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八章 其乐融融

作品:《拐个神君去种田

    刘敏极其害羞,已经及笄的小娘子,衣服几乎不能遮羞了,站在她挺着大肚子的娘亲旁边,小口小口的吃着饼。


    李家村的妇人们见到这一幕都有些心痛。


    雪儿娘回屋将自己穿过的衣裳拿了出来。


    “敏敏,这衣裳是婶子穿过的,你别嫌弃,去换了吧。”


    刘敏不敢接,看着身旁的娘。


    黄氏将衣服接过,“谢谢嫂子。”,边接衣服边抹泪。


    “你这身孕有几月了?”,王氏问道。


    “嫂子,已经八个多月了。”


    王氏摇头,“你这一路过来怕是不容易吧,来,多吃点。”


    身为女子,自然能感同身受,王氏将手中的饼递了过去。


    “王婶,她们饿了许久,不能吃太多了。”,雪枝过去拦住了就要递过去的饼。


    雪枝说的是实话,饿了许久的人,一时如果吃得太多,身体会吃不消的,得循序渐进地进食。


    黄氏也知道这个道理,伸出去的手缩了回来。


    她一直都觉得自己倒是无所谓,只是肚子里的孩子不能有事。


    刘华在一旁连连感谢,刘华一看就是个老实人,不过对媳妇和孩子倒是体贴。


    收留的这三户,稍微好一点的便是李刚一家了,除了又黑又瘦,身体还算健康健。


    等这一群人吃饱了,雪儿爷和村里几户也商量好了分地事宜,给他们每家都分了宅基地和田土。


    男人们还自告奋勇地决定帮忙他们三家搭窝棚。


    被收留的三家又流了一把泪,没想到李家村人如此和善,这一日当真是惊喜连连。


    一开始以为李家村一定不会收留他们,可结果是李家村只收留他们,后来他们还吃了逃荒以来第一次像样的饭,而且还分得了土地,甚至还得到村民的帮助,要帮他们搭窝棚。


    王芒和阿牛上山去了,等他们回来,便看到这新收的三户。


    得知是雪枝同意收下的,另外还有一户是没有经过同意就收下的。


    两人当即表示要同其他人一起帮忙这三家搭窝棚。


    如今加上王林、李刚和刘华,李家村有十个壮劳力了。


    十个人齐心协力,砍木头的砍木头,找茅草的找茅草,剔竹子的剔竹子,很快,三间窝棚便搭好了。


    为了让这三户顺利度过,原来的七户人家都将自己的口粮拿了一些出来。


    包谷米、木薯堆成小山般,三家人稍微节约一点,吃个两三个月是没有问题的。


    至于肉,本来就少,自然是不可能拿出来分的了。


    三家人得了粮食,简直受宠若惊,又是一顿感谢,说是以后大家有什么需求,他们一定力所能及,该帮就帮。


    王虎吃下了雪枝给的药,虽然才吃一顿,却觉得喉咙清爽许多,想咳嗽的冲动他能够自己压制了。


    看着装药的竹筒,王虎心中对雪枝一家的感激之前油然而生。


    “林儿,里正家人都很好,以后家里的活干完了,多去帮他们做点儿什么。”


    王林收拾着窝棚,“知道了,爷爷。”


    第二日,王氏、于氏和周氏就来喊刘敏、王林和李刚两口子下地种包谷米了。


    “我们也可以去种吗?”李刚媳妇儿张氏问道。


    “当然可以啦,况且,如果你们现在不趁早下种,夏日吃什么呢,走吧,我们的锄头可以借给你们的!”


    于氏和王氏这两婆媳今日竟然一同下地了,因为这三户的到来,让她们感受到了帮人的快乐,既然要帮,自然也是要帮到底的。


    于是,一群人扛着锄头,提着木桶就下地种包谷米了。


    反观孙明一家,还在那里手忙脚乱的额搭窝棚。


    他们一家在逃荒前可是在城里过金衣玉食的生活,哪里会搭窝棚,孙明将他媳妇儿和两个孩子吼得团团转。


    可越是吼,越是干不成。


    孙氏倒是有些经验,可孙明不听她的,孙氏见状,干脆坐到一边不理会了。


    再看着村里的景象,她似乎有些后悔了。


    可转念一想,既然都决定了,她可不能让人看笑话,当即又鼓气站了起来,去帮忙搭窝棚了。


    这边吵吵闹闹自然引起了地里大伙儿的注意,不过都把他们当成笑话看了。


    “你说里正为何不留孙明一家呀?”,王氏小声问。


    “还用说,不是听孙氏说了吗,她还有爹娘的,而且孙明可不止这两个孩子,可是还有两个女儿的。”,于氏观察仔细。


    “你们说他们是不是认为老人是拖累,把他们扔了呀?”


    “谁知道呢,既然雪儿不愿意收留,自然是有原因的,在逃荒路上路上你们又不是没看到,为了活命,那些硬心肠的人将自家女儿卖了换粮的事还少吗?”


    说完,所有人都没有说话,安安静静地挖土。


    昨日,张亭长过来还说了一件事。


    如今新皇登基,大赦天下,免除两年的赋税,只是如果要粮种只能每家出一个劳动力去服徭役才行。


    大家伙儿都在庆幸,好在她们有包谷种,要说真出一个去服徭役换粮种他们是不愿意的。


    原来回来的七户,如今不仅有粮食,地里也种了粮食,而且地窖里还存了肉,有的人家还熏了腊肉,而且家家户户都藏了银子的。


    只是这些事情,包括粮仓的事情自然是不能给后回来的几家说,毕竟人心经不起试探的。


    春日的长居山,空气极其清新,雪枝早早的上了山,带着盼儿和星儿去林中挖草药了。


    王芒、阿牛,雪儿爹和雪儿娘已经将山下的吧包谷种好了,如今该种红薯了,只是红薯种子不多,只能种在山上。


    雪儿爹和雪儿娘没有上山,当然也是怕引人怀疑,王芒、阿牛和李小兰在山上种起了红薯。


    雪儿爷和雪儿奶在山下做些小玩意儿,雪儿爷手艺好,在雪儿奶的帮助下,他们准备多做些木盆、木桶,竹篮、竹篓、簸箕之类的,以后要用的地方多。


    熊三也来雪枝家,跟着做,三个老人围在一起,边做边唠嗑。


    日子也算过得其乐融融。


    唯一让人不省心的就是孙明那一家,孙明一家像吃了炮仗似的,整日都能听到他们一家的吵闹声。


    孙氏反而成了外人,想插嘴也插不进去。


    她有些后悔把她那份粮拿出来了,孙明一家四口就守着这八百斤粮,没有要去外面找吃的的意思。


    孙氏提了好多次,孙明都敷衍过去了。


    孙氏又邀着她嫂子去种包谷米,孙明不屑,有这么多吃的种什么种,种那些包谷米的时间,还不如去河里捉鱼吃。


    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