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博物馆奇遇

作品:《春漾如筝

    凌晨一点十七分,闻理的手机屏幕在黑暗中泛着冷光,照映着她因兴奋而睁大的眼睛。


    她的拇指快速滑动,贪婪地吞噬着屏幕上那些令她心跳加速的文字——霸道总裁正将女主角按在落地窗前,在她耳边低语:


    "女人,你逃不掉了"。


    "叮——"突如其来的来电提示吓得她差点把手机扔出去。


    "杨筝?"闻理看了眼来电显示,皱眉接通,"你知道现在几点吗?


    "理理!"电话那头传来杨筝异常清亮的声音,像是憋了一肚子话终于找到出口,"我今天遇到一个人!"


    闻理把手机夹在耳朵和肩膀之间,顺手抓起床头的水杯喝了一口:"谁啊?让你大半夜打电话"


    "是……一个很特别的男生。"


    闻理猛地坐直身体,连水洒在睡衣上都顾不上:"等等,你说什么?特别?有多特别?"


    电话那头传来杨筝深吸一口气的声音,闻理几乎能想象她此刻正盘腿坐在床上,眼睛闪闪发亮的样子。


    "昨天下午,我去博物馆看那个新开的艺术展……"


    ……


    二月三日下午三点二十分,南城市博物馆地下停车场。


    南城博物馆的玻璃穹顶将二月阳光过滤成苍白的颜色,杨筝把脸埋进驼色围巾里,呵出的白气在冷空气中转瞬即逝。


    她刚看完特展《丝路遗珍》,此刻正站在停车场边缘跺着脚等父母来接。


    "同学,能借一下手机吗?"


    声音从侧面传来,清朗得像初春融化的溪水。


    杨筝转头时,一片雪花恰巧落在她睫毛上。


    透过模糊的视线,她看见一个穿藏青色呢子大衣的男生,他鼻尖冻得发红,右手无意识地摩挲着左腕上的表带。


    "我手机没电了。"他补充道,眼神诚恳得让人想起林间小鹿。


    杨筝注意到他大衣下露出校服领子——南城一中的深蓝色条纹,和她同校。


    博物馆停车场空旷得能听见风声。


    杨筝从羽绒服口袋掏出手机,解锁时瞥见锁屏上的时间:16:23,父母应该快到了。"给你。"她把手机递过去,"开扬声器吧,这样方便。"


    "谢谢。"男生接过手机时指尖冰凉,却在触碰瞬间传递出某种令人安心的温度。他熟练地按下一串国际长途号码,等待接通的间隙自我介绍:"我叫云漾,云朵的云,荡漾的漾。"


    "杨筝。"她简短地回答,看着雪花在他肩头积了薄薄一层。


    电话接通后,云漾用流利的英语与对方交谈,杨筝听出是在说方位问题。


    他挂断后有些窘迫:"我爸妈在博物馆西侧出口迷路了,他们以为我在停车场等……"


    "西侧出口?"杨筝挑眉,"那里在施工,得绕到后面去。"她望着渐暗的天色和越下越大的雪,突然做了决定:"我带你过去吧,正好等我爸妈。"


    云漾眼睛亮起来的样子让杨筝想起她养过的那只金毛犬。


    他们穿过停车场时,他始终保持着恰到好处的半臂距离,既不会太近令人不适,又不会远到显得生疏。


    博物馆后门的施工围挡上喷着斑驳的涂鸦,杨筝熟门熟路地拐进一条小巷。


    "你对这里很熟?"云漾问。他的声音混着雪落的声音,莫名让人想起老旧唱片的质感。


    "本地人。"杨筝踢开挡路的碎砖,她顿了顿,"你呢?来旅游?"


    "算是吧。"云漾的大衣下摆扫过潮湿的墙角,"我们刚回国,爸妈说要先适应时差再回京华。"他忽然停下脚步,"等等,你是南城一中的?高三?"


    杨筝惊讶地点头,云漾笑起来时眼角有细小的纹路:"我下周一转学过去,读高二。"


    这个巧合让两人之间的气氛突然变得微妙。


    转过最后一个弯时,杨筝看见一对中年夫妇站在施工围栏外焦急张望。


    女人穿着剪裁精良的羊绒外套,男人手里拿着博物馆导览图,他们看见云漾时明显松了口气。


    "这就是我爸妈。"云漾小声说,快步走上前去。杨筝听见他用中文解释情况,女人立刻朝她走来。


    "真是太感谢你了。"她握住杨筝的手,无名指上的玉戒指触感温润,"我是林纾,这是云明。"她转向丈夫,"这就是帮小漾的那个姑娘。"


    云明摘下眼镜擦了擦:"我们刚才在青铜器展区遇到老同学,聊着聊着就走散了。"


    他的普通话带着某种杨筝熟悉的韵律,直到他递来名片,她才恍然大悟——云明和林纾,国际知名翻译官夫妇,去年还来学校做过讲座。


    "杨筝?"云漾母亲突然说,"你是不是去年英语演讲比赛的特等奖?我记得评委提到过你的名字。"


    雪下得更密了。杨筝感到脸颊发热,不知是因为寒冷还是突如其来的 recognition。


    她正要回答,手机铃声突兀地响起——是父亲来电,他们临时有应酬不能来了。


    "杨同学,"云母似乎察觉到了什么,便说,"我们要去城南的湖景餐厅吃饭,你愿意一起来吗?就当感谢你今天帮忙。"


    杨筝愣住了,下意识看向云漾。男生看似平静,但耳尖已经微微发红。


    "我……我得先问问我父母。"杨筝说。


    "当然。"云母笑盈盈地看着杨筝。


    ……


    "然后呢?然后呢?"闻理在电话那头急切地问,"你答应他们的邀约了吗?"


    杨筝的声音带着笑意:"我妈一听是翻译老师家邀请的,立刻就同意了。她说让我''多向优秀的人学习''。"


    ……


    杨筝注意到餐桌中央摆着南城特色的荷花酥,造型正是昨天博物馆展出的清代瓷器图案。


    她自然地接过茶壶给每人斟茶:"叔叔阿姨尝尝我们本地的云雾茶,茶树长在博物馆后山的悬崖上,每年只产二十斤。"


    "你懂得真多。"云母惊讶地接过茶盏。


    "我爸爸是茶痴。"杨筝微笑,"他总说科技越发达,越要留住这些传统……"


    话未说完,包厢门突然被推开。三个穿南城一中校服的女生愣在门口,中间扎马尾的女生瞪大眼睛:"杨学姐?真的是你!"


    "林小雨?"杨筝起身招呼,"你们也来吃饭?"


    "生物社聚餐……"马尾女生偷瞄了眼云漾,压低声音,"学姐,这是……"


    杨筝尴尬地耸耸肩,莫名有种被抓包的感觉:"朋友"


    林小雨似乎还想问什么,但她突然噤声,因为云父云母正饶有兴趣地望着她们。


    "叔叔阿姨好!"三个女生齐刷刷鞠躬,逃也似地退出去,还能听到隐约的"真的好帅""果然是学姐"之类的惊呼。


    云母忍俊不禁:"杨筝在学校很受欢迎啊。"


    "她们是生物社的学妹。"杨筝重新落座,耳根微微发热,"我上周刚帮她们修改过国际青少年科技竞赛的英文申报书。"


    服务生开始上菜,云漾突然起身转了下转盘,将一道蟹粉狮子头停在杨筝面前:"这个好吃"


    这个细节让云母和丈夫交换了个眼神。杨筝道谢时,发现云漾左手无名指上有一道浅浅的疤痕。


    "你手上……"她下意识问道。


    云漾蜷了下手指:"十二岁在巴黎,试图给流浪猫做项圈时被划伤的。"


    "他从小就这样。"云母无奈摇头,"看见受伤的小动物就走不动路。"


    "但很浪漫不是吗?"杨筝切开狮子头,金黄蟹粉缓缓流出,"像《小王子》里的情节。"


    云父突然放下筷子:"杨同学喜欢圣埃克苏佩里?"


    "更偏爱他《夜航》里的描写。"杨筝不假思索地回答,"特别是''星辰就像钉在黑色穹顶的银钉''那个比喻……"


    餐桌上气氛骤然热烈起来。


    云父谈起《小王子》里的翻译要领,杨筝则分享了自己在文学社做的中西比喻修辞对比研究。


    云漾大多时候安静聆听,只是每当杨筝茶杯见底时,总会适时续上热水。


    饭后告别时,云漾突然追上来:"能加个微信吗?"他的睫毛上沾着雪花,"关于转学的事……可能有些问题想请教。"


    杨筝扫了他的二维码,备注栏里她输入"博物馆男孩",又觉得太幼稚,删掉改成"云漾-高二"。


    回到家后,她收到第一条消息:


    (今天谢谢你,开学见)


    配图是博物馆门口拍的雪景,角落里隐约可见她的背影。


    在给闻理讲完这一切时,杨筝正对着云漾的朋友圈发呆。


    他的动态很少,最新一条是半年前在巴黎奥赛博物馆门前的合影,配文"又一次搬家"。


    "杨小筝!"闻理的声音穿透耳机,"你知道现在几点吗?这不就是霸总小说的第一章吗?''回国''!而且他还比你小!年下啊!"


    "你小点声!"杨筝压低声音,"什么霸总小说,人家就是普通同学……"


    "普通同学会让你大半夜兴奋得睡不着打电话给我?"闻理敏锐地指出,"你描述他眼睛的时候,用了至少三个形容词。"


    杨筝沉默了半晌,才轻声说:"他确实……不太一样。"


    电话挂断前,闻理笑了笑,说:"看来这个学期,要有故事发生了。"


    杨筝翻了个身,羽绒被发出窸窣声响。


    窗外,南城最后的冬雪静静覆盖着城市的轮廓,而某种比春汛更汹涌的情绪,正在她十七岁的血管里悄悄涨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