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章 赏花宴

作品:《不争宠的皇后突然无敌了

    已经三岁的宁国公府五姑娘楚昭宁伸了个懒腰,慢悠悠地从软榻上爬起来。


    翡翠连忙上前为她整理衣裳,珊瑚端着温水进来伺候洗漱。


    “姑娘,今日要去荣恩公府赏花,夫人说辰时三刻就要出发了。”翡翠一边为她梳着双丫髻,一边提醒道。


    楚昭宁打了个哈欠,揉了揉眼睛。


    “知道了。”她懒洋洋地应道。


    这是她长这么大以来,第一次出府去赴宴。


    琥珀端着早膳进来,是一碗鸡丝粥和几样精致小菜。


    楚昭宁一边吃一边在心里盘算着今天的宴会。


    荣恩公府是当今太后的娘家,这样的扬合必定聚集京城大半权贵。


    “姑姑,你准备好了吗?”四岁的楚景茂蹦蹦跳跳地跑进来,身后跟着赵嬷嬷。


    他只有在喊楚昭宁姑姑,像楚明柔、楚明雅等都是带上排行的。


    楚昭宁咽下最后一口粥,擦了擦嘴:“马上好。”


    宁国公府的车驾缓缓驶向荣恩公府。


    崔令仪带着沈知澜、赵萱萱同乘一辆马车,楚昭宁则和楚景茂坐在后面的小车里。


    “姑姑,荣恩公府的花园听说比我们家还大呢。”四岁的楚景茂兴奋地手舞足蹈。


    楚昭宁打了个哈欠:“大有什么用,关键看布局是否合理。”她小声嘀咕着,声音刚好只有自己能听见。


    楚景茂歪着头:“姑姑说什么?”


    “没什么,我说元哥儿今天真精神。”楚昭宁笑眯眯地拍了拍侄子的肩膀。


    车驾到达荣恩公府,宁国公府的马车缓缓停在朱红大门前,翡翠和珊瑚先跳下车,然后小心翼翼地将楚昭宁抱了下来。


    “姑娘,当心台阶。”翡翠轻声提醒,手指轻轻拂过楚昭宁鹅黄色襦裙上并不存在的皱褶。


    楚昭宁懒洋洋地打了个哈欠,小手揉了揉眼睛。


    她今天起得比平日早了一个时辰,此刻只想找个地方躺下。


    但当她看到荣恩公府门前那对威风凛凛的石狮子时,眼睛顿时亮了起来。


    那狮子口中含着的石球雕刻工艺,竟与后世失传的“玲珑镂空技法”一模一样。


    “昭宁,发什么呆呢?”崔令仪笑着捏了捏她的小脸。


    “一会儿见了荣恩公夫人要行礼,还记得母亲教你的礼数吗?”


    楚昭宁在心里翻了个白眼。


    她一个拥有未来世界全部知识储备的科学家,怎么可能记不住区区见面礼?


    但表面上,她还是乖巧地点头:“记得,先屈膝,然后说昭宁见过老夫人,祝老夫人如松如柏,长青不衰,岁岁平安。”


    “真聪明!”沈知澜惊喜地看向婆婆崔令仪,“母亲,您看昭宁这记性,比元哥儿强多了。”


    崔令仪含笑点头,目光中带着几分骄傲。


    “宁国公夫人到——”随着门房的高声通报,一行人被引入花厅。


    荣恩公夫人李氏正坐在上首,满头银丝梳得一丝不苟,发间只簪一支简约的翡翠簪子,却透着不容忽视的威严。


    楚昭宁规规矩矩地行礼。


    李氏笑着招手让她上前,拿出一对小金镯子戴在她手上:“好伶俐的丫头,这镯子给你玩吧。”


    “谢老夫人赏赐。”楚昭宁再次行礼。


    大人们开始寒暄,楚昭宁百无聊赖地晃荡着两条小短腿,看着自己绣着银色云纹的鹅黄色鞋尖在阳光下闪闪发亮。


    “昭宁,坐端正了。”崔令仪轻声提醒,手指不着痕迹地抚平女儿衣襟上并不存在的皱褶。


    楚昭宁在心里叹了口气,慢吞吞地坐直了身子。


    前世在实验室里连续工作七十二小时都没人管她坐姿,现在倒好,连晃个腿都要被说。


    荣恩公老夫人见楚昭宁无聊,笑着朝身后的丫鬟说道:“你带五姑娘去园子里玩,园子里应该有不少小客人了。”


    说完又朝崔令仪说道:“我们在这说说话,让孩子去玩,别把孩子闷坏了。”


    楚昭宁很快就被打发去和同龄孩子玩耍。


    她慢悠悠地走到花园角落,那里已经聚集了十几个世家子弟,年龄都不超过六岁。


    楚景茂正和一个俊秀的小男孩说着什么。


    “元哥儿。”楚昭宁唤了一声。


    楚景茂立刻跑过来:“姑姑。”


    这一喊,就引起了孩子们的注意。


    “你就是楚昭宁?”刚刚和楚景茂说话的小男孩走了过来,上下打量着她,眼中带着大孩子对小孩子的轻视。


    楚昭宁没有回答,朝他抬抬下巴,问楚景茂:“他是谁啊?”


    “他是荣恩公的少爷庄逸辰。”楚景茂介绍道:“这是我姑姑楚昭宁。”


    荣恩公府大少爷庄逸辰挺了挺胸膛:“我叫庄逸辰七岁了,是这里最大的。你们要听我的。”


    “凭什么?”楚昭宁瞪大眼睛看着他。


    庄逸辰骄傲地抬着下巴:“就凭你是三岁的小豆丁。”


    楚昭宁不慌不忙地拿起一块糕点,慢条斯理地咬了一口:“三岁怎么了?”


    “孔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年龄不重要,重要的是这里。”她指了指自己的小脑袋。


    庄逸辰一愣,没想到这个小不点能说出这样的话来。


    其他孩子也都惊讶地看着楚昭宁。


    “你会背《论语》?”五岁的庄皓月睁大了眼睛。


    楚昭宁心里暗笑,前世她可是能把整本《论语》倒背如流的。


    不过现在,她只是歪着头,装作天真无邪的样子:“只会一点点,听我哥哥背过。”


    很快,楚昭宁就用她超龄的智慧和恰到好处的童真赢得了这群孩子的敬佩。


    她提议玩诗词接龙,虽然规则被她简化了许多,但足以让这群小豆丁玩得不亦乐乎。


    “该你了,陈晨。”楚昭宁指向宰相的孙女。


    三岁的陈晨咬着手指,憋了半天才说:“床前,床前……”


    “明月光!”楚昭宁接上,然后拍手笑道,“陈晨真棒!”


    就这样,不到半个时辰,楚昭宁俨然成了这群孩子的带头大姐。


    她懂得如何让每个孩子都参与进来,如何化解小争执,甚至连荣恩公府的嬷嬷们都暗暗称奇。


    “宁国公家的五姑娘真是了不得,小小年纪就有这样的气度。”一位嬷嬷小声对同伴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