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章 顺利生产
作品:《拐个神君去种田》 随着清脆的啼哭声响起,黄氏脸上豆大的汗珠,胸口大口大口喘着粗气。
刘华拿出事先准备好的一块拼起来的麻布递给雪儿娘,看样子就是给婴孩儿准备的衣裳了。
雪儿娘接过,看了看,麻布破了好几个洞,看样子是从衣服上剪下来的。
“刘华,你这麻布留着吧,我带了棉布过来的。”
说着,雪儿娘将棉布取了出来。
婴儿肌肤娇嫩,自然棉布比麻布要好太多,只是如今条件有限,有块布包着也是很好了。
逃荒时,也有刚出生的孩子,没有包衣,只能光着膀子。
“这,这如何使得,嫂子,我,我们还不起。”
雪儿奶手里还抱着血淋淋的孩子,“说什么傻话,彩霞,把布展开。”
刘华手顿了顿,将麻布收了起来。
“刘华,以后好日子多得是,你这孩子哭声响亮,以后是要跟着你们过好日子的!”,雪儿奶抱好孩子。‘
孩子张着嘴左右找着什么。
黄氏就要起身,视线看向孩子。
“伯母,给我吧。”,黄氏的上半身靠在刘敏身上,伸出双手。
雪儿奶小心翼翼将孩子递给黄氏,“慢点儿。”
奶娃似乎知道奶嘴在哪里,黄氏调整了位置,他一口含住奶嘴,大口大口吃了起来。
周氏牵着石娃儿在门口张望。
窝棚外的雨小了,声音传了出去,其他邻居们也都听到了这边的动静,几个女子背着蓑衣过来看。
大家都知道窝棚里面挤不下那么多人,都识趣地在门口等着。
刘华听到大家的动静,赶紧出去迎接。
“刘华,恭喜你啊,又得了一胎。”
刘华拱拱手,“老天保佑,保佑我娘子”,随即看着邻居们有些惭愧道,“对不住啊,窝棚里实在是挤不下了。”
雨虽然小了,站久了衣裳也会淋湿。
“刘华,这些都是给你娘子的,你拿去煮给她吃,没有什么好的,一点儿小小的心意。”
几个篮子凑了过来,刘华眼睛有些湿润。
见到面前的男人都要哭了,几个女人将东西放下,往屋里黄氏喊了一声,“妹子,姐,你好生休息,以后来看你”,便往回走了。
如今家家户户都有野鸡,自然也是有蛋的,只是蛋少,自然就精贵。
有的篮子里装了两颗鸡蛋,一包包谷米,还有的篮子里甚至放了小块腊肉。
也有装野菜的,还有装新挖的土豆的,土豆才鸡蛋那么大,一看就是主人狠心刨出来的。
刘华将篮子移到屋内,这些恩情他都一一记着呢。
张亭长带他们来李家村时,刘华是不抱期望的,毕竟他们是外来户,受排挤是很自然的事。
可是来的这十来天,却大大出乎他的意料。
李家村的人对他们很好,帮他们搭窝棚,凑粮食给他们。
今日甚至还把自己都舍不得吃的鸡蛋和腊肉都送来了,他哪能不敢动。
进窝棚时,刘华竟然在抹泪。
黄氏见自家夫君这样,一惊,“夫君,怎么了?”
刘华抹了抹泪,他虽然也知道男儿有泪不轻弹,可他却时常落泪,刘华是个感性的人。
“娘子,你看,这是于秋妹妹提来的腊肉,这是周姐姐拿来的鸡蛋,这是王涛提来的新土豆。”
刘华将这些物资像珍宝似的一件一件地拿给黄氏看。
“夫君,他们的恩情我们以后定会报答的。”
“好啦,瑶妹妹,你好好养好身体,以后报答的机会多,你看孩子多乖啊。”,雪儿娘看着孩子吧唧吧唧的小嘴。
“刘华,快去给你娘子煮完鸡蛋羹,这是红糖,多放些。”,雪儿奶从提篮里取出红糖。
红糖可是珍贵物件,如今物资匮乏,想买都不好买。
这些还是雪枝之前在梨花镇花高价买的,一直没用,没想到今日派上了用场。
刘华又有些犹豫。
“刘叔,别纠结了,快去吧,婶子要喂奶呢。”
刘华鞠了一躬,赶紧出去熬鸡蛋红糖水了。
见产妇也稳定,雪枝三人便收拾离去了。
刘华让刘敏送她们回去,雪儿奶没让,“你们正缺人手,敏敏,照顾好你娘亲和弟弟。”
刘敏郑重地点头。
这次她娘亲难产,如果不是雪枝一家,她恐怕再也见不到她娘亲了。
刚才那一幕还心有余悸,尤其是她娘亲胎盘下不来,她亲眼见到雪枝伸手去剥离。
同样都是女子,雪枝还比她小,为什么她懂得那么多,还如此淡定,可是她只能担心,什么也不会。
不,她不能软弱,她也要为家人撑起一片天空。
回去看着抱着弟弟的娘亲,她暗暗下决心,她要真正地做一个大人!
第二日,熊卫、于瘸子和张林也都提了粮食过来。
刘华也是千恩万谢。
至于新来的李刚和王林两家,他们也没有什么吃食,只能过来坐了一会儿,聊聊天,说是如果需要帮忙的尽管提。
孙明一家这两日正烦闷呢,他们进村这么久,每次想去借工具,村里人都爱答不理。
好在没有拒绝他们用磨盘,不过碾包谷米时都是派孙氏孙芬去。
他们自然也听说刘华得了个儿子,孙芬还劝他们拿一碗粮去看看。
孙明没好气道,“看什么看,这一斤粮可够我两个儿子吃半顿了!何必拿去给别人塞牙缝。”
孙芬无奈,其实她想说这粮可是她的,可看着两个侄儿和哥哥,她放在嘴边的话又吞了回去。
孙家人游手好闲,也不见去周围找点儿野菜什么的,整日泡在河沟里希望能抓到一两条鱼。
可河鱼狡猾,他们手里又没有工具,多数时候都是空手而归。
没有其他的吃食,只能守着孙芬的八百斤粮食,他们来这十几日顿顿都是吃饱饭,一顿就得煮五斤包谷米。
眼看着包谷米去了一小半了,孙芬心里在滴血啊。
她有些后悔了。
有一次她甚至准备往熊家的窝棚走,可最后理智战胜了她。
她想着她与熊家也没什么大的过节,熊书肯定会再包容她的。
只是收留孙明一家,是她铁了心要这么做的,也不能让别人看笑话不成。
直到听到孙明毫不留情地拒绝去看刘华新生的孩子,孙芬第二日就提着包谷米下田了。
熊书心善,给孙氏一块田,面积还不小。
孙明媳妇儿见了,问孙明,“咱们也要下地种包谷米吗?”
孙明将脚边的石头踢飞,“去什么去,她爱折腾让她折腾去,你会吗?!”
这么一怂,孙明媳妇儿就不说话了。
孙明媳妇儿十分惧怕孙明,因为她亲眼见到他为了吃食将两位老人卖给了流民......
她知道,如果她不听话,她的下场可能会更惨。
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