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章 后山茅屋

作品:《重生之一路顺遂

    屋子久不住人,院子里的杂草都有一人高了,俩人利索的收拾出来一条小道,也将屋外一圈的杂草都拔了。


    这茅屋虽破,以前也是住过人的,姜宁从屋后的池子里打了两桶水,将厨屋里的一口大锅和水缸都刷洗干净。


    齐氏去茅屋后边的酸枣树上摘了一把果子。


    俩人凑合着蒸了些酸枣山芋头。


    姜宁兑了盆温水,“娘,明日再收拾吧,您泡个脚,咱早点睡?”


    已经入了秋,山里夜间还很冷,茅屋里又潮,引来许多虫蚁。


    齐氏这会儿正拿了草木灰洒在屋里,热烫的未燃烧尽的木块,落在地上,不仅能驱赶蚊虫,也能祛湿气。


    俩人收拾了半夜,她也确实累了,点点头,坐在门槛上,脱了鞋袜。


    姜宁借着月光,看到齐氏脚上冒了几个水泡。


    只是她仅仅是小心翼翼的搓洗干净了脚上的泥土,并未多做处理。


    甚至都没有擦干脚上的水珠,就合衣躺了下去。


    这水泡一定要扎破,挤出里头的脓水,才好得快。


    姜宁起身,从在陆景深衣袖里拿出他那把尖刀。


    蹲在齐氏脚边,“娘,这水泡得处理了,要不您明天下不了地了!”


    齐氏蜷了蜷腿,摆摆手,示意姜宁放回去,她不愿意用儿子那把精致的尖刀,和花了大钱买回来的金疮药。


    “您要是倒下了,我和深哥以后可怎么办啊,您就让我给您挑了吧。”


    “不过几个泡,咋就要死要活了,不碍事的,明天就好了。”


    姜宁拗不过她,而且这黑灯瞎火的,不去院子里,她也看不见。


    ……


    茅屋年久失修,屋顶一层薄薄的茅草半挂在房顶,透过缝隙还能看见满天繁星。


    陆景深虽然瘦,但他很高,十五岁的少年郎,再瘦也有百来十斤。


    齐氏就这么背着他,没怨过任何人,没喊过一句累。


    一如那时,她也是这么背了自己的尸骨,走了不知多远的路。


    姜宁对上辈子的记忆,最深的就是跟着齐氏走在路上,她没有感觉,只能被动的跟着尸骨前行。


    一人一鬼,一路无言。


    她很少歇息,即使夜间也在赶路。


    那时她的脚上是不是也像今天一样,布满了密密麻麻的水泡。


    破了再磨上一层,直到麻木了,感觉不到疼了?


    她是怀揣着怎样的心思去替一个无缘无故的女人收尸的。


    而且她一个乡下妇人,如何知道永安县富户家里将一个做妾的女子抛尸在了何处。


    床上的陆六郎似乎疼得厉害了,一直在颤抖,齐氏睡的沉,并没有听见临时搭上的床板吱吱嘎嘎的声音。


    姜宁起身,从厨屋里端了一碗热水,并捣碎进去一个山芋头。


    睡了这几日,也快醒了吧。


    陆六郎一双瘦削苍白的手紧紧抠在床沿,姜宁已经能看见上头深深划过的几道指印。


    姜宁上辈子摔伤过手腕,那时还有上好的止痛药膏,夜间也免不了被疼醒。


    何况陆景深这般剜过肉,断过骨,她可以想像这疼痛该有多么锥心刺骨,难以忍受。


    扶他起来,姜宁用勺子先舀了半勺水,准备先让他润润唇。


    没想到男人这时突然清醒了,伸手抓了姜宁的手腕。


    “你是谁?”


    声音嘶哑,声线低沉。听在耳中,不像十五岁的少年,还莫名有些熟悉。


    “我叫姜宁。娘说,让我叫你哥。”


    陆景深疑惑,他最近昏昏沉沉的,隐约仿似听到过娘和他说,要替他娶个媳妇。


    只是,怎么是她?


    “喏,你醒了,就把这个吃了吧!”


    陆景深在姜宁的搀扶下,坐了起来,依靠在床边的墙上,见齐氏躺在不远处的地上。


    这里并不是他熟悉的陆家。


    “怎么到这里来了?”


    姜宁撇了撇嘴,齐氏不肯说,但她猜的出来是陆家那两个伯父,逼迫着要赶齐氏出门。


    但陆景深断了条腿,病怏怏的躺在床上,以免他知道了,反而惹得齐氏担心,摇了摇头。


    觉得他可能看不见,“家里分了家,娘说,咱们以后就住这里了。”


    陆景深没再说什么,端过碗,就慢慢吃了起来。


    姜宁替他重新上了一回药,伤口正在愈合,免不了要再疼上一段时间的。


    这里潮气重,蚊虫也多,还是替他绑了起来。


    他吃完就强撑着要下来,换齐氏上床去睡。


    “你身上有伤,就睡这吧,我和娘一起睡,地上铺了棉衣,还有一层茅草,不冷!”


    其实她怕齐氏湿气入体,茅草底下还仔细铺了一层没有火星的草木灰。


    俩人团着睡在墙角,四周的风也吹不过来。


    姜宁觉得比在陆家温暖舒心多了。


    陆景深依旧挣扎着要下来,仿似睡在床上多大的罪恶一样。


    再闹下去,天都要亮了,姜宁用了劲儿,一把将陆景深推到了床上,小声恶狠狠的道,“好好睡觉!”


    ……


    一夜无梦,林间的鸟儿叽叽喳喳叫个不停,姜宁醒来的时候,太阳投过东边的窗台,照进屋子空地上。


    她看见就在空地上盘旋着一条翠绿的拇指粗的大蛇。


    吐着芯子,慢悠悠的朝姜宁这边前行。


    “啊,……”


    “别动!”


    姜宁已经起身往陆景深那边跑了,她腿脚灵活,几步就要跨到床上了。


    只是那青蛇更加灵活,一口咬在了姜宁的腿上。


    ……


    “不是让你别动吗?”


    你面前有一条虎视眈眈的蛇,随时准备张口咬你,你能不怕吗?


    “没毒吧?”


    伤在后腿上,姜宁看不到,不是很疼,应该就只是常见的菜花蛇。


    “恩,以后小心点!”陆景深替她将裤腿拉下来。


    “你怎么不早提醒我?”


    其实这种蛇,乡下很常见,一般不会主动攻击人。


    “娘应该在锅里留了早饭,你去端来吃了吧!”


    “她去哪了?”


    “不知道。”


    其实陆景深也是刚醒,地上只有姜宁一个人还在睡着,齐氏并不在家。


    姜宁懊恼自己睡的太死了,齐氏身上如今只有一百三十文钱,肯定是去买粮食了,她脚上的水泡还没好,这一来一回肯定又得磨上一层。


    说是早饭,其实是煮的野菜,昨天只是运气好,才挖到两个山芋头。


    野菜里连盐都没有,又苦又涩,不是为了活命都咽不下去。


    倒是陆景深吃得津津有味,不知道的还以为他吃的是山珍海味呢。


    姜宁心不在焉的吃了两口,想着怎么也得去接应接应她。


    “你知道卖粮食的地方怎么走吗?我去接一下娘。”


    陆景深盯着她,没出声。


    姜宁也是糊涂了,只有县里才有粮店,乡下哪有卖粮食的,各家自己都不够吃呢。


    可若没有粮食,他们三个就得全都饿死在这儿。


    姜宁料定齐氏是去筹措粮食了。


    只是她也不知道她会去哪,只能往陆家看看了。


    “娘说这里会有野兽出没,我给你把门关上,你就待在屋里别出去!”


    说完,姜宁拿了墙角立着的一根粗树枝,就关门出去了。


    徒留身后男子不解的看着她的背影。


    她要一个人下山?刚不是还怕蛇吗?


    ……


    陆家村背靠一大片荒山,村民有时会上山砍柴,打些野味,扛到镇子上叫卖,也有不怕路远的,挑到县里卖。


    但其实这些都赚不了几个钱,也就是农闲的时候,多个赚钱的门路。


    陆家村人上山,大都从村口的小路进去,而且为防村里幼童跑进去迷路或者被野兽伤害,沿路都有标记。


    如今姜宁走的这条小道,崎岖陡峭,路边长满了野草荆棘,应是废弃了很久。


    也不知齐氏一个柔弱妇人,怎么会知道这条路和山上那间茅屋。


    不过一晚上,陆家已经开始重新修葺房屋了。


    姜宁见原先齐氏和陆景深住的西屋,陆家几个成年的小辈,光着上身,正进进出出的搬东西。


    那片郁郁葱葱的伤力草也已经被人拔了,扔在门口。


    齐氏并不在里面。


    姜宁捆了门口的草,背在身上,从陆家门口走过。


    上辈子逼死姜妍的凶手,她不会放过他们!


    姜宁先找到了去小河村接她的陈氏家里,得知齐氏并未来过。


    只是与齐氏交好的妇人,心眼儿也极好,塞给了姜宁一篮子蔬菜,虽说都是自家种的,不值钱,可这会儿却正是需要的时候,姜宁也没推辞,道了谢,接了过来。


    姜宁又在陆家村另外几家平日与齐氏走的近的妇人家里瞧了瞧,都没见齐氏身影,只好等在上山的小道上。


    午饭还没着落,按理说,齐氏一定会赶在晌午回去。


    可姜宁在路口等到了太阳西斜,也没看到齐氏。


    估计俩人走岔了,姜宁准备返回去。


    刚走了两步,听到身后有人叫她,居然是齐氏,只是她发髻凌乱,身上一件灰布短襟上全是苎麻碎屑。


    “娘,您去哪了?”


    齐氏将身上背着的半袋子小米递给姜宁。


    “替人搓了会儿麻,”又指了指篮筐里的碎布,“那户人家心善,还给了些布头。”


    “小米也是您从他家买的?”


    齐氏笑着点了点头,“虽然咱从陆家出来了,但娘也能让你俩好好过去这个冬天!”


    虽然村头那五亩地地契在齐氏手里,但秋收前是不可能给齐氏了。


    这也就意味着,他们直到明年夏收,一直都不可能再有粮食了,春夏到都好过,地里野菜多,随便挖点就能裹腹。


    最难熬的就是冬天,没钱没粮,他们只能等死。


    姜宁握了握齐氏的手臂,她这是刚去,才觉得这么干一天不碍事。


    小陆子委屈的朝作者君抱怨,“她居然推我,推我,我......”


    作者君:你倒是想推她。


    作者有话说


    显示所有文的作话


    第13章 后山茅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