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5章 悉心竭虑为教子
作品:《探花郎忘恩义?我一顶喜轿改嫁东宫》 竟被拒绝了?
赵松和有些挂不住脸。
但他明白棠鲤的顾虑,因他之前多次挑唆,棠鲤不再放心让他与孩子们独处。
他原本确想挑唆几句。
可如春就立在旁边,如此一来,他便不能动什么心思了。
赵松和蹲下身子,满眼疼惜,仿佛真是个慈父:“近些日子还好吗?”
赵元庭本想说不好,顺便告棠鲤一状。
可眼角余光看见如春时,又硬生生地将到了嘴边的话咽下去。
庄子上什么都没有,他不想再去庄子上了。
赵元婕瘪了瘪嘴,泪水如断了线的珠子般:“爹,阿娘说,你新娶了郡主娘娘,以后,我们与你就不是一家人了,这是真的吗?”
赵松和缓了缓脸色:“你们永远是爹的孩子,只是,以后爹不能与你们一起生活罢了。”
他毫无心理负担地承诺。
“你们好好听娘的话,等以后有机会了,爹再去接你们。”
有机会?
再无机会了。
绝不能让这两孩子影响他的前途。
他日后可是要为官做宰的。
如春在一旁虎视眈眈。
赵松和倒是没再故意抹黑棠鲤,只语气轻松地嘱咐几句,打定主意要尽快糊弄住孩子,好返回郡主府。
自从裳儿落胎后,对他便不如以往细致热情,想来是心中对他有怨
察觉赵松和频频走神,赵元婕撒娇卖乖了几句,见他没有半分松口的意思,知道再无转圜的余地,只得在饭后含泪目送赵松和离开。
如春恍若不知他们的伤心,语气如常地温声问道:“娘子说了,今日可在外面玩上一日,公子与小姐可有什么想去的地方?”
赵元庭面露迟疑。
他在京城并无玩儿的好的玩伴。
在鸿鹄书院倒是有几个,但他已退学几个月了。
那些同伴恐怕早就将他忘了。
思及此,赵元庭面露失落。
早知道阿娘会发那么大的脾气,他一定不装病逃学。
赵元婕同样低着脑袋。
鸿鹄书院有设有女子学堂,她在女子学堂认识了两个比她小一岁的妹妹。
若之前不逃学,她们的关系一定变得极好了。
见状,如春眸光一闪,好脾气地问:“既然公子小姐没有想去的地方,不如陪奴婢去一趟书坊,娘子命我买几本书回去。”
兄妹俩可有可无地点头。
很快,三人走到了京城最大的书坊。
“元庭?元婕?”
兄妹俩不约而同地回头一瞧。
一个小胖墩噔噔噔地从楼梯上跑下来,兴奋地围着他们转了两圈。
赵元婕和赵元庭是鸿鹄书院唯一的龙凤胎,大家都对长得一样,但性别不一样的他们很感兴趣。
眼前的小胖墩更是异想天开,缠着赵元庭和赵元婕要看小揪揪,最后气哭了的赵元婕告到夫子那儿,小胖墩最后被书院夫子狠狠打了几下手心,还被请了家长。
小胖墩歪了歪头:“你们来我家买书吗?”
赵元庭抿了抿唇:“嗯。”
小胖墩挠了挠脑袋,茫然了:“可你之前总是说读书没意思,还从书院退学了,买书做什么?”
赵元庭感觉心上中了一箭。
他去的庄子上有五六家佃户。
他看见佃户家的孩子明明连饭都吃不饱,还坚持拿着树枝在沙土地上学写字,言语里满是憧憬,幻想某一日家中交得起束脩,就能入学堂读书。
他们那样拼命。
他才知道,读书是极好的。
即便日后不能做官又如何?还能做账房做先生做掌柜。
虽然听着没出息了些。
小胖墩又看向赵元婕:“元婕姐姐,你连一首完整的诗都背不出来,在学堂时总是三天打鱼两天晒网,买书回去想来也是浪费。”
赵元婕气红了脸:“你胡说八道!我怎么背不出来了?我那是不想背!我若继续学下去,一定能背好多好多的诗!”
继续学?
兄妹二人像是被惊醒了一样,忍不住对视一眼。
没错。
他们要去书院,要继续学习!
他们才不要整日待在四四方方的小院子里。
小胖墩认真道:“但鸿鹄书院是京城最好的书院,就算你们退学后重新入学其他书院,最后也一定比不过我。”
赵元庭被激了一激,当即忍不住:“你等着,等我们明年再入学鸿鹄书院,一定学得比你快!”
赵元婕连连点头:“嗯嗯!”
这时,如春挑好了书,趁着结账,不着痕迹地往书坊掌柜手里塞了张银票:“多谢掌柜配合。”
掌柜笑呵呵地收下。
没想到啊。
自家胖墩还有这作用,随便说几句话就能挣二十两。
这样的事,以后请多多益善!
……
新棠宅。
得知兄妹俩有重新入学的想法,棠鲤佯装为难。
“可你们不是讨厌学习吗?阿娘都想好了,之后就带着你们做工,听说过跑堂吗?有家酒楼,最小的跑堂也才七八岁,你们的年纪正合适——”
跑堂?
赵元庭与赵元婕皆被镇住。
他们时常在酒楼吃饭,自然知道跑堂是什么。
但凡生意好些,一天下来,脚都要跑断。
有过之前的教训,赵元庭知道不能随便发脾气,忙求饶:“阿娘,我不想当跑堂,我想去书院读书,我发誓,这一次我一定好好的学,绝不会再胡闹!”
赵元婕也跟着发誓。
棠鲤没说信不信,只道:“新家距离鸿鹄书院很远,若你们想回学堂,阿娘只能给你们办住读,十天半个月才能回一次家,这也行吗?”
兄妹俩毫不犹豫地点头。
不行也得行。
他们不想当跑堂。
见他们神态认真,棠鲤松了口:“好吧,等过了年,阿娘就去书院问问。”
如夏将两人带走。
棠鲤寻来刘海,语调平淡:“庄子里的佃户做得不错,吩咐下去,明年庄内减租一成。”
她让刘海带着孩子住在庄子里,本就是为了磨砺他们的性子,庄子里的佃户都得了她的吩咐,又有好处拿,自然乐得配合。
如今这结果,她尚算满意。
刘海垂首:“是。”
棠鲤又问道:“如今你已是良籍,接下来有何打算?”
刘海面色恭敬:“但凭娘子吩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