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4章 商途再启
作品:《六零年代:我有空间“旺”》 吉普车碾过农场石子路时,仪表盘显示凌晨三点十七分。
汪宇踩下刹车的瞬间,左手腕表突然发出蜂鸣,蓝光穿透表盘在挡风玻璃投出虚拟界面。
麦穗图标已经变成金色,下方浮现出"空间流速x15"的字样。
他抓起副驾驶座上的帆布包冲进仓库,三颗能量石在掌心烫得惊人。
当金属凹槽吞没最后半块青灰色矿石时,空气里炸开炒栗子的焦香——这是高级牲畜栏解锁的标志。
"白猪生长周期缩短到二十天?"
汪宇用钢笔在实验记录本上划出重点,笔尖突然顿住。
养殖区光屏右下角跳出的鲜红数字提醒他:每月能量消耗提升至五颗。
库房铁门被夜风吹得哐当响,他转身时撞翻了装着招商会资料的纸箱。
红绸布里滚出个牛皮信封,露出李老板名片的烫金边角。
汪宇用鞋尖把它踢进废纸篓,却在弯腰瞬间瞥见名片背面用钢笔新添的小字——市轻工业局周处长办公室电话。
"汪大哥?"
林雪的声音混着铝饭盒的碰撞声从走廊传来。
她棉袄领口沾着纺织厂特有的棉絮,右手还攥着半截没缠完的毛线团。
"食堂灶火灭了,我给你蒸了鸡蛋羹。"
汪宇接过温热的饭盒,发现铝盖边缘特意垫了块蓝格手帕。
蒸蛋表面撒着切碎的香椿芽,嫩黄配翠绿晃得他眼眶发热。
这季节根本不该有新鲜香椿,除非......
"后山那棵老树发了新芽。"
林雪低头整理实验台上的烧杯,耳垂泛着可疑的红晕。
"王局长前天来视察时提过,开春要推广耐寒作物。"
玻璃窗忽然被车灯照亮,二十台轧花机正在卸货。
张虎指挥工人的吆喝声穿透墙壁,汪宇舀起第二勺蛋羹时,腕表突然发出警报。
虚拟界面上,代表能量石储备的蓝色柱状图已经跌破警戒线。
"帮我盯十分钟。"
汪宇抓起外套冲进雨里,军用雨靴踩进泥坑溅起的水花惊飞了草垛里的麻雀。
实验田东南角的珍稀药材区,三年生的野山参在暴雨中舒展叶片,这是他上周刚用空间加速培育的试验品。
当分解按钮吞噬掉五株人参,能量石储备终于回升到两颗半。
雨幕中传来卡车倒车的滴滴声,汪宇抹了把脸上的雨水,看见张虎正把防雨布盖在轧花机上。
这个退伍汽车兵总能把篷布四个角扎出标准的军用结。
"明天抽两个人去省农科院。"
汪宇甩着浸透的袖口。
"打听下他们新培育的彩棉种子。"
林雪举着油纸伞找来时,他正在办公室地板上铺开全市商业地图。
代表供销社的红色图钉已经插到邻县,但国营百货公司的蓝色标记还蜷缩在城区。
"白薇同志托人捎了封信。"
她从棉袄内袋取出带着体温的信封。
"说是广州那边的确良衬衫开始降价。"
汪宇用裁纸刀挑开火漆封口,两张百货公司进货单飘出来。
当看到"尼龙袜配额削减30%"的字样时,腕表突然震动。
系统任务栏跳出新提示:收集二十种经济作物可兑换三颗能量石。
晨光染白窗纸时,张虎的军用挎包已经装满作物样本。
汪宇站在仓库二楼的铁架桥上,看着卡车尾灯消失在晨雾里。
轧花机上的防雨布被风吹开一角,露出"上海第二纺织机械厂1972"的钢印。
"让虎子回来时绕道药材市场。"
他忽然转头对林雪说,手指无意识摩挲着腕表边缘的凹槽。
楼下传来早班工人打卡的铃声,装着彩棉种子的麻袋正在传送带上列队前进。
张虎的军用挎包在办公桌上倒出二十七个牛皮纸袋,每个袋口都用麻绳系着不同颜色的标签。
"黑市上三天换了七套衣服。"
他抹了把络腮胡上的煤灰,手指点在印着药材市场红章的账本上。
"野山参收购价涨了四成,但供销社的采购员都在打听彩棉。"
汪宇的钢笔在地图上画出个弧形,笔尖停在城郊红星畜牧场的位置。
系统界面在腕表上投射出淡蓝光晕,空间流速x15的标识在潮湿空气里轻微颤动。
他忽然抓起那袋标注"出口特供"的彩棉样本,纤维在阳光下泛着罕见的淡金色。
"让三号仓库腾出两百平。"
钢笔在采购单背面划出潦草数字。
"今晚把去年淘汰的苏联收割机搬进去。"
林雪端着搪瓷缸进来时,正看见汪宇把五颗能量石按进空间操作台的凹槽。
淡紫色光芒顺着金属纹路蔓延,培育仓里刚投进去的彩棉种子以肉眼可见的速度抽芽。
她默默把缸子放在窗台,蒸腾的热气里飘着晒干的茉莉花瓣。
三天后的雨夜,二十筐带着露水的彩棉已经打包完毕。
张虎蹲在卡车挡泥板旁抽烟,火星照亮他军绿色胶鞋上新鲜的泥点:"省百货公司采购科长老赵亲自验的货,说这种金色比上海产的还正。"
汪宇用裁纸刀划开新到的《经济参考报》,国际版右下角有条铅笔勾画的短讯:中东王室采购团下月抵沪。
腕表突然震动,系统提示"特殊作物收集进度19/20",能量石储备显示为危险的红色1.5颗。
变故发生在第二批彩棉出库那天。
张虎踹开办公室木门时,裤脚还沾着郊外的苍耳籽:"红星畜牧场的卡车在国道抛锚,车上装着和我们一模一样的包装箱。"
他甩出个被碾变形的铁皮标签,上面"出口特供"的钢印缺了半截。
汪宇站在仓库二楼的观察窗前往下看,十二个穿劳动布工装的男人正在货场转悠。
领头那个戴鸭舌帽的故意踢翻筐篓,抓起把彩棉对着太阳眯眼。
林雪突然轻呼:"第三个人上衣口袋露出半截相机带。"
深夜的值班室,汪宇把五颗能量石拍在控制台上。
空间投射出的全息地图覆盖了整面白墙,他手指划过养殖区时,三十头正在啃食空间牧草的改良白猪突然消失。
现实中的三号仓库里,生锈的苏联收割机零件开始诡异地重新拼合。
三天后的凌晨,鸭舌帽带着两个同伙翻过农场东侧矮墙。
手电筒光束扫过三号仓库的玻璃窗,隐约可见数台崭新的德国收割机轮廓。
他们没注意到墙角监控器的红色光点——那是张虎从部队仓库淘来的淘汰设备。
"快看养殖区!"同伙压低声音惊呼。
透过铁丝网的缺口,二十头普通白猪正在泥坑里打滚,毛色黯淡无光。
鸭舌帽懊恼地踢飞脚边的石子,惊醒了看门的大黄狗。
汪宇站在空间监控屏前,看着那几人仓皇翻墙的背影。
虚拟界面上,代表迷惑任务完成的绿色进度条正在填充,能量石储备回升到三颗半。
林雪端着新炒的香椿芽进来时,发现地图上多了个用红笔圈住的码头标识。
晨雾弥漫的货场上,张虎正指挥工人往卡车上装普通棉布。
谁也没注意最里侧的木箱夹层里,五匹泛着淡金色的彩棉正静静躺在空间折叠袋中。
海鸥掠过江面时,汽笛声惊飞了仓库顶棚的灰鸽子,有片羽毛飘落在汪宇的笔记本上,盖住了那个刚写下的"沪"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