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6章 物归原主
作品:《说好的修仙你让我造核聚变反应堆》 在一众异样的目光和纷乱的交谈声中,宋宁跟着李慧清走进了她的办公室内。
满书架的投资管理方面的大部头,通过上面细微的磨损能考的李慧清这几年都没少看这些书。
只是成果,让人有些挠头。
端着咖啡看着远处的逐渐喧哗起来的市中心,李慧清忍不住苦笑了一声。
“有时候我都感觉我并不适合这份工作。
手握了几十亿的现金,前后折腾了几年,结果还没有你和小夏两个人搞的那个小公司有前途。”
沙发上,等宋宁看完这两年公司报表后,轻轻摇了摇头。
“话不能这么说,我也有了解投资公司的一些特性。
这本来就是一种广撒网,多敛鱼,择优而从之的经营方式。
可能是之前的公司投资的那些标,将运气用完了。
并且公司的资产规模不是在一直上涨么?”
“运气?”
想着之前无人机公司,大米公司,和那几个没有任何头绪的初创公司天使投资来历,李慧清就忍不住无奈一笑。
“现在的茅台估价你知道到多少了么?”
“最近忙着毕业论文没怎么看。”
“34!前后经过多次的拆股,配股。
加上每年的分红,当初给你的五亿现金,已经翻了六倍。
一百多号人两年的忙活,还没你一个人死买一只股票来的回报高。”
似乎是看到了李慧清无意间展露的无助与颓废。
宋宁有些心疼的将她抱在了怀里。
“我这不是来了么?
你养了我这几年,现在轮到我养你了!”
宋宁略显硬气的话让李慧清的心头一暖,不过还是有些决绝的摇了摇头,从他怀里站了起来。
“知道我今天为什么带你来公司么?”
“为什么?”
“李总?李总?”
办公室外的敲门声让刚想说些什么的李慧清眉头一皱。
随着房门的打开,一位戴着金丝眼镜身穿西装的中年人微笑着走了进来。
“李总,听人事部门的说,今天你亲自带了一个新同事入职?
还是公司一直都神龙和见首不见尾的证券部负责人?”
“给你介绍一下。”
一旁李慧清闻言笑着看向了宋宁。
“这是我们公司研究部孙经理。
当初我费了好大力气从国外挖来的。”
“你好,孙经理。”
坐在待客沙发上的宋宁听着李慧清的介绍连忙笑着站了起来。
只是看清宋宁年轻长相好,对方明显一愣。
“这是你家里的小辈?”
“这是我们公司之前证券部负责人,宋宁。”
皱着眉头看了眼宋宁又看了眼李慧清,孙经理伸手和宋宁轻轻握了一下后,好奇道:
“宋先生之前在那高就?
看起来很显年轻呀!”
“高就谈不上,刚刚大学毕业。”
“那宋先生对国内A股交易很有心得?
公司几次的对外投资的资金,听说都是从股市融来的。”
“还行吧,感觉国内股市机会还挺大。
逮着一只股票一直买下去,莫名其妙就赚了不少。”
“宋先生真幽默。”
对着宋宁干笑两声,孙经理将手里的文件递给了李慧清。
“这是研究部对今年国内经济形势分析,选定的一些行业与值得关注的投资标。
按照国内市扬经济领域受宏观调控影响。
既然宏观调控方面将创新驱写入规划,我觉得在互联网领域还是有不少机会。
特别是游戏,金融与视频与行业网站,这四个赛道值得重点关注。”
不知道为什么,对方虽然嘴里说着工作,但眼睛一直盯着李慧清,让一旁的宋宁总感觉到一种莫名的危机感。
“麻烦孙经理了,回头我让投资部好好研究一下。”
李慧清的话语落下而没了下文,让刚刚坐下的孙经理有些惊愕,这是要赶自己出去?
“对了李总,国内领先的团购网站和点评网站成立了一家新公司,也有了对外融资的打算。
作为今年投资市扬的大热门,京城这边有几大投资公司组建了一个酒会。
晚些时候一起去看看?”
“我也有看过团购网站今年的招股书。
它们这种硬靠资本市扬输血,从成立一直亏损到上市还在持续产生巨额亏损的公司,不符合咱们公司一开始制定下投资决策。
下午还有约了几家基金会的人会面,酒会就不去了,孙经理带人去探探风声就好。”
李慧清的话音落下,又安静下来的办公室让孙经理似乎没有待下去的理由。
“好吧,那我先回去了。”
随着办公室大门的再次关闭,宋宁眯着眼睛一直盯着李慧清的双眼。
“你这么看着我干嘛?”
“这一年你经常一身酒气的回家,就是跟他去参加什么酒会?”
“孙经理是有华尔街工作经历的特许金融分析师持证人员。
在国内投资界也有很深的人脉。
很多投资标的选择入扬,都是他牵的头。”
宋宁闻言眼睛一翻。
“牵头干嘛?
牵头亏钱?”
“人家可是真正的高级金融人才,去年就提出过报告,重点推荐公司向互联网金融进行投资,还介绍了几个案子。
只是我比较偏向于如无人机大米等这一类智能硬件公司,没有采纳。
今年你看国内的互联网金融火成了什么样?”
“放高利贷的公司有什么好投的?
真有投这个的钱,还不如接着买茅台。”
“这个票你都拿三年了,怎么你觉得它还能涨下去?”
“当然了!
除非国内的人不喝茅台,不然它肯定能长成信仰!”
有些好笑的瞥了眼宋宁,没有顺着这个话题继续聊下去,李慧清扭头问道:
“昨天小夏说,你和小夏搞的那个夏宁科技的事怎么说?
你们研究出搭载NP智能体的人工智能了?”
“去年小夏答辩的时候就搞出来了。
主要都是小夏在做,我看不懂她的论文。
小夏答辩后就和李叔叔一起失踪了,问你你也不知道去了哪。
这一年我摸索着,对这个系统了解了一点,也顺带完成了我的毕业论文。
之前让公司投资的几个物流公司,就是我基于小夏的研究上做的一点挖掘。”
“货拉拉和运满满?”
宋宁的话让李慧清眉头一皱。
“这种依靠算法和大数据的物流公司有前途么?”
“你不相信我,难得还不相信小夏?”
宋宁的话让李慧清一乐。
“这些年,我一直想着能给小夏带来一辈子衣食无忧的物资基础。
没想到扭头她自己跑在了我的前面。
想想都为自己这几年忙碌感觉有点可笑。
不过现在好了,小夏的未来也不用我愁了。
你也毕业了,以后公司就还给你,省的天天想着资本增值投资复利。
比我当年搞系统设计都麻烦。”
“还给我?
什么意思?”
“字面意思。”
扭头打开办公室的保险柜,将一份份资料扔给宋宁。
“这几年虽然我管着公司,没有有什么发展。
但也没产生巨额亏损,最起码回报率跑赢了大盘。
在加上你之前让我投资的那些标,现在公司的总资产规模已经膨胀到了千亿级别。
现在也到了物归原主的时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