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章 大学新篇章

作品:《与他的相识

    海浪拍打着沙滩,发出舒缓的哗哗声。许卿皖赤脚站在海边,任由潮水涌上来亲吻她的脚踝又退去,细沙在脚趾间流动的感觉既陌生又奇妙。这是她第一次看到海。


    "怎么样,和想象中一样吗?"江斯年从身后走来,递给她一个开了口的椰子。


    许卿皖接过椰子,啜了一口清甜的椰汁:"比想象中更...广阔。"她望向水天相接的远方,海风拂过她的发梢,"像是能包容一切。"


    高考结束后的这个暑假,江明远和苏雅坚持要带两个孩子去海边度假,当作他们高中毕业的礼物。许卿皖起初犹豫——接受这样的馈赠让她感到不安,但江斯年说服了她:"他们喜欢你,真的想这么做。"


    于是,他们来到了这座南海边的小城。八月的阳光炽烈,但海风中和了那份灼热,空气中弥漫着咸湿的气息。


    "晚上有篝火晚会。"江斯年指向远处沙滩上正在搭建的木柴堆,"酒店组织的,据说还有烧烤和表演。"


    许卿皖点点头,继续凝视着海面。自从高考结束,她感觉自己像是站在一条崭新的起跑线上,前方是无限的可能性,却也带着未知的恐惧。大学、专业、未来...这些曾经遥远的名词突然变得触手可及。


    "想什么呢?"江斯年在她身边的沙滩上坐下。


    许卿皖放下椰子,坐在他旁边:"在想大学的事。"她抓起一把细沙,看着它们从指缝间流下,"不知道能不能适应。"


    "你可是从家暴阴影中走出来的战士,"江斯年轻轻撞了下她的肩膀,"大学算什么?"


    许卿皖微笑,但没有回应。她没告诉江斯年的是,除了对大学生活的担忧,她更担心的是两人关系的走向。他们即将进入不同的学校,不同的圈子,会不会渐行渐远?这种恐惧像一根细小的刺,藏在心底最柔软的角落。


    傍晚,他们和江明远、苏雅一起在沙滩餐厅吃了海鲜大餐。苏雅兴致勃勃地询问许卿皖对摄影专业的期待,江明远则给江斯年讲解大学生活的经验之谈。餐桌上的氛围轻松愉快,许卿皖几乎要忘记自己不是这个家庭的一员。


    "我们去篝火晚会吧?"晚餐后,苏雅提议,"听说有当地民族舞蹈表演。"


    江斯年看向许卿皖,用眼神询问她的意见。许卿皖点点头——虽然她更想安静地看会儿书,但不想扫大家的兴。


    篝火晚会比想象中热闹。几十名游客围坐在巨大的火堆旁,欣赏着身穿鲜艳服装的舞者表演传统舞蹈。火光映照在每个人脸上,跳跃的影子与欢快的鼓点交织在一起,形成一种原始的韵律。


    许卿皖坐在外围,安静地观察这一切。江斯年很快被拉去参加一个游戏,他回头向她投来询问的目光,她微笑着摇摇头,示意他自己去玩。看着他在人群中游刃有余的样子,许卿皖既羡慕又有些失落——她知道自己永远无法像他那样轻松地融入陌生环境。


    "不喜欢热闹?"苏雅不知何时坐在了她身边,手里拿着两杯果汁。


    许卿皖接过果汁,轻声道谢:"不是不喜欢...只是不太习惯。"


    苏雅理解地点点头:"斯年从小就像他爸爸,在哪里都能交到朋友。"她望向人群中大笑的儿子,眼神温柔,"而你...更像你妈妈,对吧?"


    许卿皖惊讶地抬头:"你认识我妈妈?"


    "大学同学。"苏雅微笑,"虽然不同系,但一起上过公共课。她总是坐在教室最后一排,安静得像一幅画,但摄影作品却充满力量。"她顿了顿,"你继承了她的天赋。"


    许卿皖胸口一热。很少有人主动提起她的母亲,仿佛那是一个禁忌话题。而苏雅谈起林侨妍的语气如此自然,带着真诚的欣赏。


    "谢谢。"许卿皖轻声说,"我很想她。"


    苏雅轻轻握住她的手:"她会为你骄傲的。你不仅考上了好大学,还勇敢地选择了自己的道路。"她看向篝火,"有些人终其一生都不敢这么做。"


    晚会结束后,江斯年找到独自在海边散步的许卿皖。月光下的海面泛着银色的波纹,潮声在夜色中显得更加深沉。


    "玩得开心吗?"许卿皖问。


    江斯年耸耸肩:"还行。你呢?和我妈聊了什么?"


    "她说她和我妈妈是大学同学。"许卿皖停下脚步,面向大海,"我从不知道这件事。"


    江斯年沉默了一会儿:"我妈很少提起过去。我想...可能是太痛苦了。"


    许卿皖转头看他:"什么意思?"


    "她大学时最好的朋友在一次登山事故中去世了。"江斯年轻声解释,"从那以后,她几乎不再提起大学时代的事。直到...遇见你妈妈。"


    这个意外的联系让许卿皖心头一震。命运有时就是如此奇妙,将人们以意想不到的方式重新编织在一起。


    "皖皖,"江斯年突然说,"我们来玩个游戏吧。"


    "什么游戏?"


    "一人说一个童年的梦想,不管多傻多幼稚。"江斯年笑着坐在沙滩上,示意她也坐下,"我先来。我五岁时想当海盗,因为觉得眼罩很酷。"


    许卿皖忍不住笑了:"真的?"


    "千真万确。我还用我爸的领带做了一个眼罩,结果被他骂了一顿。"江斯年做了个鬼脸,"该你了。"


    许卿皖思考了一会儿:"我...想当一名探险家,去世界各地拍下没人见过的风景。"她顿了顿,"妈妈给我买了一台玩具相机,我整天在家里''探险'',拍下各种''奇观'',比如厨房的水龙头或者阳台的花盆。"


    江斯年微笑:"所以你从小就是摄影师。"


    "是啊。"许卿皖望向月光下的海面,"后来爸爸——我是说许志刚——把相机摔了,说我整天不务正业。"


    气氛突然变得沉重。江斯年迅速转移话题:"再来一轮!我十岁时想开冰淇淋店,每种口味都自己先尝一遍。"


    许卿皖感激地看了他一眼,接上这个游戏:"我十二岁时想当兽医,因为邻居家的猫生了一窝小猫,我觉得接生很神奇。"


    就这样,他们轮流分享着童年的梦想和回忆,有些滑稽,有些伤感,但都真实而珍贵。篝火的光在远处渐渐微弱,月光却越来越亮,为两人的轮廓镀上一层银边。


    "最后一个。"江斯年躺倒在沙滩上,双手枕在脑后,"现在的梦想是...和喜欢的女孩一起看遍世界的美景。"


    许卿皖的心跳漏了一拍。这是江斯年第一次如此直接地表达感情。她学着他的样子躺下,望着满天繁星:"现在的梦想是...不再害怕失去,勇敢地去爱和被爱。"


    两人沉默了一会儿,只有海浪声在耳边回响。


    "皖皖,"江斯年侧过身,认真地看着她,"大学后,我们...会怎么样?"


    这个直白的问题击中了许卿皖心中那根刺。她盯着星空,不敢看他的眼睛:"我不知道...不同的学校,不同的生活..."


    "但我不想失去你。"江斯年的声音很轻,却字字清晰,"这一年多来,你已经成为我生命中最重要的人。"


    许卿皖转过头,对上他真挚的目光。月光下,他的眼睛像是盛满了星辰,明亮而温柔。她突然明白了自己的恐惧——不是害怕改变,而是害怕再次失去所爱的人。母亲离世的伤痛仍在心底隐隐作痛,让她本能地抗拒新的亲密关系。


    "我也是。"她最终轻声回应,"但距离会不会..."


    "距离只是数字。"江斯年握住她的手,"我们可以约定每周见面,每天通话...如果你愿意的话。"


    许卿皖没有立即回答,而是坐起身,从口袋里摸出一个小贝壳,放在江斯年手心:"在海边捡的,像一颗心。送给你。"


    江斯年小心翼翼地接过贝壳,借着月光仔细观察:"真的...很像。"他抬头看向许卿皖,眼中带着询问,"这是...?"


    "我的答案。"许卿皖微笑,"我愿意尝试。"


    江斯年的笑容在月光下绽放,他珍重地将贝壳放进胸前的口袋:"我会永远保存它。"


    回程的路上,两人十指相扣,谁都没有说话,但心中都明白——这个夏天,这段关系已经悄然改变,向着更深的地方生长。


    大学开学前的日子如流水般飞逝。许卿皖忙着准备摄影器材和入学材料,江斯年则参加了几次新生见面会。他们几乎每天都见面,但默契地不再提起那晚在海边的对话,仿佛那是一个需要小心珍藏的秘密。


    九月初,许卿皖搬进了中央艺术学院的女生宿舍。四人一间,空间不大但采光很好。她的三位室友分别来自不同专业——油画、雕塑和艺术史。初次见面时,许卿皖有些拘谨,只是简短地介绍了自己,然后安静地整理床铺和书桌。


    "你是学摄影的?"艺术史专业的室友林小雨好奇地问,"有作品集吗?"


    许卿皖犹豫了一下,从包里拿出平板电脑,调出自己的作品集。三个女孩围过来,发出赞叹声。


    "天啊,这张太有感觉了!"林小雨指着一张老城区的照片,"光影处理得太棒了!"


    "这张呢?"雕塑专业的女孩指着"伤痕之下"系列中的一张,"构图好特别,有种说不出的力量感。"


    许卿皖简单解释了这组照片背后的故事,室友们听完后陷入短暂的沉默。


    "许卿皖,"油画专业的女孩最终开口,"你的照片...会说话。"


    这个评价让许卿皖心头一暖——正是江斯年曾经对她说过的话。


    安顿好宿舍后,江斯年来接她去吃晚饭。走在校园里,许卿皖注意到不少女生向江斯年投去欣赏的目光,而他浑然不觉,只是专注地听她讲述宿舍和课程安排。


    "明天我陪你去买教材吧?"江斯年提议,"顺便看看你们学校的暗房设施。"


    许卿皖点点头,突然意识到自己还没有问过他的宿舍情况:"你室友怎么样?"


    "还行吧,三个男生,两个学经济,一个学计算机。"江斯年耸耸肩,"昨晚已经有人喝吐在洗手间了。"


    许卿皖做了个鬼脸:"真庆幸我们学校禁酒。"


    他们在一家小餐馆吃了简单的晚餐,然后江斯年送她回宿舍。在校门口分别时,他轻轻抱了她一下:"明天见。"


    这个拥抱短暂而克制,却让许卿皖回到宿舍后仍能感受到那份温暖。她躺在床上,听着室友们聊天,心中涌起一种奇异的感觉——这是她第一次真正离开家,开始完全独立的生活。兴奋中夹杂着一丝不安,但更多的是期待。


    大学生活很快步入正轨。许卿皖的摄影课教授是业内知名的纪实摄影师,第一堂课就布置了作业:"拍摄''边界''——你们理解的任何形式的边界。"


    江斯年也忙于新生适应和辩论队的选拔。他们约定每周三和周六见面,平时则通过短信和简短的电话保持联系。这种适度的距离反而让每次见面都充满期待,像是生活中的小惊喜。


    十月中旬,许卿皖的生日前夕,江斯年发消息说辩论队有紧急训练,不能陪她过生日了。许卿皖虽然有些失落,但表示理解——她知道辩论队对江斯年的重要性。


    生日当天,许卿皖和室友们一起在食堂吃了简单的晚餐。林小雨送了她一套画笔,虽然她不画画,但很感动这份心意。回到宿舍,她发现手机上有几条祝福消息,但没有江斯年的。这很不寻常——他从未忘记过任何重要日子。


    晚上九点,许卿皖正准备洗漱,手机突然响起。是江斯年:"能下来一趟吗?我在你宿舍楼下。"


    许卿皖匆匆套上外套下楼,发现江斯年站在路灯下,手里拿着一个小蛋糕,上面插着一根蜡烛。


    "生日快乐。"他微笑着递过蛋糕,"许个愿吧。"


    许卿皖接过蛋糕,心头涌起一股暖流:"你不是有辩论训练吗?"


    "骗你的。"江斯年调皮地眨眨眼,"跟我来,有个惊喜。"


    他带着许卿皖穿过校园,来到艺术学院的小剧场。推开门,里面一片漆黑。许卿皖刚想问怎么回事,灯光突然亮起,十几个人齐声喊道:"生日快乐!"


    许卿皖惊讶地发现,除了江斯年的三个室友,还有她的三位室友,以及几个她在摄影社认识的同学。小剧场被简单装饰过,挂着彩带和气球,角落里摆着饮料和小点心。


    "这是...?"许卿皖转向江斯年,不知所措。


    "惊喜派对。"江斯年笑着解释,"我知道你不喜欢人多的场合,所以只邀请了你认识的人。"他顿了顿,"希望你不会生气。"


    许卿皖摇摇头,眼眶发热:"怎么会...谢谢你。"


    接下来的两小时轻松愉快。大家吃着点心聊天,有人提议玩些简单的游戏。许卿皖虽然仍有些不习惯成为焦点,但在这些熟悉的面孔中,她逐渐放松下来。


    "许卿皖,"摄影社的学姐走过来,"教授很喜欢你的''边界''作业,说要推荐你参加下个月的青年摄影展。"


    "真的?"许卿皖惊讶地睁大眼睛,"我以为是匿名评选..."


    "本来是,但你的风格太明显了。"学姐笑道,"那种光影处理的方式,一看就是你的作品。"


    派对接近尾声时,江斯年突然拿起一把吉他,坐到舞台中央的椅子上:"接下来这首歌,送给今天的寿星。"


    他轻轻拨动琴弦,开始弹唱一首许卿皖从未听过的歌。简单的旋律,真挚的歌词,讲述着一个男孩如何在天台遇见一个女孩,如何被她的坚强和才华吸引,如何想要一直守护她的故事。


    许卿皖站在人群中,泪水模糊了视线。这首歌是他们的故事,是江斯年用音乐为她拍摄的肖像。当最后一个音符落下,全场响起掌声和口哨声。


    "在一起!在一起!"有人开始起哄。


    江斯年放下吉他,走到许卿皖面前:"许卿皖,从第一次在天台见到你,我就知道你是特别的。"他深吸一口气,"现在,我想正式地问你:你愿意做我的女朋友吗?"


    许卿皖的眼泪终于落下。在这个满是朋友的小剧场里,在十九岁生日的夜晚,她不再感到恐惧或犹豫。她点点头:"我愿意。"


    欢呼声中,江斯年轻轻拥抱了她。那一刻,许卿皖感到一种前所未有的踏实和幸福——就像漂泊的船只终于找到了港湾。


    派对结束后,江斯年送许卿皖回宿舍。十月的夜风带着凉意,但两人都不觉得冷。他们走得很慢,似乎都想延长这段路。


    "那首歌...是你写的?"许卿皖轻声问。


    江斯年点点头:"花了一个月。本来想写得更好些..."


    "已经很完美了。"许卿皖微笑,"我都不知道你会弹吉他。"


    "小时候学过,后来荒废了。"江斯年耸耸肩,"为了这首歌重新捡起来的。"


    他们在宿舍楼下的长椅上坐下,月光透过树叶的缝隙洒在地上,形成斑驳的光影。


    "皖皖,"江斯年转向她,表情认真,"我知道你害怕失去,我也是。"他握住她的手,"但我想告诉你,无论发生什么,我都会在你身边。不是因为你需要保护,而是因为...和你在一起的时候,我才感觉完整。"


    许卿皖凝视着他的眼睛,那里面的真诚和爱意让她不再怀疑。她倾身向前,轻轻吻上他的嘴唇。这个吻短暂而温柔,却胜过千言万语。


    "这是我的答案。"分开后,许卿皖轻声说,"不只是今晚的,是一直以来的。"


    江斯年微笑着将她拉入怀中,两人在月光下静静相拥,听着彼此的心跳声。大学生活才刚刚开始,未来还有无数可能,但此刻,他们知道已经找到了最重要的东西——彼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