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八章 农忙时节

作品:《拐个神君去种田

    夏季天气炎热,不过看到田间麦子颗颗饱满,稻子也开始饱米,玉米穗羞答答地搁在玉米棒子上,大家倒也觉得心情舒畅。


    在修房建屋的间歇,还有一件要事要做。


    自打粮食都长成,山间的小鸟们,猴子们开始伺机而动了。


    最开始发现猴子下来来掰包谷,还是石尧。


    石尧有个怪癖,喜欢在田间撒尿。


    一日正撒得畅快,听见田间玉米地间发出窸窸窣窣的声音。


    放缓脚步朝着声音走过去,结果来了个四目相对,一只母猴儿睁着圆滚滚滴溜溜的眼睛盯着石尧。


    母猴儿身后还跟了一群小猴儿。


    石尧愣了半晌才扯起嗓子喊,“猴儿来了,猴儿来了!”,边喊边提裤子。


    “石娃儿,你喊什么呢?”,熊三正在提瓦片,就见石尧风风火火往大院跑。


    石娃儿心有余悸,毕竟那猴儿也忒大了,不过有些不乐意,“熊爷爷,我叫石尧!”


    熊三笑道,“知道了,知道了,你喊啥,什么猴儿?”


    石尧指着田里,“熊爷爷,猴儿来掰包谷了!”


    很快,一窝蜂的人挤进田间,果然包谷已经被猴儿掰了几十个了。


    被祸害得最惨的莫过于雪枝家,雪儿奶心在滴血。


    为了防止猴子再次下山掰包谷,这群小孩儿便有了任务。


    每日村口四个,村尾四个,两面锣鼓被用了起来,只要猴儿来了,就敲锣。


    果不其然,猴子们试了几次,都被锣声吓到了,渐渐地也都露了怯,不敢来了。


    只是吧,鸟儿就没有那么容易赶了。


    鸟儿可以飞,啄了谷子就往天上飞,抓也抓不到,着实让人头疼。


    老人们便用老办法,做稻草人。


    只是稻草是没有,山上茅草也差不多,在几个老人的手艺下,几个稻草人栩栩如生,插在田间。


    别说也奇怪,鸟儿果然少了许多,当然也不能完全防得住,还是有胆大的鸟儿往田间飞。


    最后大家也都放弃了,“得了得了,鸟儿们也不容易,好不容易遇见田里种了谷子的,就让它们也吃点儿吧。”


    雪儿爷这么说,惹得大伙儿哈哈大笑。


    最开始收成的是土豆。


    只是种土豆的只有最先搬来的七家,虽然种子下得不多,却让大家很意外。


    土豆实在是太高产了。


    七十几斤土豆种下去,竟然足足挖了三千多斤新土豆!


    熊三一辈子也没有见到这么高产的谷物,简直瞠目结舌。


    所有人都惊呆了,这么多土豆,他们如何吃得完。


    孙芬狂喜,“哈哈哈,咱们都成暴发户了。”


    此言一出,又是引得大伙儿狂笑。


    不过心中的激动之情是真的。


    一般的土豆亩产在三千到五千斤,高产的可以达到八千斤。


    七十几斤土豆,土豆是切块种,一斤土豆可以切十几块,所以一斤产量五十斤左右也算是好收成了。


    这也得益于李家村去年洪水带来的肥沃土壤。


    只是这么多土豆,存储却是个大问题,土豆放在阳光下会变绿,变绿了就不好吃了。


    如果水分多,也会发芽,发了芽的土豆吃了会中毒。


    丰收的同时也发愁啊。


    最后还是决定再在长居山挖几个地窖出来,只是这地窖就得挖大一些了,每家每户都得挖,毕竟以后的粮食也越来越多。


    雪枝倒是建议可以将土豆拿去梨花镇卖一些,毕竟如今村里也不差吃的了。


    而且南蛮将军也被抓到了,想必如今的梨花镇也恢复了昔日的集市。


    闻言,大家都觉得这个方法好。


    只是要卖土豆就得留到秋收之后了,毕竟田里要收回来的东西实在是太多了。


    而且修房建屋还有很多活计要做。


    大家恨不得自己有分身,分身乏术啊。


    有了土豆,玉米饼瞬间就不好吃了。


    后来的三家也用家里的鸡蛋什么的换了新鲜的土豆回来吃。


    土豆吃的方法很多,可以水煮,可以炒,可以烧。


    尤其是小孩子,更是喜欢得不得了,恨不得顿顿吃土豆。


    只是如今油少,大家吃的油也都是好不容易省下来的猪油。


    就连雪枝家也不能敞着吃。


    看来得想办法种些能榨油的谷物了,或者就是去梨花镇买,且等秋收后去镇上看看吧。


    为了吃油荤,村里几个男人还抽空去了一次山上,这次让人意外的是,他们居然还猎到了两头山羊。


    山羊可是好东西,全身都是宝,山羊毛可以做衣裳,山羊皮可以做鞋子,手套之类的。


    只是猎来的山羊数量不多,也只能暂时收集起来。


    雪枝倒是萌生了养羊的冲动,李家村周围都是山,只需要圈一块地,将羊赶上山就可以了。


    只是这小羊羔可不好买,想法只是想法,只是要实施还得机缘。


    土豆收割好,麦子也进入蜡熟期了。


    雪儿爷眼睛独到,一看就知道麦子是否能收成了。


    他取出麦粒用手指一划,果然呈现出蜡状可以收成了!


    从小麦籽粒成熟可以分为乳熟期、蜡熟期和完熟期三个阶段。在蜡熟末期,小麦籽粒中干物质积累达到高峰,品质好,产量最高,生理也完全成熟,是人工收获的最佳季节。


    大家伙儿又风风火火的开始收麦子。


    后来的几家都务必艳羡,恨不得早些搬来李家村。


    不过他们艳羡归艳羡,该帮忙的也一点儿也不含糊。


    青红也在田间帮忙割麦子。


    麦子进入蜡熟期,得快些收回来。


    收麦子的时辰也是有讲究的,一日巳时和酉时是割麦子最好的时候。


    巳时之前麦秆上的露水还没有完全蒸发掉;巳时到酉时这段时间,天气太热,麦秆干燥,若麦秆过于干燥,麦粒容易自动崩开,不容易做到颗粒归仓;酉时以后,慢慢开始有露水了。


    就连几个孩子也拿着镰刀下来帮忙割麦子了。


    割完了麦子,麦穗被堆进了新屋有屋顶的空地,以防露水打湿,等后面统一脱粒。


    为了麦子脱粒,三个老人连夜赶制了连枷出来,连枷可是好东西,比如油菜、稻谷和麦子都可以用它来脱粒,都是最古老的智慧。


    三位老人在商量,等麦子割完,他们得做打谷斗和谷风车。


    家有一老如有一宝,好在有三位老人在,否则这些年轻人是不会做这些把式的。


    可都是必不可少的。


    包括抓耙,三个老人也织了十几把,家家户户都不缺了。


    丰收是最喜悦的也是最繁忙的,家家户户每日都忙得脚不沾地。


    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