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章 庆兰侯府

作品:《不争宠的皇后突然无敌了

    庆兰侯府的开创者沈毅,乃先帝时期的开国元勋。


    追随太祖南征北战,一杆银枪挑落十八员敌将,立下赫赫战功。


    太祖登基后论功行赏,封其为庆兰侯,赐丹书铁券,世袭罔替。


    最鼎盛时,庆兰侯府在朝中门生故旧遍布六部,连内阁都要给三分颜面。


    可惜好景不长。


    先帝晚年,朝中党争愈烈。沈毅一时不察,卷入了漕运案的漩涡。


    虽因功勋卓著保住了爵位,但从此家族渐被排挤出权力中心。


    及至现任庆兰侯沈沧袭爵,侯府已是门庭冷落,只剩个空架子在苦苦支撑。


    沈沧性情谨慎,在朝中如履薄冰,只在礼部挂了个虚职,平日里连朝会都称病不去。


    府中门庭日渐冷落,连年节时往来的贺帖都少了大半。


    侯夫人林氏出身江南望族,祖上出过三位进士。


    她自幼习画,尤擅工笔花鸟,一幅《百鸟朝凤图》曾得先帝赞赏。奈何嫁入日渐式微的侯府,常在其他贵妇的茶会上受尽冷眼。


    每每回府,总要独自在画室待到三更,将满腔郁结倾注笔端。


    转机出现在世子沈砚舟十八岁那年。


    那年沈砚舟高中二甲进士,殿试时一篇《治国策》文采斐然,被先皇钦点为翰林院编修。


    更令人艳羡的是,先皇将最宠爱的长女萧凤敏赐婚于他。


    一纸婚书,让沉寂多年的庆兰侯府重新回到了权力中心的视野。


    庆兰侯夫妇育有两子一女。


    长子沈砚舟如今已是朝中新贵,与长公主琴瑟和鸣,育有两子一女。


    嫡长子沈奕,五岁,小字阿鲲,天资聪颖,已蒙圣恩获封正六品云骑尉。


    嫡长女沈知雪,三岁,生得玉雪可爱。嫡次子沈怀瑾,尚在襁褓。


    次子沈墨卿与兄长沈砚舟截然不同,自幼好武。


    十六岁便投笔从戎,如今任水师飞鱼营校尉,统领三百精锐。


    去年娶了次辅的嫡次女兰氏,新妇已有身孕。


    幼女沈月桥正值及笄之年,因在议亲紧要关头,今日并未露面。


    辰时三刻,宁国公府的车驾驶入槐花巷时,楚昭宁掀开车帘一角,看见侯府屋檐下的铜铃在风中轻晃。


    庆兰侯府的朱漆大门上铜钉锃亮,八名侍卫身着锦袍肃立两侧。


    门楣上“敕造庆兰侯府”的金匾在晨光中熠熠生辉,檐角垂下的冰凌如水晶帘幕,折射出七彩光晕。


    楚昭宁被林嬷嬷抱下马车时,目光立刻被二门处两尊汉白玉貔貅石像吸引。


    那对石兽足有半人高,口中含着的玉球雕刻着蟠螭纹,而且还能够随风转动,在阳光下流转着温润的光泽。


    她不由看得入神,小手指着玉球正要发问。


    “五姑娘快别盯着地上瞧。”翡翠见她出神,忙将暖手炉往她手里塞了塞,“仔细脚下台阶。”


    楚昭宁漫不经心地应着,目光却扫过庆兰侯府门前的排水系统。


    暗渠设计精妙,青石板下的水道呈鱼骨状分布,主渠宽而深,支渠渐次收窄。


    这样的设计,纵使暴雨如注,也能迅速排水。


    更妙的是沟渠边缘的弧度,竟与她在现代见过的建筑图纸有七分相似。


    “宁国公夫人到——”


    随着门房的高声通报,一位面容严肃的中年妇人快步迎上前来。


    她身着靛青色比甲,发髻梳得一丝不苟,腰间悬着的对牌显示着管事嬷嬷的身份。


    “奴婢褚氏,奉长公主之命在此恭迎宁国公府诸位贵客。”她行了一个标准的宫廷礼,连屈膝的角度都分毫不差。


    起身时,眼角余光已将宁国公府众人打量了个遍。


    崔令仪微微颔首:“有劳褚嬷嬷了。”


    按照礼制,宁国公带着成年儿子们去了前院。


    崔令仪则领着女眷和孩子们在二门处换了软轿。


    轿帘微掀,楚昭宁暗自惊叹庆兰侯府的奢华。


    亭台楼阁错落有致,假山取材于太湖石中的极品皱云峰,就连回廊栏杆上雕刻的缠枝纹。


    更令她惊讶的是,她注意到某些建筑布局暗合九宫八卦,显然是经过精心设计的。


    这座府邸看似寻常,实则处处暗藏玄机。


    轿子行至栖园外停下。


    宴会设在园中的撷芳厅,主厅内早已布置妥当。


    数十张紫檀矮几排列有序,每张几案上都摆着鎏金香炉,袅袅青烟升起,散发着清雅的龙涎香。


    地上铺着厚厚的波斯地毯,锦缎坐垫绣着四季花卉。


    “宁国公夫人到——”


    随着侍女的通报,厅内已到的贵妇们纷纷起身。


    崔令仪面带得体微笑,领着儿媳和女儿们缓步入内。


    楚昭宁和楚景茂跟在最后,眼睛却不住地打量着四周。


    厅内主位上坐着一位华服女子,想必就是长公主萧凤敏了。


    她约莫二十六七岁年纪,身着正红色绣金凤宫装,那凤凰用金线盘成,凤尾迤逦至裙摆,行动间流光溢彩。


    发髻高挽,插着一支九凤衔珠步摇,凤口中垂下的东珠有龙眼大小,随着她的动作轻轻摇晃。


    长公主生得极美,肌肤如新雪般洁白,丹凤眼配柳叶眉,左眼角一颗泪痣更添几分妩媚。


    此刻她正用一柄金丝团扇半掩面容,扇面上绣着蝶恋花,与身旁的贵妇低声谈笑,看起来温婉可人。


    但楚昭宁却注意到,长公主那双美丽的眼睛在扫视众人时,闪过一丝锐利的光芒。


    “臣妇参见长公主殿下。”崔令仪领着众人行礼。


    长公主放下团扇,露出一个恰到好处的微笑,“宁国公夫人不必多礼,快请入座。”


    说话时,指尖在案几上轻叩三下,立时有侍女上前引路。


    按照身份地位,崔令仪被安排在长公主左侧的首位,世子夫人沈知澜和赵萱萱依次而坐。


    而楚明柔、楚明雅等未出阁的姑娘则被带往偏厅。


    楚昭宁和楚景茂则被安排在隔壁招待孩童的院子,与其他府邸的7岁以下的姑娘公子们一处。


    长公主府的丫鬟,引着楚昭宁和楚景茂穿过一道月洞门。


    楚昭宁仰头望着门楣上烫金的三个大字,嘴角微微上扬。这园名取得倒是直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