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章 淘换荞麦种子,河边上摸鱼

作品:《四合院:我过我的日子,别烦我!

    “三大爷,大礼拜天的你也不说多睡会。这一大早晨的。”


    “嗨,一日之计在于晨吗。起来收拾收拾我这几棵花。正是长得快的时候,可得侍弄好喽。要不然就,,,,嗨,鼓捣鼓捣。”


    “那您忙着吧,三大爷。”


    “志勇等等,你这每次出去都能钓回来鱼,你在哪钓的?我也去试试去。”


    “每次不一样,进打算去潮白河。”


    “豁,那可够远的。你就这么腿着去?”


    “那怎么成,腿到地方天儿都黑了。我同学有自行车,带着我。”


    “那感情好。”


    “不过莫不是三大爷说你,那些小的别扔回去,拿回来炖汤,也是一道菜不是。”


    “三大爷,小鱼刺太多,还腥,不够费那点油呢。”


    “走了啊三大爷,我同学还等我呢。回见了您呢!”


    “这孩子,一点不会过日子,吃不穷喝不穷,算计不到就受穷。也是个穷命。”


    书包,小竹篓子,鱼竿。都拿着,往城外走。哪有同学,坐公交车。


    走到离胡同远的地儿,找个背阴角落,把家伙式都收进空间,轻装前行。


    现在还没成立公社。郊区村里头老百姓手里还是能淘换点东西的。今天出来主要是想着看看能不能淘换点荞麦种子。那玩意比高粱面和棒子面好吃,即使是那几年也不扎眼。


    不要小看这个时代的人,你过得日子跟你的收入不符,在21世纪可能还差点,在这个年代,分分钟被人举报。


    这个年代,荞麦属于粗粮。但是咱获得的记忆里有厨艺呀,咱能细作。保证贾家闻不到味。


    坐着郊区线一路往东北方,晃荡一个多点,到了后沙峪吉祥庄。就后来机扬那片。


    现在全是耕地和村庄。


    国道101线还没有呢,这走的路还是当年为了老佛爷去避暑山庄修的呢。纯纯的砂石路。那公交车里那味道。你想去吧。汗脚三天没洗脚然后脱了黄胶鞋怼你脸上。


    就是那个味。仔细想,嗯,你就有画面感了。


    也不知道这是几队几组。到村口,还有儿童团和民兵呢。这时候治安相对还不错。


    不要说没有介绍信,那也去不了。你住在城里,坐着公交车能到的地方,能说清楚来历,要个毛线介绍信。


    介绍信是公对公办事,或者你需要跨区域出行需要坐车,住店,求人协助,才需要介绍信。你到村里淘换点粮食,郊区农民进城卖点土产,坐公交直接能去,不用介绍信。


    那乱的那些年除外,那是特殊时期。


    的确有那么几个特殊时期,但是不包括1957年。


    进村,跟村口地里干农活的老大爷,打听了一下。


    “大爷,我是四九城来的,在轧钢厂工作,这是我的工作证。”


    “来咱们这是想着淘换点荞麦种子。”


    “你这娃子,淘换种子干啥?城里也没地种呀。”


    “嗨这不是院外头前墙根有那个点地方,打算种点荞麦。攒两年荞麦皮装枕头用。不用票不是。”


    小时候见过一张荞麦皮票。5市斤。后来不知道哪去了。


    “嗯,看你这娃子是到了该寻媳妇的年纪了。你直接换荞麦皮多省事?”


    “大爷,您看我这还需要几年呢,种点,除了皮得点荞麦米还能吃几顿饸饹不是”。


    “你这娃子还是挺能算计。”


    “那您话说的,不算计着不得饿肚子呀。”说着递给大爷一根大前门。


    “大爷您贵姓呀!”


    “豁,还是你们当工人的,这家伙大前门。”


    “贵什么,免贵姓乔。”


    “嗨,乔大爷,这也就出来办事时候发发,平时我也抽经济。”


    “你这娃子倒是实在。行吧,跟我走吧,”


    “多了没有,还剩下二斤来的。匀你一半,剩下的过几天兂地用。”


    “村里家家都有这玩意,田间地头撒点种子就能活。而且这玩意种的晚,收的早。”


    “你现在种,仨多月就能收成。棒子还没收呢。”


    “那你看乔大爷我给您5毛?换这个种子?”


    “行,其实不值个啥。”


    到乔大爷家里,除了一斤来的荞麦种子,还跟乔大爷家找了点白菜种子。就一小把。还是花盆墙根大法。反正就是我们院的人都擅长在花盆墙根种点菜。


    到时候种出来掺和在供销社买的白菜中吃,最起码吃个新鲜,供销社买的拿空间喂鸡。就是怎么瞒过王桂莲得想想。


    “那就谢谢乔大爷了。”


    “乔大爷,还得打听点事。”


    “咱们村有没有能换小猪仔的。这不是我是后勤的吗。后勤厨房想着养两只小猪,平时有点泔水啥的也不浪费。”


    “最近领导让采购科的还有后勤出来办事的都打问打问,能自己换到了,就不用找上级调剂了。两个猪崽子找上级有点不太合适不是。”


    “哎吆,这可不好找。你这季节不对呀,要么上秋以后,要么春天。现在不好找了。你等上秋了再来,兴许有。”


    “行,那乔大爷,反正也不着急,上了秋我要是还来,再找您。”


    “回见了您。”


    出了吉祥庄,直接腿着奔天竺。温榆河在那个方向。看看真的去抓鱼去。抓到了放在空间池塘让他们自己繁殖自己长。这是最直接没有任何隐患的吃到肉的法子了。


    经过空间之力和小水坑的水的改造和强化。,目前脚力还行。能赶上长跑运动员的耐力了。


    关键是跑完了还能该干啥干啥。要不去争个光?


    算了,这时候名气大不是好事,大风年,戴高帽的都是名气大的。


    一路疾驰,来到温榆河。比想象中要深一些,水深有个两米来的,宽度也比后世宽。后世都快变成小河沟了。


    河边有孩子们在缓水湾的地方玩水扎猛子。也有附近的村民在挑水,洗衣服。


    也有偶尔一个钓鱼的。


    李志勇沿着河岸走,感知着河水里的鱼。没大鱼,毕竟就是条小河。目前发现的最大的就2斤来的草鱼鲤鱼。白鲢翘嘴鲫鱼都是鱼瓜子呢。


    找到人少的地方,李志勇开始往空间,划拉,这废物空间忒废物,收个鱼只能一条一条收,除非两条鱼紧挨着一起,要不然,要不然真做不到呀。


    豁,这是野生王八,有3斤没?


    这是泥鳅吧,哎呀这玩意钻豆腐一绝。不如黄鳝,那个还能钻肉呢。


    没见到黄鳝。


    还时不时收几棵野菜,连根带土扔进空间池塘边子上。


    李志勇真的是没想出来有啥办法能光明正大的在自然灾害那几年啥都不缺的吃。


    你但凡吃好点,都容易惹事。顿顿细粮还有肉。见天吃的是油光水滑的。


    一个大院住这么多人,我就这么说吧,根本没有秘密。藏都藏不住。那不是一两天,那是三四年。


    所以空间里种的还是杂粮和粗粮为主。自己也不爱吃,但是40多岁的男人,有啥事是不能忍耐的呢?


    主打一个面上能吃饱,然后偷摸吃好。就面上能吃饱,就算有本事的。都得嫉妒恨。一点不羡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