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章 归属感激增
作品:《七零年代:顺风顺水好日子》 赵曼仪把一个茶叶蛋递给何雯雯。
“谢谢曼仪。”何雯雯熊抱了姐妹一下,然后开心接过,可想死她了。棕色的汤汁渗透黄纸,浓浓的香味根本不是一个纸袋能包住的。
这回她能在办公室光明正大吃了,急急忙忙剥开蛋壳,剥壳之后的茶叶蛋布满好看的纹路和琥珀色的光泽,十分诱人。
卤汁的香味混合茶香蛋香味钻入鼻腔,像一把小钩子,狠狠地勾动她的食欲。
不仅何雯雯自己,除了这段时间有些吃腻茶叶蛋的赵曼仪,办公室的大哥大姐们都被吸引了,目光看过来。
“小赵啊,这是你家卤的吗?”有位男同志早上家里啃的馒头,没滋没味,这会子闻到这么浓郁的香味实在受不了了。
“不啊,我家可卤不出这么香的茶叶蛋,路过国营饭店帮雯雯带的。”赵曼仪这话说得不心虚,她也是后来自己好奇想试试国营饭店的茶叶蛋什么味,买了一个试试,才发现和她空间出产的茶叶蛋味道近乎一样。
饭店的味道更淡一些,她怀疑这可能是饭店里卤的时间不够。
何雯雯让她帮忙从国营饭店带,她就拿了自己空间的出来,味道没差别。
“嗯嗯。”何雯雯边吃边点头,她上回吃了曼仪给的茶叶蛋念念不忘,这个月发了工资就拖曼仪帮她带五天,每天一个,因为她来的路上不经过国营饭店。
“好吧。唉,这养孩子花销就是大,我上个月都没去下馆子过。”那人感叹道。
今早他也从国营饭店路过,但眼睛都没敢往那瞟。
上个月家里媳妇又给他添了对双胞胎,花销多出来很多,靠他一个人养家,压力也渐大,仅仅一天之间,他就不敢再像之前那样时不时还能花个小钱潇洒一下。
边上的计修兰调侃道:“小唐啊,你这是孩子生太多了。”
赵曼仪和大家一起连连点头,都对兰姐说的这话赞同。
现在养孩子花销是真不大,家里有一个工人能轻松养三四个孩子。
奈何唐哥家里都已经是第5个儿子了,还有两个女儿想想就可怕的程度。
“多子多福,现在能生肯定是多生一些,老了有着落。”唐立国笑着,脸上颇有家里儿子多的自豪。
“嗨,等长大了,住都住不下。”有人叹了一句。
唐立国脸上的笑容渐渐消失,这还真是个问题,家里住着的是前几年单位给他分的房子,三十多平,隔成了三个房间。
他大儿子已经十四岁,下面几个也不小,晚上一间房里躺这一排,睡觉翻身都不好翻。以后儿子女儿全长大了,肯定更挤,结婚更是困难。
赵曼仪看到对面唐哥的脸上染上苦涩,想到化肥厂家属院里也是家家户户孩子多,三四个打底,七八个不算上限。
她大哥大嫂有两个孩子也还想继续生几个。
没多想,她好奇的是另一个,“兰姐,刚刚进来听你说厂里分鱼,是元旦的还是提前发过年节礼啊?”
“都不是,是我男人厂子里有孩子在附近公社下乡,正好那个大队的人擅长养鱼,队里合伙养了几亩塘的鱼,那孩子帮着给厂子和大队牵线,换一些东西。”
“这么好。”她心里快速算了一下,一亩养得好,收获个一两百条能有三四百斤吧,几亩怎么也有上千斤。兰姐家爱人是鞋厂的,具体多少职工不知道。
她心里还是抱了希望,问道:“兰姐,那个大队里的鱼还有剩吗?”
计修兰摊手:“没了,鞋厂都不够分的。”
“好吧。”
何雯雯也很羡慕,“你们说怎么就没大队带着物资来找我们换呢,我们百货大楼的东西最多了。找我爸妈的厂子也行啊。”
有人笑道:“你说得轻松,没人脉没关系,人家社员哪敢来,厂子大门都进不去。就算有,也多半找县里的厂子。”
“何况大队里也没什么能大量出产的东西,自留地种的菜除了自己吃的剩不了多少,养鸡养鸭基本上都是一家养几只用来下蛋。会养鱼还有人组织的大队整个公社找不到几个。”
说话的这人自己老家在公社,对这些清楚得很。
不过赵曼仪还是把这事放在了心上,回家再跟她爸说说。
没有某一种大量出产的特产,可以把各种不同特产全部放一起,数量总能凑够。
她弟下乡的那个大队菌子好吃,家家户户每年能采不少。
土地的馈赠多着呢。春天有春笋、茶叶、数不清的野菜和野菌菇,夏秋有水果,冬天有冬笋……这一些那一些的累积起来东西真不少,即使是自留地的菜每家凑几斤送来城里,也是好东西,因为不要票。
她想起外婆队里的鱼塘,里面养的鱼不多,种了荷花,每年秋天能分到莲子,冬天能尝到莲藕。
就这,还是队里没有精心养护的结果。
外婆大队里的池塘有十几个,大大小小到处分布,如果能建立起互换资源的合作关系,让大队里把池塘收拾起来,那以后他们厂子里的鱼、莲子、莲藕等等都不缺,还有藕带、茭白……
“曼仪?”何雯雯推了推姐妹,这是又想什么入迷了,坐在那儿不说话眼睛都直了。
“怎么了?”
“今天食堂有好菜,吃食堂吗?”
“什么菜?”赵曼仪心思瞬间被勾到午饭上,月初啊,食堂是得上回好菜了,她的饭盒已经空虚寂寞好久,是时候该拿出来发挥用处了。
“炸小酥鱼和甏肉。”
“嗷……”赵曼仪差点一嗓子大喊出来,笑容瞬间爬上脸颊,确认了几遍,“真的吗?没有听错吗?”
“真的,老大去打听的。”
“那就是了。”他们老大住食堂大师傅的隔壁,食堂有什么好菜经过他的口传出来准没错。
食堂老师傅是山省人,有时候爱做家乡的菜。
赵曼仪入职第一天就在食堂吃到甏肉,软烂入味,肥而不腻入口即化,之后迅速占据她心目中菜单的第一位。
咳,当然那个时候其实主要是因为大师傅做的甏肉豪横,手掌大一块,大口吃也得吃一会儿才能吃完,百货大楼的职工都最爱这道菜。
不过就是因为太豪横了,即使人人都爱,食堂轻易也做不了这道菜,食材不够。
反正,那道菜让她第一天上班就对百货大楼的归属感激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