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 第三章 老师你好
作品:《殿下他又在搞学术》 晚风吹散暮色,长安灯火初上。
御书房内,檀香袅袅。皇帝正勾画奏折,目光投在对面那人身上。
“北疆战事既平,边境稳固,朕也不能一直把你压在外头。”
萧御跪坐在案前,沉默片刻:“儿臣听旨。”
皇帝轻叹:“你以为朕真不喜欢你?若不疼你,早就削爵放逐了。你是朕嫡长子,只是太……正直,不适合朝堂争斗。”
“可如今太子、四皇子明争暗斗,你若不回归,终是被人算计。”
御书房的夜静得几乎听得见灯芯燃烧的细响。
皇帝凝视着案上的折子,忽然语气一转:
“……你觉得,朕该立储了吗?”
话落,屋中一瞬沉寂。
那是一句看似随口的提问,实则杀机含而不露。若换作旁人,此刻应早已跪伏恭顺,连呼“太子殿下贤德”或“储位天定”。
可萧御并未跪,也没有顺着话头往下说。
他只是看着皇帝,忽然出声打断:
“父皇尚且正值壮年,说什么立储。”
语气不高,却带着一种格外的真诚与……直白。
皇帝指尖一顿,手中那支羊毫微微偏斜。
他愣了半晌,忽而笑了,轻轻放下笔。
“你倒是,一如既往地不懂官场。”
萧御没有说话。
皇帝却在这一刻感到了一丝……羞赧。
他是试探的,没错。他想知道这个儿子到底想不想争。但也正因萧御的反应太真诚、太干净,反倒令他心生愧意。
沉默良久,皇帝轻叹一声。
“不是朕多心,而是你那几位兄弟……自小就生在宫中,若再不有个分寸,将来恐怕真要出事。”
“你我都清楚,这江山稳不稳,靠的不是谁坐那个位子,而是兄弟之间——肯不肯相扶。”
说到这里,他顿了顿,看着自己这个嫡长子,眼神复杂:
“这一点,你与朕,是最像的。”
萧御抬眸,目光落在烛光里的帝王眉目上。
许久,他低声道:“若能为天下稳固,不入朝,也可。”
皇帝看着他,眼里闪过一瞬动容。
可终究,他只是笑了笑,唤来内侍:
“传密诏,令靖安王今晚私访翰林新进学士林渊,学政务之术——但不可声张。”
“朕不能送你一场夺储之争,但也不能把你困死在北疆。林渊此人心性正直,品行温和,我已找人私下试探,并无参与党争之象,朕欲令你以‘私下请教学问’为名,由他引你熟悉朝局。”
萧御抬眸:“……辅导?”
皇帝意味深长地笑了一下:“你也不小了,是该学会处理些文官那一套,免得整日板着脸,叫人怕你。”
“这件事,不必张扬,朕会遣密诏,你晚饭后即可前去拜访。”
这一夜,皇帝也难得睡得不安。
他说不清,是自己在护萧御,
还是在给江山找一个真正能稳住天下的人。
当晚,月上梧桐。
林渊刚吃完饭,正抱着一本《御史台旧案述录》研究朝堂典制,忽听管家小钰来报:
“门外有人求见,自称……靖安王。”
林渊差点把书翻倒:“谁?!”
管家小声道:“……他穿得不像,您别吓到。”
林渊:“?”
门开时,他看到的并不是白日那位马背上冷戾逼人的将军。
而是一个……看起来像是走错房间的贵族郊游青年。
萧御换了一身深灰蓝色便衣,头发也松松束起,手上竟然还提着一个木盒——
盒子歪歪扭扭地挂着封条,隐约可见“特供点心”字样,显然是宫里塞给他的。
他站在门口,微微一顿,然后像是在背稿子一样开口:
“……林学士,叨扰。”
林渊愣了两秒:“您……这是?”
萧御面无表情地将盒子连带密诏递出:“特地来请教从政之术。顺便,晚膳略过,奉点心一盒。”
林渊看着他,脑中缓缓浮现一句话:
将军出征:人狠话不多;将军请教:人怂礼先到。
片刻后,两人坐在书房里,桌上摆着点心和茶。
林渊还没开口,萧御就盯着茶杯半天,沉声道:
“我不擅长这个。”
林渊:“?”
萧御补充:“跟人打交道。”
林渊:“……”
他忽然有点明白,为什么传言说这位将军“不近人情”了。
简直就是:高岭之花,社恐本恐。
林渊轻咳一声:“靖安王……要不,我们从最基本的讲起?比如如何识别朝堂上的‘话中有话’?”
萧御点头。
林渊抽出一张奏折影印本:“那我们来举个例子。比如这封:‘臣闻雨泽久稔,国泰民安,乃天恩所庇。唯请陛下慎择储君,以保江山’——您觉得,这句话在说什么?”
萧御沉思两秒:
“下雨了,要选太子。”
林渊:“……”
“对,但也不完全对。”他强忍笑意,温声解释:“这话其实是在暗示——太子之争已引天怒,需要皇帝尽快定人选,别再拖。”
“这就是朝堂话术的‘捧中带刺’。”
萧御若有所思点点头,然后低声道:
“……你讲得很好。”
林渊抬眸,看见他一双冷淡的眼里,竟有一点点认真得过分的神色。
那一瞬间,林渊心里某处微微动了下。
——这位大将军确实不擅长说话,但听得非常用心。
讲到第三个案例时,萧御忽然盯着他看了几秒,突兀开口:
“……你,脸红了?”
林渊:“???”
林渊猛地低头,果然耳根微热。
他咬牙:“讲了一个小时,你不困我困,血液循环……很正常。”
萧御若有所思:“原来是讲政务会脸红。”
林渊气得想砸茶杯:“你给我闭嘴吧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