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7章 行酒令

作品:《不争宠的皇后突然无敌了

    “姑娘,咱们要去找李家姑娘她们吗?”小喜小声问道,眼睛却不住地往远处揽月亭方向瞟。


    那里聚集了不少衣着华贵的姑娘,欢声笑语不断传来。


    楚明雅顺着她的视线望去,嘴角微微上扬:“自然要去。不过嘛……”


    她故意拖长了音调,纤纤玉指轻抚鬓角,“先去找李姐姐她们叙叙旧,待会儿再去揽月亭凑个热闹也不迟。”


    主仆二人沿着落英缤纷的湖畔小径前行,不多时便在一处桃花灼灼的坡地上寻见了正在赏花的几位闺秀。


    “明雅妹妹,这边。”为首的太仆寺主事之女李淑兰眼尖,远远便挥着绣帕招呼。


    楚明雅脸上立刻绽放出甜美的笑容,快步走了过去。


    “淑兰姐姐,静姝姐姐,婉清姐姐,你们来得真早。”


    她声音清甜如蜜,目光却不着痕迹地扫过众人略显朴素的衣饰。


    这三位都是京城六品小官家的嫡女,见了宁国公府的千金自然格外热络。


    毕竟宁国公府在京城可是数一数二的权贵,即便是庶女,身份也比她们高出不少。


    “我们刚到不久。”王静姝笑着拉过楚明雅的手,指尖不着痕迹地抚过她袖口的金线刺绣。


    “明雅妹妹今日这身打扮真好看,衬得人比花娇。”


    “姐姐谬赞了。”楚明雅微微垂首,露出一截莹白的颈子,唇角却几不可察地翘了翘。


    她娴熟地掩饰着眼底流转的得意,这些微末小官之女,连她衣袖上一根金线都买不起?


    指间传来的细腻触感让王静姝暗自心惊。


    这样上等的衣料,怕是连她出嫁时都未必穿得上。


    她强压下心头酸涩,笑容却更殷勤了几分:“妹妹这般品貌,便是放在京城贵女堆里也是拔尖的。”


    楚明雅不动声色地抽回手,指尖在绣着缠枝纹的帕子上轻轻拂过,仿佛要掸去什么不洁之物。


    她示意小喜呈上描金漆盒,“我带了府里新制的玫瑰酥和茯苓糕,姐姐们尝尝可还合口?”


    几位姑娘在桃树下铺开锦茵,分食着精致的点心。


    楚明雅妙语连珠,不时引得众人掩唇轻笑。


    她看似专注地参与着闲谈,余光却频频瞥向远处笙歌鼎沸的揽月亭。


    “听说揽月亭那边在玩“春”字行酒令呢。”她状似无意地提起,指尖轻轻拨弄着落在裙裾上的花瓣。


    张婉清叹了口气,“我这样的身份,去了也是自讨没趣。”


    话到一半突然惊觉失言,急忙补救道:“不像妹妹出身国公府,便是庶出也比我们尊贵许多。”


    她笑容勉强,眼底闪过一丝讥诮,这个庶女还真当自己是个人物了,京城谁不知道那些真正的贵女们根本不把她放在眼里。


    楚明雅闻言心头一刺。


    那些眼高于顶的嫡女们何曾正眼瞧过她这个庶女?


    偏生这些寒门之女还要往她痛处戳。


    她楚明雅的父亲可是从一品的国公,比那些尚书、侍郎不知尊贵多少。


    那些所谓的嫡女,不过是仗着父亲在朝中有些实权,就敢对她这个国公府千金摆脸色?


    指甲不知不觉陷入掌心,她却浑然不觉疼痛。


    总有一天,她要让那些眼高于顶的贵女们知道,即便是国公府的庶女,也比她们这些所谓的“嫡出”高贵得多。


    “姐姐们何必妄自菲薄?”楚明雅压下内心的不满,站起起身说道:“今日上巳佳节,本就是同乐之时。不如我们也去凑个热闹?”


    李淑兰绞着手中的帕子,面露难色:“这,怕是不太妥当吧?”


    她实在不愿去面对那些贵女们居高临下的目光,更不想陪着楚明雅去自取其辱。


    可这话又不好明说,只得委婉推拒


    “有何不妥?”楚明雅倏然起身,“听闻行酒令正缺人手,输了便下来,便是旁观也可随时加入。”


    她目光灼灼地扫过众人,唇角勾起一抹意味深长的笑:“咱们权当去赏个景致,若有缘便参与一二,若无缘就当看个热闹。”


    几位姑娘面面相觑,终究不敢违逆这位国公府千金的意思。


    她们交换了一个无奈的眼神,只得提起裙裾跟上,却都暗自打定主意只在外围观望,绝不参与其中。


    随着距离渐近,丝竹笑语越发清晰。


    楚明雅心跳不由加速。


    工部尚书之女、礼部侍郎侄女、几位侯府伯府的千金,此刻都聚在这方寸之地。


    亭中正在进行“春”字行酒令。


    一位着湖蓝色织锦襦裙的少女正朗声道:“‘春水碧于天’,该你了,田姑娘。”


    被点名的田雪蘅绞着手中绣帕,面色泛白,额间已渗出细密的汗珠。


    她是户部十三清吏司山西司郎中田光续的孙女。


    亭中众女或掩唇轻笑,或投来玩味的目光,更让她如坐针毡。


    楚明雅在外围看得真切,唇角勾起一抹讥诮,故意扬声道:“‘春城无处不飞花’,这般常见的句子竟答不上来?”


    声音不大不小,恰好让亭中众人听得真切。


    田雪蘅猛地抬头,眼中怒火几乎要化为实质。


    主持酒令的秋如意,内阁中书舍人之女。


    见状眼中闪过一丝兴味,立即向楚明雅招手:“这位姑娘既然知道,不如代为一答?”


    楚明雅心中暗喜,面上却故作迟疑:“这…怕是不合规矩吧?”


    “无妨的。”秋如意笑得意味深长,特意让出位置,“本就是以诗会友。”


    她早听闻这位国公府庶女心比天高,今日正好借她煞煞田雪蘅的威风。


    李淑兰三人见状,不着痕迹地退后半步。


    她们父亲官职卑微,哪边都得罪不起,只得作壁上观。


    楚明雅款款走入亭中,她从容落座,朱唇轻启:“‘春城无处不飞花’,韩愈的《晚春》。”


    亭中响起稀落掌声。


    楚明雅垂眸整理袖口繁复的刺绣,掩去眼底得色。


    田雪蘅脸色铁青,不情不愿地起身让座,绣鞋踏地时格外用力。


    秋如意冷眼旁观,唇边笑意渐深。


    这扬好戏,才刚拉开帷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