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章 技术精研

作品:《六零年代:我有空间“旺”

    量子传送的蓝光还未完全消散,汪宇已经抓起沾着露水的工作日志冲进实验室。


    泛黄的纸页上凝结着昨夜露水,洇开林雪用红笔标注的传感器参数,像极了去年七夕她别在发梢的石榴花。


    "明子!把三号试验田的地形模型调出来!"


    他屈指叩响布满划痕的金属台面,震得搪瓷缸里半凉的苦丁茶泛起涟漪。


    晨光透过百叶窗斜切在他后颈,将那道陈年烫伤照得发亮——那是苏晴实验室爆炸时飞溅的铝水留下的印记。


    刘明顶着鸡窝头从数据堆里钻出来,眼镜腿上还挂着截绝缘胶布:"丘陵地带的收割效率又掉到临界值了,履带传动轴在25度斜坡就会打滑......"


    话音未落,投影沙盘突然爆出刺目红光,模拟中的联合收割机在虚拟麦浪里歪斜成可笑的姿势,惊飞成群闪着代码流光的电子麻雀。


    汪宇的拇指无意识摩挲着怀表边缘的锯齿,表盘背面还沾着林雪银镯的珐琅碎屑。


    昨夜空间里二十八次失败的嫁接实验闪过脑海,那些因能量不足而枯萎的改良稻穗,此刻仿佛都化作了操作台上凌乱的螺钉。


    "给我两小时。"


    他抓起挂在门后的帆布工具包,五枚不同规格的扳手随着步伐碰撞出金属变奏曲。


    经过窗台时突然驻足,指尖拂过林雪留下的多肉盆栽,饱满的叶片上还凝着她用注射器标注的养护须知。


    空间里的苎麻丛正在抽新芽,淡青色雾气缠绕着汪宇的胶靴。


    他将十二种地形数据导入培育舱,看着全息投影中疯长的变异藤蔓逐渐覆盖整个操作台。


    当第七次尝试用共生菌改良履带抓地纹路时,培养皿突然炸开的荧光孢子溅满防护面罩,恍惚间竟像是林雪实验室里那些总也洗不掉的示踪剂。


    "汪工!"


    刘明气喘吁吁撞开空间门,怀里的老式示波器还在滋滋冒着电火花。


    "陈教授带着八十年代东北农垦局的绝密档案来了,说是找到穿山甲爪纹的仿生学数据......"


    暮色浸透试验田时,陈教授正用钢笔尖蘸着茶水,在泛黄的图纸上勾画穿山甲鳞片的角度函数。


    他军装呢大衣口袋里露出半截牛皮纸袋,1959年的红戳在夕照里泛着朱砂色,像极了当年贴在实验室保密柜上的封条。


    "小汪你看这个。"


    老人布满老年斑的手指突然悬停在某个坐标点。


    "六三年我们在完达山做的冻土实验,履带防滑纹的黄金分割点......"


    钢笔水不慎滴在汪宇手背,晕开成个类似能量石结晶结构的完美六边形。


    汪宇望着数据板上跳动的参数,忽然想起空间里那株并蒂生长的转基因棉花。


    当他将陈教授提供的爪纹模型导入数控机床,切割出的合金纹路在夕阳下泛着蓝紫色泽,恰似林雪碎镯里嵌着的星空珐琅。


    "加载测试!"


    刘明的声音带着破音,他胸前别着的辐射计量仪突然开始疯转——那是用林雪留下的银镯残片改造的预警装置。


    三台改良收割机碾过45度草坡的瞬间,操作台上的杨梅汁渍突然亮起幽光,在监控屏投射出模糊的甲骨文图腾。


    当第一颗改良麦种突破空间屏障落入现实土壤时,汪宇注意到陈教授的茶渍笔记边缘,悄然浮现出苏晴实验室特有的三重水印。


    夜风卷起满桌图纸,某张泛黄的剖面图背面,赫然是用隐形墨水绘制的量子纠缠图谱。


    实验室的钨丝灯突然频闪,汪宇刚把改良履带装进测试舱,窗外就传来履带式拖拉机特有的突突声。


    刘明鼻尖上的汗珠吧嗒掉在示波器屏幕上,晕开了刚绘制好的爪纹波形图。


    "是第三生产队的拖拉机。"


    陈教授突然按住图纸,钢笔尖在1959年的红戳上戳出个墨点。


    "但今天农机站应该在全乡巡修。"


    汪宇的扳手悬在半空,空间感应器在裤袋里突然发烫——那是林雪用手术刀改装的预警装置。


    透过百叶窗缝隙,三个戴草帽的男人正从拖拉机斗往下卸麻袋,扬起的粉尘在夕阳里泛着诡异的晶光。


    "汪工,控制模块的防水测试还没......"


    刘明话音未落,实验室突然跳闸。


    黑暗中传来金属刮擦声,像极了空间里那些变异藤蔓攀爬的声音。


    汪宇摸到门后的帆布包,五枚扳手相撞的脆响让他想起昨夜林雪摔门而去时,发梢银簪坠落的声响。


    空间里的荧光苎麻突然疯长,淡青色雾气顺着门缝渗出。


    汪宇借着空间的时间流速差异,用0.7秒完成三个动作:踢翻装着共生菌的培养皿,将麻袋里漏出的工业盐扫进空间分解舱,最后把陈教授的茶泼向电闸箱。


    "哎哟!"


    黑暗里传来重物跌倒的闷响,刘明眼镜片上反着幽蓝的光——那是他用林雪留下的银镯残片改装的夜视装置。


    三个黑影在菌丝荧光中现形,为首的正要撬控制舱的手突然被变异藤蔓缠住,那是汪宇昨夜在空间嫁接失败的实验品。


    "小心盐粒!"


    陈教授突然高喊,军装呢大衣扫倒了桌上的杨梅汁。


    紫红色液体顺着数据板流进主控接口,竟激活了苏晴留下的三重水印程序。


    全息投影突然投射出1959年的实验日志,泛黄的影像里,年轻版陈教授正在冰原上测绘穿山甲爪纹。


    破坏者被这变故惊得愣住,汪宇趁机将空间里的青苔孢子撒向地面。


    十倍时间流速下,菌丝瞬间铺满整个实验室,三人像踩在泼了油的玻璃上接连滑倒。


    刘明扑过去按住带头那人的后颈时,发现他衣领里别着农机站副站长的铜制徽章。


    "工业盐遇水会产生强腐蚀。"


    汪宇用镊子夹起麻袋碎片,空间分析仪显示成分表被刻意涂改过。


    "他们想毁了控制模块的散热系统。"


    陈教授突然用钢笔尖挑起破坏者腰间的工作证,茶渍在证件照上晕开个完美的六边形:"这个编号......是去年被取缔的黑作坊工人。"


    老人手指微颤,军装袖口露出截量子纠缠图谱的复印件。


    当最后一缕残阳消失在地平线,汪宇站在重新运转的测试台前。


    改良履带正以优雅的弧线切开虚拟麦浪,45度斜坡数据在监控屏上跳出绿色通过标识。


    他无意识转动着林雪留下的银镯残片,忽然发现空间里的并蒂棉花不知何时绽开了淡紫色花苞。


    "下周公社要办新技术推介会。"


    刘明擦着眼镜片上的菌丝,突然指着窗外。


    "汪工你看!"


    实验田边的白桦林里闪过一角碎花裙摆,林雪常用的青草药香混在晚风里。


    汪宇摸到工具包里那个珐琅小盒——里面装着用空间玫瑰提炼的香膏,花瓣上还凝着昨晚嫁接实验时的露水。


    陈教授突然咳嗽两声,把量子纠缠图谱塞进档案袋:"当年苏晴的实验室爆炸前,也收到过工业盐运输单。"


    老人布满老年斑的手指点在图纸某处,那里用隐形墨水画着个石榴花形状的标记,与林雪发簪上的纹路如出一辙。


    汪宇将展示会邀请函叠成纸飞机,看着它穿过百叶窗缝隙消失在暮色里。


    空间感应器突然震动,那株并蒂棉花的花粉在操作台上聚成个箭头,直指林雪宿舍的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