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章 模联交锋
作品:《春漾如筝》 南城一中一年一度的模拟联合国校际大会(IMUNC)即将召开,这不仅是各校精英展示风采的舞台,更是MUN社全年最重要的活动。
作为社长,杨筝进入了连轴转的状态。
策划议题、分配国家席位、培训新社员、协调会议流程……
云漾作为新晋社员,被分配到的角色是“德国代表”。
他投入得很快,不仅迅速消化了分配到的议题文件——聚焦于“全球公共卫生危机下的疫苗公平分配与国际合作”,还主动查阅了大量相关资料,包括世卫组织报告、主要疫苗生产国的产能数据以及发展中国家面临的物流和资金困境。
他的笔记本上密密麻麻记满了要点和分析。
会议筹备的最后一次培训在综合楼大会议室进行。
杨筝作为秘书长,站在台上讲解最终会议流程和议事规则要点。她穿着合身的深蓝色西装套裙,MUN社的“战袍”,头发利落地束起,目光扫过台下济济一堂的代表们,沉稳而富有感染力。
“……因此,在‘有主持核心磋商’环节,主席团将严格控制发言时间,请各位代表务必提炼核心观点,避免冗长陈述。我们的目标,是推动实质性对话,寻求可行的合作方案,而非无意义的辩论。”
杨筝的声音清晰有力,回荡在安静的会议室里。
她的姿态自信,逻辑缜密,展现出出色的组织协调能力和对复杂议题的全局把控力。
云漾坐在台下前排,和其他社员一样认真听着。
他的目光大多数时候都落在杨筝身上,带着毫不掩饰的欣赏。
当杨筝提到疫苗分配中“最脆弱人群”,如战乱地区难民、偏远地区原住民面临的特殊困境时,云漾微微颔首,在笔记本上快速补充了几笔,显然对这个切入点深有共鸣。
培训结束后是自由讨论时间。
各“国家代表”开始寻找盟友,试探立场。
云漾很快被几个高二的社员围住,讨论德国的立场和技术解决方案。
他条理清晰地阐述观点,引用数据支撑,展现出强大的信息整合能力和逻辑分析能力。
他提出可以利用区块链技术提升疫苗供应链透明度,优化分配效率。
这个颇具技术前瞻性的想法立刻引起了热烈讨论。
“但是,云漾,”一个扮演“南非代表”的男生提出质疑,“技术方案固然重要,但很多最不发达国家的基础设施和网络覆盖根本达不到要求。如何确保技术不会成为新的壁垒,反而加剧不平等?”
这个问题尖锐地指向了技术方案在现实世界落地执行时可能面临的人道主义困境。
云漾没有立刻反驳,而是认真地思考了一下。
这时,杨筝的声音从旁边传来,她刚结束与另一位“代表”的谈话,自然地加入了讨论圈。
“南非代表的担忧非常现实。”杨
筝首先肯定了对方的问题核心,然后看向云漾,眼神是交流而非质疑,“德国的技术方案具有创新性。或许我们可以考虑分阶段实施?比如,在基础设施完善的地区先行试点,同时设立专项基金和技术援助项目,帮助条件不足的国家提升基础能力。技术是工具,最终目标应该是惠及所有人。”
她的提议巧妙地弥合了效率追求与公平保障之间的张力,将技术手段导向了更具包容性的目标。
云漾眼睛一亮,立刻点头:“这个补充很关键。技术援助和资金支持必须同步跟进,否则再好的技术也只是空中楼阁。”
他看向杨筝,眼神里有种找到同道中人的默契和赞许。两人在观点上的互补与碰撞,让讨论的氛围更加务实和富有建设性。
“还有一点,”杨筝补充道,目光扫过围拢的社员,“除了硬件设施,语言和文化障碍也是实际分配中的重要阻力。在疫苗信息传递和接种动员中,需要充分考虑当地语言和社区信任网络的作用。”
她再次将讨论引向了容易被忽略的人文层面——沟通、信任、文化适配性。
云漾若有所思:“确实。这涉及到有效的本地化沟通策略。或许我们的合作提案里,应该包含多语言信息支持和社区领袖参与的条款?”
他对杨筝提出的人文因素迅速做出了反馈,并尝试将其纳入解决方案的框架。
就在讨论渐入佳境时,会议室的门被轻轻推开。
一个高挑的身影出现在门口,吸引了部分人的目光。
林子绪穿着一身剪裁考究、并非校服的米白色羊绒裙,长发微卷,妆容精致得恰到好处。
她手里拿着一个印着某知名艺术画廊logo的纸袋,目光在室内逡巡,很快锁定了云漾的位置,脸上露出得体的微笑。
“抱歉打扰了,”林子绪声音轻柔,带着一种训练有素的优雅,径直走向云漾,“小漾,我妈妈刚从巴黎回来,带了些Ladurée的马卡龙,我记得你以前挺喜欢的,顺路给你送点过来。”
她将精致的纸袋递给云漾,动作自然,仿佛只是做了一件再平常不过的小事。
她的目光在杨筝身上短暂停留了一瞬,带着一种礼貌的、却不容忽视的审视,像是在评估一件物品的价值。
这种自然而然流露出的“我们是一个圈子”的姿态,以及那份精致礼物所代表的某种身份符号,与会议室里穿着统一西装、热烈讨论着全球议题的氛围,形成了一种微妙的对比。
云漾接过纸袋,礼貌地道谢:“谢谢林姨,也替我谢谢林姨。”
但他的语气带着明显的疏离,并没有林子绪预期中的热络。
他将纸袋随手放在旁边的空椅子上,注意力显然还在刚才的议题讨论上。“我们在讨论IMUNC的议题,你找我有急事吗?”
林子绪脸上的笑容淡了一分,她看了一眼杨筝和其他社员,很快调整好表情:“没什么急事,就是送点东西。你们忙吧,不打扰了。”
她得体地告辞,转身离开,高跟鞋敲击地面的声音在短暂的寂静中格外清晰。
在这个小插曲后,几个社员交换了眼神。
林子绪那种优越感和对云漾的亲昵态度,无形中透露出一种信息:她和云漾属于另一个世界,一个与这里讨论的“全球疫苗公平”似乎有些距离的世界。
杨筝的表情没有任何变化。
她甚至没有多看那个精致的马卡龙纸袋一眼,仿佛刚才只是一个无关紧要的过场。
她只是平静地转向云漾和其他人,语气如常:“我们继续?关于本地化沟通和社区参与的具体条款,我觉得还需要细化……”
她将注意力完全拉回到当下正在进行的、她认为重要的事情上。
云漾看着杨筝迅速将议题拉回正轨的侧脸,看着她眼神里那份不为外界所动的专注和坚定,笑了笑,他不再理会椅子上的纸袋,重新投入到讨论中,思路比刚才更加清晰。
窗外的天色渐暗,会议室的灯光显得格外明亮。关于疫苗公平分配的讨论在务实和创新的氛围中继续深入。
杨筝与云漾,一个着眼于宏观协调与人文落地,一个擅长逻辑推演与技术路径,他们的观点在碰撞中相互启发,逐渐勾勒出一份更具包容性和可行性的合作草案雏形。
林子绪的突然到来的插曲,早已在专注的议题讨论中消散无踪。
这里,是属于思想、责任和解决方案的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