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1章 迟来报复传童谣

作品:《探花郎忘恩义?我一顶喜轿改嫁东宫

    “赵兄,无论如何,那也是你的孩子啊,你竟然说与你无关?”


    吴晓生不赞同地摇了摇头,唉声叹气:“赵兄,血脉亲情是斩不断的啊,就算你日后还会有其他孩子,也不该亏待发妻嫡出。”


    这下,众人看他的表情更是奇怪。


    赵松和差点被气吐血。


    先不说赵元庭和赵元婕的命格问题,就说他之前已经立下切结书,他若敢再见两个孩子,棠鲤势必与他没完!


    那就是个疯女人,若将她彻底惹怒,她真敢与他同归于尽!


    但这话却不能告诉旁人。


    否则人人都知他心虚,不然为何要签切结书呢?


    赵松和忍耐道:“吴兄,和离时,我与她商谈好,孩子由她抚养,为何退学,我确不知情,等我去问问她再回复你。”


    众人面面相觑。


    整个阒朝,哪有夫妻和离,让女方将孩子带走的?


    看来,这位赵举人身上的问题很大。


    连发妻与嫡子都能抛弃,人品低劣,得离他远些。


    见众人神色各异,赵松和恨得咬牙切齿,但他还算沉得住气,硬生生地撑到晚膳结束,这才故作镇定地离开。


    待送走所有宾客,杨丰瑞兴奋地拍了拍吴晓生的肩膀:“吴兄放心,你今日替我出了口气,我杨家保证护你进会试,绝不会让旁人从中作梗!”


    有今日这么一出,想必要不了多久,五湖四海的学子都会知道赵松和为人秉性皆不可靠,谁敢与他亲近?


    这也怪不得他。


    谁让宗云裳那个女人仗着自己是郡主,戏耍他们杨家。


    齐王妃口头说考虑与他结亲,到头来宗云裳早就怀了别人的孽种,齐王妃还不主动告知母亲,一直不上不下地吊着他,他求母亲去问,齐王妃就说仍在考虑中。


    若不是母亲与怀王妃有旧,提前知道消息,主动找齐王妃说婚事作罢,那宗云裳说不准还敢带着肚子里的孽种一起嫁进杨家。


    只要一想到自己差点被人戴了绿帽子,杨丰瑞心里就恨得厉害。


    他再不争气,也绝不会当王八绿乌龟!


    果然,母亲说得对,越美的东西越有毒。


    那宗云裳面上看着光鲜,实则心里烂透了。


    今日之事,就当是给她一个小小的教训。


    至于会不会得罪齐王府?


    呵,真当他怕?


    他们杨家也不是好惹的!


    至于他请来的吴晓生,就更不受影响了。


    以吴晓生的本领,过会试几乎板上钉钉,即便是状元也有一拼之力,杨家只需要守着,不让齐王暗箱操作即可。


    吴晓生不卑不亢道:“即便没有杨公子的请托,我也会如实说,赵松和心性狡猾奸诈,乃两面三刀之人,正经读书人皆耻于与他为伍。”


    杨丰瑞听得开怀。


    没错,可不是狡猾奸诈么?


    都能做出与郡主通奸,抛弃糟糠妻的和无辜孩子的事了。


    不行,此等‘美事’,他得想办法替赵松和宣传宣传。


    想到这儿,杨丰瑞眼里闪过一道精光。


    没过两日,京城忽然传出一首童谣。


    垂髫之龄的孩童手挽着手玩闹,他们手里皆拿着串风铃,歌声随着风铃声传出很远……


    “负心汉,附势郎,薄情寡义比谁强。”


    “郡主身,千金子,横刀夺爱无天理。”


    “糟糠妻,青梅媳,一往情深惹人欺。”


    童谣传播范围越来越广,得知消息的宗云裳气得半死,一开始,她怀疑棠鲤暗中作怪,命人暗中查探,却发现罪魁祸首指向杨府!


    宗云裳急了,忙赶回齐王府,一见到齐王妃的面就问:“母妃,之前回绝婚事时,你到底是怎么与杨夫人说的?”


    齐王妃算账算得头疼,见到她后没好气地翻了个白眼:“是杨夫人率先说婚事作罢,没等我提。”


    宗云裳揪心不已:“您不是说您要提的吗?”


    罢了,事已至此,多说无益。


    还是得先搞清楚杨府为何会记恨上她,再对症下药。


    思及此,宗云裳顿了顿,重新问:“杨夫人是何时与你提的?”


    齐王妃仔细回想一番:“从栖岩寺回来的第三天……”


    此话一出,齐王妃瞬间明白过来。


    杨府莫不是知道了什么?!


    母女二人慌乱得面面相觑。


    宗云裳忍不住红了眼。


    母妃也太不将她的事放在心里了。


    一句话的事,硬是耽搁了好几天,那杨府多半是知道栖岩寺发生了什么,又疑心她想怀着孩子嫁过去,火急火燎地打消结亲的想法。


    如今,结亲不成反倒还结了仇!


    宗云裳气得落泪。


    “母妃,您知不知道,因为此事,杨府命人在坊市里编了首童谣,说檀郎薄情寡义,说我横刀夺爱,唯把棠氏那贱人塑造成了受害者!”


    “我还如何出门见人!”


    齐王妃听得心里发慌:“不能吧,该打点的我都打点了,太安王府也出了力,杨府怎么会知道……”


    话音戛然而止。


    齐王妃倏忽想起,那日的见证者共有五人。


    她,太安世子妃,徐夫人,怀王妃,棠氏。


    她自不会到处宣扬,太安世子妃拿了齐王府的好处,也会帮着守口如瓶,徐夫人的丈夫虽是御史,有一身硬骨头,可徐夫人本人知道利害,同样不会泄露消息。


    棠氏拿了王府十万两白银,她若不想死,亦不会妄图触怒王府。


    剩下的……只有曲禾颖了!


    一定是她!


    曲禾颖年轻时与杨夫人是手帕交,定是曲禾颖告知了杨夫人!


    齐王妃咬了咬牙,阴着脸在屋里来回走动:“定是曲禾颖那个贱人!”


    宗云裳吓了一跳:“怎么会是表姑姑?”


    齐王妃:“曲禾颖与杨夫人的交情颇深,除了她,没人会给杨府透露这个消息。”


    更何况,当初她与杨夫人只在私下交谈了几句。


    两家都是要脸的,事未成,不可能对外大肆宣扬,即便有人想借杨府对付齐王府,那人又怎知两家差点议亲?


    只有曲禾颖。


    杨夫人定将此事告知了她,接着曲禾颖又将栖岩寺的事告知了徐夫人。


    曲禾颖眼里到底还有没有齐王府和淑妃娘娘?


    她欺人太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