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章 太子殿下仁德爱民?

作品:《你是太子,你为什么要谋反

    江兰晞的目光转向这位年轻御史。


    “不知这位大人又是何人,是何官职?”


    年轻御史拱手回道:“回娘娘,在下张闻风,是察院的一名监察御史。”


    大夏的御史台以三院制为核心,三院分别为台院、殿院、察院。


    台院主要负责纠弹中央百官,审理重大案件,管理御史台内部事务。


    殿院主要负责监督朝会礼仪,巡查京城治安与百官仪态,参与案件审理。


    察院主要负责监察六部行政,巡察州县官吏,监督狱讼、军务、祭祀、工程及财政。


    江兰晞微微颔首:“原来是张御史,既为监察御史,当知朝廷法度森严,尤重程序。”


    她不再看王松德,而是将目光投向张闻风,仿佛他才是此间真正的主事人。


    “本宫虽为宫眷,却也对我大夏律令略知一二。”


    “敢问张御史,户部稽查商税,可有圣旨明发或户部堂官签押的正式公文在此?”


    “查封账目、拘押商户管事,可有完备的签收、签押手续?”


    王松德似是早有准备,不慌不忙的从怀中取出一份盖着户部大印、有侍郎签押的公文。


    “回娘娘,公文在此,下官正是奉此公文,稽查醉仙楼账目,并带相关人等回清吏司问话。”


    不等江兰晞开口,张闻风也出示了自己的监查牒。


    江兰晞并未去接公文,只是目光扫过那醒目的印章和签押。


    因为......就算接过来,她也未必看不懂。


    朝廷的正式公文,她也没见过,就算有问题她也未必看得出来。


    况且人家既然敢拿出来,说明大概率是没问题的,看也没有什么意义。


    万一有问题,她又没看出来,看了反倒是会暴露了底细。


    “好,公文既在,本宫无意干涉公务。”


    她面上却不动声色,转而指向一片狼藉的大堂和被差役粗暴夹持,脸色惨白的酒楼管事。


    “不过,本宫倒是有一些不解的地方,想要请教王主事和张御史。”


    “第一,公文之上,可曾写明允准尔等将这醉仙楼翻检得如同遭了兵燹?”


    “桌椅倾覆,器物散落,柜倒箱翻,这是查账,还是抄家?”


    “东市繁华之地,往来商贾百姓如云,尔等如此作为,置朝廷颜面于何地,让天下百姓如何看待朝廷命官?”


    “第二!”她指向混乱的大堂和被驱赶到角落,满脸惊恐的无辜伙计。


    “户部查税查的是账目,你们带走管事即可,为何连厨师、跑堂也要如同犯人般拘押在此?”


    “此举除了制造恐慌、损毁酒楼声誉、妨碍正常营生,于查案何益?”


    “察院有监察六部行政之权,张御史,你身为监察御史,对此却视而不见,这很难不让本宫怀疑你这位监察御史,是否收了这位王主事的好处,与他官官相护。”


    张闻风听到这话,脸色一遍,赶忙就要开口解释。


    江兰晞却是抬手将其制止,目光扫过那些散落的账簿和物品。


    “公文授权查封、带走的账簿物品,可有当场制作清单,由你王主事、张御史、以及醉仙楼一方共同签押确认?”


    “若无此清单,或清单不详,谁能保证东西不遗失、不被篡改?”


    “后续若有差池,是算在醉仙楼头上,还是算在尔等头上?”


    “此等漏洞,是疏忽,还是有意为之?”


    王松德额角冒汗,公文只给了调查的权限,哪会规定具体翻检动作和押人姿势?


    清单......他们不过是为了整垮醉仙楼,让醉仙楼易主罢了,哪里会准备那些东西。


    本来就只是来走个过场,又哪里会想到什么正式的、三方签押的详细清单。


    江兰晞的质问,精准地打在了他执行过程中超越授权范围和程序严重缺失的软肋上。


    张闻风的脸色此刻也是极其的难看。


    江兰晞的质疑有理有据,尤其第三点关于清单的程序漏洞。


    他作为监督者,对此失察或纵容,难辞其咎。


    王松德脸色微变,急忙辩解:“娘娘,此案事涉巨额偷逃,案情重大,下官也是急于查明真相!”


    “手续......手续自然会补办齐全。”


    “至于赵管事,他是关键人证,必须带回问话。”


    王松德的手续有没有问题,江兰晞不知道。


    不过见王松德这般姿态,她的心里顿时就有了底。


    “稍后补全?”江兰晞像是听到了极荒谬的事情,嗤笑一声。


    “好一个稍后补全,朝廷法度,在你王主事口中,竟是可以随意‘补全’的儿戏?”


    她转向张闻风:“张御史,这便是你监察御史在场监督下的‘依法彻查’?”


    “手续不全,执法粗暴、形同抄家、这东市之上,来往百姓众多,众目睽睽之下,尔等便是如此代表朝廷法度,行使职权的吗?”


    “尔等如此作为,岂非是授人以柄,让天下人质疑朝廷公正,怀疑尔等是在构陷良民?”


    张闻风眉头紧锁,脸色变得有些难看:“承徽娘娘息怒,王主事急于办案,或有行事急切之处,手段或有欠妥。”


    “然带回人证、查核账目,确系户部职权。”


    “下官身为监察御史,自当督促其依规办理,尽快完善手续。”


    “尽快完善?”江兰晞声音陡然提高,带着一种为民请命的凛然,清晰地传入周围一些被动静吸引,远远观望的百姓耳中。


    “太子殿下仁德爱民,常言民为邦本。”


    “商户亦是我大夏子民,其产业、声名、人身,皆受国法庇护,岂容如此不明不白,粗暴蛮横之手段加诸其身?”


    此言一出,王松德和张闻风两人不禁嘴角一阵抽搐。


    就连站在江兰晞身后的江雪映,看着身前这个单薄的身影,也是满脸的怪异之色。


    太子殿下仁德爱民,常言民为邦本?


    东宫的那位太子殿下,跟你口中的太子殿下,是同一个人吗?


    你是不是忘了,你自己就是那个被太子当街强抢回去的民女。


    他是把你这个民,强抢回去丢到床榻上,单独对你展现他的仁德和爱民是吧。


    王松德和张闻风都知道江兰晞在睁着眼睛说瞎话,也都知道这酒楼就是太子的产业。


    江兰晞说的大义凛然,看似在为民请命,可说到底无非就是想要帮太子保下这个酒楼罢了。


    可他们知道又如何,他们能当着这么多百姓的面,把这种事情抖出来吗?


    难不成要他们当着这么多围观百姓的面,说太子经商,与民争利?


    这种事情,可以上奏折送到皇帝那里弹劾太子,却没法当着这么多围观百姓的面,告诉他们皇家的子弟也经商,也在与民争利。


    为民请命的道义大旗已经有了,江兰晞不再给他们狡辩的机会:


    “本宫今日奉殿下之命归家省亲,路过此地,见此情景,实在不忍袖手。”


    “这样吧,这醉仙楼的管事你们可以依法带走。”


    “账目的话,可以暂且封存,等你们补全完了手续,再来带走吧。”


    “当然,你们也可以在这醉仙楼内审查,不过需换个地方,不要妨碍酒楼的正常营业。”


    “至于厨师、跑堂等无关人等,让他们各归其位吧。”


    “醉仙楼乃合法营生之所,非罪案现场,岂能无故拘禁良民,妨碍经营。”


    “不知两位以为如何?”


    江兰晞提出的方案清晰明了,且占据了绝对的道德和法律高地。


    众目睽睽之下,王松德和张闻风也不好拒绝。


    王松德脸色铁青,强行对抗只会给对方留下把柄。


    到时候案子会变得更加复杂,从原本的偷税漏税,变成他这个酷吏受人指使,栽赃陷害。


    对方甚至可以指控他王松德,觊觎百姓的产业,以权谋私,强取豪夺。


    无论到时候有没有人保他,这个帽子又能不能扣到他的头上,都已经足够让案子偏离原来的本质了。


    从醉仙楼偷税漏税,自己占据主动权,查对方的税。


    变成对方占据主动权,不查税,改查他王松德是不是受人指使,以权谋私。


    王松德无奈,只好拱手道:“娘娘所言......甚为妥当,便依娘娘的意思办好了。”


    张闻风心中同样憋屈万分,江兰晞那句“是否收了王主事好处,官官相护”的诛心之论。


    作为监察御史,名声重于一切。


    今日之事,他监督不力已是事实,若再强行支持王松德的粗暴执法,他的官声就彻底毁了。


    江兰晞的方案,虽然让他和王松德颜面扫地,但至少提供了一个‘依法纠错’的台阶。


    他深吸一口气,强压下翻腾的情绪,对着江兰晞拱手:“承徽娘娘心系法度,体恤民情,下官感佩。”


    “娘娘之言,合情合理合法,下官身为监察御史,亦当督促王主事尽快完善手续,依法办理此案。”


    “好!”江兰晞脸上露出一抹恰到好处的、带着‘解决纷争’的欣慰笑容。


    “王主事、张御史深明大义,以朝廷法度、百姓福祉为重,本宫甚慰。”


    她不再耽搁,立刻下令:


    “庞校尉!”


    “末将在!”


    “派几个人,协助户部官差,将需要查封的账册,在户部官差和张御史的监督下,就地封存于账房,贴上封条,待手续齐备后再行移送。”


    “遵命!”庞柏立刻指派两名禁卫,监督户部差役将散落和桌上的账册收拢,由王松德和张闻风确认后,贴上临时封条,封存到后堂指定房间。


    整个过程在禁卫监督下进行,确保无人动手脚。


    “王主事,张御史,这位赵管事,你们现在可以依法带走了,望尔等问话,也需合乎法度,莫要再行今日之举,寒了天下良善之心。”


    江兰晞看向赵管事,语气带着安抚:“赵管事,你且安心随王主事去,如实回话即可,朝廷法度清明,自会还你一个公道。”


    “是,娘娘,谢娘娘主持公道!”赵管事对着江兰晞深深一躬,然后才在王松德带来的两名差役的陪同下,向门外走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