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章 竞赛风云

作品:《春漾如筝

    云漾加入MUN社的涟漪尚未平息,南城一中学校一年一度的学科竞赛选拔季又拉开了帷幕。


    空气里弥漫着无形的硝烟,自习室和图书馆的座位变得格外紧俏。


    杨筝作为高三(3)班的班长,除了应对自己繁重的课业,还要协助班主任处理竞赛报名的组织工作。


    课间,她抱着一沓报名表穿梭在教室,耐心解答同学们关于选拔流程和考试范围的疑问。


    阳光透过窗户洒在她身上,她神色从容,语速清晰,带着一种能安抚人心的力量。


    “班长,物理竞赛班的选拔范围是不是超纲很多啊?”一个戴着厚厚眼镜的男生担忧地问。


    杨筝停下脚步,翻开手里的资料册,指着一行字:“选拔题确实会涉及部分大学先修内容,但核心还是高中知识的深化和综合应用。


    学校图书馆新进了一批竞赛参考书,下午我去帮你找找那本《难题精析》?”


    男生感激地点点头。杨筝处理这些事务性工作的耐心和细致,正是她身上那份关怀的体现——理解他人的焦虑,并尽力提供切实的帮助。


    就在她低头整理表格时,一个熟悉的身影出现在教室门口。


    云漾站在那儿,身姿挺拔,手里也拿着一张报名表。


    “班长,”他声音清朗,目光落在杨筝身上,“高二(7)班云漾,报名物理竞赛班选拔。”


    杨筝抬起头,对上他的视线,心跳莫名快了一拍。


    她接过他递来的表格,看到在“报名学科”那一栏,他清晰地勾选了“物理”。


    “欢迎报名,”杨筝公事公办地微笑,但眼底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欣赏,“选拔考试下周五下午阶梯教室,别迟到。复习资料可以去图书馆A区3排找。”


    “谢谢班长。”云漾点点头,目光扫过她桌上堆叠的文件,迟疑了一下,“需要帮忙吗?”


    “不用,快弄完了。”杨筝摇摇头,心里却泛起一丝暖意。


    云漾没再坚持,礼貌地转身离开。


    他刚走,杨筝的同桌程澈便从厚厚的《高等有机化学》中抬起头,推了推鼻梁上的金丝眼镜。


    镜片后的目光平静无波,却带着一丝审视的意味,追随着云漾消失在走廊的背影。


    “高二就报物理竞赛?”程澈的声音没什么起伏,像是在陈述一个客观事实,“勇气可嘉。不过选拔题是李教授出的,他向来以‘摧残幼苗’著称。”


    李教授是学校特聘的物理竞赛金牌教练,以题目刁钻、难度极大闻名。


    杨筝整理表格的手顿了顿。她能听出程澈话里那点微妙的、属于顶尖学霸的优越感,以及一丝不易察觉的…不以为然?


    “试试总没错,”杨筝语气平和,听不出情绪,只是客观地陈述,“他看起来不像毫无准备的人。”


    她并没有刻意维护云漾,只是陈述自己的观察,这份基于事实的回应本身——不因程澈是学神就盲目认同他的判断,也不因对云漾有好感就盲目偏袒。


    程澈看了杨筝一眼,没再说什么,重新埋首于他的化学世界。


    但那句“勇气可嘉”的评价,在杨筝心里留下了一点微澜。


    她想起那本厚重的物理竞赛习题册,想起云漾说“想试试看”时平静眼神下的认真。


    选拔考试那天下午,阶梯教室气氛凝重。试卷发下来,只听到一片倒吸冷气和笔尖划过纸张的沙沙声。


    杨筝作为高三年级的学生干部,负责在考场外巡考。


    她路过物理考场时,忍不住透过门上的小窗向里望去。


    云漾坐在靠窗的位置,微微低着头,额前的碎发垂落,遮住了部分眉眼。


    午后的阳光斜斜地打在他身上,勾勒出专注的侧影。


    他握着笔的手指修长稳定,在草稿纸上快速演算着,神情是前所未有的肃穆和沉浸。


    周围有些考生已经抓耳挠腮,面露苦色,而他仿佛置身于一个独立而安静的空间,与那些令人望而生畏的公式和模型进行着无声的对话。


    实验室窗外精密仪器的冷光仿佛透过时空映照在他身上,那是属于科技理性世界的光芒


    杨筝静静看了一会儿,没有打扰,悄然走开。


    家庭温润的底蕴滋养了他,而梦想的理性则构成了他追求的方向。


    ……


    考试结束后不久,成绩公示贴在了一楼公告栏。物理竞赛选拔名单上,云漾的名字赫然在列,而且排名相当靠前。


    这个结果在高二年级引起了不小的震动,一个刚转学不久的新生,竟能在一众理科尖子中脱颖而出。


    午饭时,闻理兴奋地拉着杨筝挤到公告栏前。


    “快看快看!你家云漾弟弟上榜了!排名第七!高二就进前十,厉害啊!”闻理指着名单,声音不小,引来周围一些同学的侧目。


    杨筝脸上微热,轻轻拍了她一下:“别瞎说,什么我家的。”


    她看着名单上“云漾”两个字,心底却由衷地为他高兴。


    这份成绩,是他用实力证明了自己,也无声地回应了程澈那句“勇气可嘉”。


    “不过,”闻理凑近杨筝,压低声音,带着点促狭,“我听说程大学神看到排名后,在化学实验室多待了半个小时才出来哦。”


    言下之意,不言而喻。


    杨筝无奈地摇摇头,拉着闻理离开人群。


    程澈的反应在她意料之中。


    这位常年稳坐年级第一宝座的学神,有着极强的胜负欲和对自身领域的绝对掌控感。


    云漾在物理上的强势表现,无疑打破了原有的格局,也必然会引起程澈的注意。


    甚至可能是……较劲的开始。


    几天后,一个偶然的机会,杨筝需要去物理实验室送一份学生会通知。她敲了敲门,得到允许后推门进去。


    下午的活动课时间,竞赛班的学生正在李教授的指导下进行实验操作。


    实验室里弥漫着淡淡的金属和化学试剂的味道,各种精密的仪器闪烁着指示灯。


    杨筝一眼就看到了窗边的云漾。


    他穿着白大褂(学校要求),正微微弯着腰,透过一台示波器的屏幕,专注地观察着屏幕上跳动的波形。


    他的侧脸在仪器屏幕幽幽的蓝光映照下,显得轮廓分明,神情是沉浸其中的严肃和思索。


    他偶尔快速地在旁边的笔记本上记录下数据,手指干净利落。


    李教授正在指导另一个学生,看到杨筝,点了点头示意她稍等。


    杨筝安静地站在门边,目光却不由自主地落在云漾身上。


    他调试仪器时那种一丝不苟的严谨,分析数据时那种沉静的专注,以及偶尔与李教授低声交流时表现出的清晰逻辑和求知欲,都让她看到了一个与平时温和腼腆不同的云漾——


    一个作为科学探索者的云漾。


    就在这时,云漾似乎解决了某个难题,眉头舒展开来,嘴角勾起一个极淡的、属于胜利者的微笑。


    他下意识地抬起头,目光恰好与门边的杨筝相遇。那专注肃穆的神情瞬间融化,被一种纯粹的、带着点惊喜的暖意取代。


    他朝她轻轻点了点头,无声地用口型说了句“等我一下”。


    杨筝也回以微笑。


    隔着实验室里精密的仪器和淡淡的试剂气味,他们的目光在实验室里无声交汇。


    云漾很快结束了手头的步骤,跟李教授打了个招呼,脱下白大褂朝杨筝走来。


    “有事找我?”他问,身上还带着实验室里那种清冽的、混合着金属和电子元件的气息。


    “嗯,学生会的通知。”杨筝把文件递给他,目光扫过他因为专注思考而微微凌乱的额发,“看你刚才很投入。”


    “嗯,一个关于电磁感应的设计实验,卡了一会儿。”云漾接过文件,语气轻松了些,带着点解决难题后的愉悦,“不过现在思路通了。”


    两人一起走出实验室大楼。初春的风带着暖意,吹散了身上沾染的实验室气息。


    “对了,”云漾像是想起什么,从书包里拿出手机,“我妈刚发消息,说周末有空的话,想请你去家里吃顿便饭,当面感谢你之前帮忙。她说尝试做了你上次提到的南城特色荷花酥。”


    他点开手机,屏幕上是一**纾发来的照片,精致的荷花酥栩栩如生。


    杨筝有些意外,随即欣然应允:“好啊,替我谢谢阿姨,荷花酥做得真漂亮。”


    她心里想的却是,这或许又是一个机会,去感受那个孕育了云漾家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