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1章 善后
作品:《不争宠的皇后突然无敌了》 他心中既惊且忧,四岁稚童竟能懂得调配火药,这等天赋究竟是福是祸?
“父亲,您先坐。”宁国公亲自斟了杯茶递过去,“这事蹊跷得很,昭宁才四岁,如何懂得制作烟花?”
老国公接过茶盏却不饮,指节在紫檀木案几上轻叩:“藏书楼里有本书叫《武经总要》,上面有火药的配方,但那章晦涩难懂,便是军中匠人也要研习数月。”
他眼中精光闪烁,心中已开始盘算如何引导这个天赋异禀的孙女。
“没想到,昭宁连这么晦涩难懂的书都能看懂。”楚临渊一脸复杂,既骄傲楚昭宁的的聪慧,又头疼楚昭宁的调皮。
宁国公若有所思地点点头,心中却另有计较,这丫头如此顽劣,若不严加管教,日后怕是要闯出更大的祸事。
老国公哼了一声,捋着花白胡须道,眼中精光一闪,“那丫头若真有这等天赋,藏书楼里的兵书要严加看管。”
“四岁就能照本宣科做出火药,再过几年还了得?”
他心中既欣慰又忧虑,楚家世代将门,若真出个精通兵法的女诸葛,倒也是家门之幸。
宁国公闻言色变:“儿子明日就让人整理藏书楼,将那些杂书都锁起来。”
“糊涂。”老国公一瞪眼,“治水在疏不在堵。你越禁,她越好奇。不如找些正经学问让她钻研。”
眼看父子二人要起争执,楚临渊连忙打圆扬:“祖父,父亲,今日中秋,老夫人还在崇德堂等着用膳。不如等宴席散了,再唤昭宁来问话?”
他顿了顿,继续说道:“那,明雅那边……”
宁国公这才想起什么,转头对门外吩咐:“赵安,去我私库选两匹云锦,再取那套赤金镶红宝的头面,给四姑娘送去。”
宁国公揉了揉眉心,想起庶女那爱美的性子,又补充道:“把前日得的那匣南海珍珠也送去。”
明雅这孩子今天受了这么大的委屈,总得安抚一二。
翠微堂内,老夫人刚踏进门槛便重重叹了口气,额间皱纹又深了几分。
紫烟连忙上前扶住她的手臂,却被老夫人轻轻推开。
“去,把库房钥匙拿来。”老夫人揉了揉太阳穴,声音里透着疲惫,“再叫周嬷嬷过来。”
她想起方才楚明雅浑身秽物的狼狈模样,绣着金线的衣袖上还沾着可疑污渍,不禁闭了闭眼。
虽说是个庶女,但到底是国公府的姑娘,今日这事若传出去,怕是要成为全京城茶余饭后的谈资。
紫烟应声退下,不多时,头发花白的周嬷嬷快步走了进来。
老夫人已经坐在了窗边的罗汉榻上,手里捧着一盏参茶,神色复杂。
“老夫人有何吩咐?”周嬷嬷行了一礼。
老夫人放下茶盏,瓷器与檀木小几相碰,发出清脆的响声:“今日这事,你怎么看?”
周嬷嬷知道问的是炸茅厕那出闹剧,斟酌着回答:“五姑娘和大少爷年纪小,贪玩也是常理……”
“昭宁那孩子……”老夫人忽然轻笑一声,眼角的皱纹舒展开来。
她顿了顿,又叹了口气,“只是苦了明雅那丫头。”
周嬷嬷偷偷观察老夫人的神色。
虽然老夫人嘴上责备,但眼里分明带着几分对楚昭宁的赞赏。
这府里谁不知道,老夫人最疼的就是五姑娘。
老夫人轻叩案几,思索片刻:“去库房选几样东西给四姑娘送去。”
“笃、笃。”老夫人轻叩案几,思索片刻:“我记得前些日子江南送来的云锦还有几匹,挑一匹藕荷色的。再把我那套珍珠头面取来。”
周嬷嬷面露讶色:“老夫人,那珍珠头面不是准备留着给五姑娘……”
“这是昭宁自己闯的祸。”老夫人摆摆手,眼角细纹更深了几分,“明雅那孩子今日受了大委屈,总得安抚一二。”
她顿了顿,又补充道:“再添两盒上好的玫瑰香膏,让她好好沐浴。”
望着周嬷嬷离去的背影,老夫人叹了口气。
今日这事,倒比戏文还精彩,她苦笑着摇摇头。
明雅那丫头平日里最爱在长辈面前卖乖,心思也比同龄人重些。
但今日这事,确实太过难堪。
一个十二岁的姑娘家,被当众淋了一身粪水……
想到这里,老夫人又叹了口气。
这种当众出丑的屈辱感,怕是要在楚明雅心里烙下印记。
与此同时,萱瑞堂内,崔令仪她眉头紧蹙,眼角细纹更深了几分。
她一边担心楚昭宁和楚景茂年纪小,跪这么久膝盖会不会受伤,一边还有想着怎么善后。
“夫人,您别太自责了。”崔嬷嬷递上一杯热茶,“五姑娘和大少爷也不是有心的。”
崔令仪接过茶盏,指尖微微发颤,茶水在杯中荡起细小的波纹。
“明雅那边……”她放下茶盏,突然站起身,“开我的私库,把那匹雨过天青云锦取来,再配一套赤金头面。”
崔嬷嬷犹豫地看着她:“夫人,这是不是太贵重了?那云锦可是宫里赏的……”
“昭宁是我女儿,元哥儿是我孙子。”崔令仪打断她,声音里带着少见的疲惫,“今日之事,终究是昭宁和元哥儿理亏。”
她走到衣柜前,亲自取出一把精巧的钥匙:“再添一盒南海珍珠。”
顿了顿,又补充道:“把那对翡翠镯子也带上。”
崔令仪,轻叹一声,那孩子再怎样也是国公府的姑娘,今日这般羞辱。
崔嬷嬷接过钥匙,心中暗叹。
夫人这是下了血本啊!
平日里对庶女们虽不苛待,但也绝不会如此大方。
看来今日之事,确实让夫人内疚不已。
崔令仪望着崔嬷嬷离去的背影,手指无意识地绞着帕子。
作为当家主母,她一向公正持重,从不偏袒。
但今日这事,她闭上眼,脑海中浮现出楚明雅浑身污秽、哭着跑开的模样,胸口一阵发闷。
无论那孩子平日如何,今日确实过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