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0章 河西军

作品:《唐末:从百倍熟练到涤荡天下

    兵营旁的一片坊市接受了彻底改造。


    除了一些民居宅院直接留用外,其余大量房屋被完全拆除,腾出大片空地建立了成片的铁匠铺和高炉。


    此刻的兰州城内外,曾经吐蕃治理下只有种地的死气沉沉,被无数百姓的匆忙步伐给冲散。


    城墙的修复接近尾声,大量墙砖开始包裹起里面坚实的夯土。


    外面满是得到李晔淘汰驴骡后疯狂开地的百姓,曾经强制要求每人只准种十亩的吐蕃政策,被李晔直接改为只要能伺候的过来,想开多少亩都可以。


    再加上得到驴骡和三万匠人打造的各种铁制农具,哪怕是种地,兰州城外也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甚至官道上才不过一个多月,就已经开始零星出现一些来自关中的商队。


    商人逐利,哪怕兰州还是名义上的战区,也已经有人按耐不住的疯狂往兰州运送着各种商品。


    而得到解放的兰州百姓,在得到李晔以工代赈下放的绢帛后,也在被奴隶多年后爆发出了巨大需求。


    这让第一个商队赚的盆满钵满后,通往关中的官道上,居然已经开始能够不断看见往来的商队。


    甚至不仅是关中,近一些的剑南、甚至潼关外的中原诸道,也在河西门户才被打通的当下,就已经急不可耐的开始了商贸。


    作为曾经大唐,乃至世界最重要的一条商路,河西的商业潜能,终于被李晔拿回来了一点。


    商队日益增多,兰州十万百姓连带三万关中匠人几乎全部投入恢复建设。


    只是除了他们的开田、修城外,李晔则领着另外四万匠人,在河西军器监中,开始了轰轰烈烈的锻造。


    无数铁矿从祁连山甚至关中送来。


    炉火烧的通红,铁锤冷锻钢铁的敲击声,更是密集拥挤,昼夜不停地响彻在兰州城内。


    不同长安的单纯生产,到了河西,深受周围氛围感染,就连这些关中匠人也都爆发出强烈的工作热情。


    密密麻麻的甲片流水一般从无数铁匠铺中生产出来,而后集中起来送到下一个作坊。


    军器监坊市的下游作坊,里面全是没多大力气小孩和老者。


    他们使用坚实的皮绳将甲片不断串联起来,最后形成一套套不同部位的扎甲,最后这些扎甲再被送出,分门别类后送往军营,成为河西军士兵身上的甲胄。


    随着又是一串车队离开军器监,将满满当当的扎甲送到军营,早就等候的河西军,一脸火热的看着自己的装备。


    “叫到名字的上前!”


    一个裨将清点了板车上的装备后对着身后满脸火热军卒大吼。


    随后伴着一个个名字响起,一阵穿戴甲胄的细碎结束,又有一个河西甲士,崭新出现在兰州城中。


    李晔站在军营的点将台,看着这伙领取装备的河西兵。


    此刻正是结束下午训练后的恢复时间,关中兵和其余河西兵,正在前往饭堂进食晚饭。


    得益旦增留给李晔的海量粮秣,一心追求练兵进度的李晔,给军卒的伙食开的堪称豪华。


    不同之前一日两顿,两日一顿肉食,李晔直接改为一天三顿,顿顿必见荤腥。


    这导致军卒虽然训练强度拉满,但身体非但没有脱膘,反而还在增膘!


    尤其是一开始瘦弱的河西兵,李晔此刻看去,才发现这群河西兵原本宽松的绒衣,居然也被膨胀的肌肉给撑了起来。


    <span>PC站点如章节文字不全请用手机访问</span>    “圣人,这批甲胄分发后,河西军的装备便算齐了。”


    卢枳拿着清单,与远处几个河西军裨将交流后,大步向着李晔走来。


    河西军的装备补充极快,除了四万匠人疯狂打铁外,还有着吐蕃缴获来的铁甲补充。


    李晔闻言从远处领取甲胄的河西兵身上收回眼神,随后看着远处从饭堂出来,已经渐渐成型的河西军,也不看卢枳送来的清单,终于是送出口气,转身向着军营外走去:


    “明日校扬检阅,为新兵发饷。”


    李晔离开,卢枳看着自己手中整理好的清单,随后有些无奈的轻笑一声,将清单收了起来。


    而后看了看远处校扬密集的神策军和河西军,想了想,又拿出一份清单,转头开始清算明日发饷,又得撒出去多少绢帛。


    一夜无话,唯有河西明月划过,亮堂了整个大地。


    第二天一早,兰州百姓依然忙碌。


    城墙修建的越发完善,透过城外弯腰忙碌的百姓看去,兰州城墙已经贴上了大片崭新的墙砖。


    之前被神策军焚毁的箭楼,也重建了起来,上面正迎风飘扬着唐旗。


    军营中。


    符道昭、卢枳、李巨川站在李晔身后,更后面围着不少裨将。


    点将台下,关中兵与河西兵分列两侧。


    关中兵穿着最为常见的扎甲,手中武器也是极为标准的长矛横刀硬弓。


    这些关中兵与之前的神策军,几乎没有任何区别。


    但另一边的河西兵,卖相上却有了明显不同。


    甲胄虽然统一,但包边的皮革却额外包上一层颇具西域特色的彩绢,内里戎服也不同于关中兵的一水玄色,而是有些鲜艳的西域彩服。


    再加上各族面容,河西兵已经展现出了完全不同于关中兵的气质。


    这股气质并非李晔有意为之,而是自然而然的形成,当符道昭、李巨川这些年岁较大的老唐人看着眼前河西兵,脸上忍不住浮现出一缕恍惚。


    在这些河西兵的身上,他们似乎又看见了一点曾经那个盛唐的身影。


    “陇右兵...”


    符道昭埋头呢喃,这三个字中夹杂了太多感情。


    陇右道便是大唐包含整个河西、西域的行政机构。


    不仅河西军属于陇右,极富盛名的安西军、北庭军、甚至后面的归义军,都属于陇右。


    符道昭呢喃着陇右,就是因为在这五千河西兵身上,终于再次看见了陇右道。


    尤其目光在河西兵与关中兵身上来回扫视对比,看着除了甲胄,甚至连装备也有着巨大差异,符道昭等军将更是有些莫名。


    <span>PC站点如章节文字不全请用手机访问</spa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