央。


    林恒站上装炮弹的木箱,居高临下,双手叉腰高声道:“各位,从今日起,你们的薪酬翻倍!”


    工匠们起初愣住,待确认消息后,情绪瞬间高涨:“殿下万岁!”


    欢呼声未落,林恒却紧接着宣布:“第二件事,标准再严格一倍!”现场骤然寂静——现有标准已让人喘不过气,再严格一倍,如何承受?


    林恒目光沉稳,语气铿锵:“你们要记住,生产的炮弹,那可是前线战士的生命!


    那些战士可能是你们的儿子、兄弟,是守卫轮台的英雄。若因炮弹不合格致其丧命,诸位能心安吗?”


    作为前大学者,他深谙言语之力。话音未落,工匠们已热血沸腾,齐声应道:“没有问题!坚决完成任务!”


    老欧擦着额头的汗暗自感慨:殿下果然手段高明,既以薪酬激励人心,又以责任唤醒良知,双管齐下,何愁大事不成?


    标准化推进的同时,林恒并未松懈管理。他亲自参与制定严格的工作手册,将工匠的散漫习气逐步扭转。


    在金钱与制度的双重驱动下,这些传统手艺人正悄然向“产业工程师”与“产业工人”的角色过渡——这正是现代化生产的核心,甚至比单一技术突破更具战略意义。


    正当林恒埋头提升生产时,赵武急匆匆带来喜讯:“殿下,王家庄一千余人愿投轮台!”


    林恒闻言大喜。


    王家庄本居于精绝部落旁,但匈奴吞并精绝后对其防范甚严,王家庄为避祸主动投诚。


    林恒在百忙之中亲自接见族长王远,后者身材魁梧、精神矍铄,虽年岁已高,却目光如炬,透着几分城府。


    林恒先让王拓带着他们一行人去参观。


    参观新城归来,王远拱手道:“殿下,此城建筑精巧、生活便利,令人钦佩,唯独烟雾缭绕、气味刺鼻,实为遗憾。”身后随行者亦面露迟疑。


    林恒坦然一笑:“王族长勿忧。眼下战事紧急,需大量武器,故高炉林立。待匈奴驱逐,工业必迁至城外,还诸位一片净土。”


    王远见林恒坦诚,点头称是。


    林恒忽又抛出一个提议:“轮台的下一座内城,我就全部交给王家庄,不知族长可有兴趣建设?”王远眼中精光乍现,心动不已,还未及开口。


    林恒已直视其面:“但是按照规划,我们每座内城需三千户,王家庄仅数百户,这么多空缺,也不能虚设?”


    王远沉思片刻,拱手应道:“殿下若允,小人有办法将内城人口填满。”


    林恒大笑,双方击掌为盟。


    王远欲跪,表达对大汉的臣服,林恒却按住其手:“跪拜乃胡礼,我等汉人,不兴此俗。”


    虽林恒言“汉人不兴跪拜”,实则部分汉人仍以此表忠,只是他个人不喜,王远遂深深一躬,郑重道:“谨遵殿下教诲!”


    待王远离去,赵武低声道:“殿下,见面就赠一座内城,咱们是不是过于大方?”


    林恒摇头:“不能这么说,咱们轮台最缺者,乃人口而非城池。王家庄自建新城,又有办法带动周边人口流入,相当于送来的城市,何不划算?”


    听林恒这么一说,赵武恍然大悟,心道还是殿下考虑周全。


    林恒盘算着,需要一年的时间,才能彻底将轮台打造成最坚固的堡垒。


    但如何才能保证,匈奴大军在一年内,不会打到轮台城下呢?


    他眉头紧锁。


    心里有了一些计划,只是非常依赖强大地武力支持。


    目光转向新组建的炮兵连——编制140人,配备20门滑膛炮及后勤马车,优先从曾使用红衣大炮的士兵中选拔。


    将领人选经考察后锁定萧元:此人对炮战颇有兴趣,调任首任炮兵将领;其副将杜江则接掌了骑兵小队。


    “萧将军,你不是最恨匈奴吗?若能带好炮兵,那些胡人不过土鸡瓦狗。”林恒拍了拍萧元肩头。


    萧元肃然拱手:“末将必不负殿下重托!”


    为提升炮兵实战能力,林恒下令“放开训练”,但要求士兵先熟记基础知识。毕竟在西域,骑兵横行,故炮兵队特配备滑轮弓与拒马,以应对敌骑突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