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5章 藏于心底的秘密

作品:《全家夺恩我送葬,摄政王撑腰不原谅

    灯光微亮的屋内,花容玉貌的少女半跪在床榻前紧紧地握着榻上少年的手,眸中满是担忧。


    谢均长身玉立站在不远处,静静地看着。


    片刻后,他开口道:“方才他已经服下了药,现下一时半会儿也醒不过来,你这么守着……”也是无用。


    谢均并未说出最后四个字,少女却已会意,缓缓站起身。


    只是一时间未动太久,腿脚难免有些麻木,崔遇棠站起身时未察,险些摔了个跟头。好在身后的桔梗扶住了她。


    崔遇棠一怔,对上桔梗的眸光:“谢谢你,桔梗姑娘。”


    桔梗微微点点头,随后将手松开。


    崔遇棠站直身子,复又将视线放在谢均身上:“多谢谢将军今日出手搭救。如今外面只怕是四处都张贴了我的通缉告示,我现下……哪也去不了,只能来求谢将军帮我。”


    闻言,谢均道:“你想让我怎么帮你?”


    他说话时一双眼睛也未放在少女身上,而是看着桌案上的书卷,好似漫不经心。


    但一旁陪伴他匆匆赶来的桔梗却是看得清楚,对谢均如今的表现心知肚明。


    分明早在探子来报归心堂内有杀手追杀嘉宁郡主时,将军便已生了担忧,否则也不会派人去暗室出口外守着,一路默默守候,观察郡主要往何处去。


    在察觉到郡主要往牙行来时,将军便一言不发地带着她赶来了此处,还装模作样地在屋内等了好一会儿。


    那道修长笔直看似清冷的身影,可是好几刻前就已候在了那门后。


    桔梗不由得腹诽道:将军当真别扭,动心却不知,盯着郡主背影看的时候眼睛都没眨一下,可现在人家看着他,他反倒不敢再看了。


    如今又表现出一副冷冷的样子……难不成是怕帮的太明显,郡主会对他提防?


    “我……”崔遇棠犹豫一瞬,思索后说道,“我知道将军心中或许对此事有太多不解,那些人为何要追杀我?这背后又有什么事?


    “本来这些,都是我心中的隐秘。但今日已到这般田地,我不会再对将军有所隐瞒。这些秘密,我全都会说给将军听。


    “只望将军听完后,能够思量一下,是否要帮助我。”


    谢均抬眸看了她一眼,眸中掀起一丝波澜:“好。”


    声音却不知不觉中变得柔和几分。


    “但在此之前,”崔遇棠道,“对外面的一些情况,我尚未掌握,还请将军帮我调查一番。”


    谢均颔首应允,让手底下的人去办了。


    半晌后,一封密信传入了室内。


    “多谢将军。”崔遇棠接过那封信,将其中内容一一阅览完毕。


    其上白纸黑字写得清清楚楚,内容却好像掺杂了血腥之气一般,让人望而生畏。


    少女拧眉细看,看到最后时,难以置信地睁大眼睛,又闭了闭眼,眸中隐有泪意。


    手中攥紧那信纸,待镇定后,崔遇棠才缓缓开口:“多谢将军。


    “如今对我来说,有一个不太好的好消息,还有一个坏消息。”


    谢均面色虽未有动容,但早在少女落泪之时,袖下的手却不自觉地动了动。


    此刻他依然轻轻颔首:“请讲。”


    崔遇棠深吸一口气,眸中情绪沉沉浮出,似是下定了决心。


    一旁的桔梗和小石都能感受到少女周身气度的变化,好似在那一瞬间,变成了一位饱经沧桑的老者,要将她此生最大的秘密托出。


    “当初皇后病重,为其割腕取血救治之人,是我。”


    “什么……?”桔梗面色怔愣,未能料想到少女的秘密竟是如此天大的秘辛。


    众人皆知当初喂血救皇后之人是崔阑,如此她才能在后来获得长乐郡主的殊荣,可谁曾想这背后埋着如此大的隐秘!


    若是如此,那崔阑岂不是故意欺君,巧夺殊荣?!桔梗难以置信地瞪大眼睛,下意识看向自己的主子,却见谢均面上依旧平静,好似对此事早有了解。


    少女终还是没忍住落下泪来:“我体内的旧疾并非谎言,而是确有其事,当初秦国公府的医师也没有诊断错,我的确是因为取血过多导致的身体亏虚,这才落下了这疾病。


    “当初进宫喂血之时,我日日蒙面入宫,也是被那毒妇田氏所害。她假装好心为我熬煮汤药,实则在汤药之中下毒,导致我脸上生满红斑,如此才不得不蒙面入宫。


    “而这也是田氏和崔阑的计谋,她们就是想借此混淆视听,让人不知救命之人的面容如何,再将我送往岭南,让崔阑顶替我的身份,入宫领赏。”


    近来皇后的密信早已传到谢家,谢家家主便是同意皇后的观点,他当时也对崔遇棠身患旧疾一事十分疑惑,这才决定调查崔家。却不想,牵扯出这么一桩陈年旧事来。


    说到田氏的恶毒,桔梗却有些不解:“可这田氏……不是您与世子的生身母亲吗?”


    “不,不是的。”少女泪眼涟涟,“当初……”


    心中隐隐作痛,每当回想起娘死去的那一天的场景,崔遇棠都难以遏制内心的痛苦。


    她颤抖着声音,将童年的经历尽数道出。


    小石震惊地看着崔遇棠,她完全没有想到看起来金尊玉贵的郡主,在幼年时竟遭受过如此多的苦难!


    对于崔汉的恶劣行径,小石更是气愤不已:“佑恩伯往日行事随性和善,枉奴婢还以为他是一个好人,没想到却是一个抛妻弃子、三心二意的孬种!”


    可以说,若无崔汉,便不会有当初江月的惨剧,崔遇棠和崔锦舟的童年悲苦兴许就不会上演。


    “原来如此。”谢均已然明白来龙去脉,“这信中的好消息和坏消息,分别是什么?”


    崔遇棠拭去眼角泪水,哽咽着继续道:“我手底下的另外两个武婢……死了。”


    “什么?!”小石惊声道,“小花、小草……死了?!”


    “没错……”崔遇棠继续道,“她们本不必与那群人拼命,那群人根本不敢在归心堂杀人的。


    “可赶去的医师告诉我,小花和小草是担心这群人跑了之后,再也找不到证据了,便想将对方留下。


    “但实力悬殊,敌众我寡,她们两个傻孩子,怎么可能赢得了呢……”


    说到最后,少女刚擦干的眼泪又落了下来,已是泪流满面。


    她曾经想过要冷硬心肠,可在面对这样纯稚的孩子的感情时,她却又无法不动容。


    谢均沉吟道:“所以,这是好消息。”


    闻言,小石瞬间气得面色涨红,本想说些什么驳斥的话,可转瞬也意识到谢均的话中之意。


    这便是崔遇棠所说的,不太好的好消息。


    若是那些杀手尽数逃离而又未造成任何伤亡的情况下,官府定不会插手多管闲事;但如今小花和小草惨死在敌人刀刃下,市井里闹出了人命,官府定然要追查到底。


    但那可是两条活生生的人命……还是崔遇棠身边的心腹。


    “坏消息呢?”谢均不着痕迹地将椅子推向崔遇棠的方向,看着她坐下。


    崔遇棠道:“看来是谢家调查当年的事情,惊动了崔阑,这一次她竟然下了狠手,将从前跟着田氏的那些心腹老仆全都杀了。


    “如今那些人不见影踪,崔家只道他们是到时间归乡了,但事情绝没有这么简单。


    “若是归乡,怎会有的人连在京郊的家都不回了?”


    此话一出,小石顿觉后背发毛,目瞪口呆道:“她怎会如此……”


    少女却是毫不意外地摇摇头,叹息道:“她是田氏的女儿,田氏自小就对她言传身教,田氏性情如何,你也该有所了解。”


    崔阑会变成今日这副心狠手辣的模样,她毫不意外。


    此时,一旁在思忖的谢均开口道:“那些心腹老仆,便是最后知道这件事真相的人了?”


    “若不出所料,应当是的。”崔遇棠眼底划过一抹悲色,“这件事知道的人本就不多,除了崔汉、祖母和崔阑,崔家内知情下人,应当就只有田氏身边留下的人了。”


    而崔阑故意放出谣言,诬陷自己伤害了她,那也定是舍得对自己下狠手了,否则此事官府肯定不会成立的。


    既如此……谢均眸中光亮闪过:“你想让我帮你做些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