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8章 血海深仇!世代不忘!

作品:《世人皆盼我死,我死后,他们哭了

    不仅仅是大夏。


    邪灵族大地上,百万邪灵族在五位王的带领下,无论等级高低,皆默默地在手臂上缠绕起代表吊唁的黑色布带。


    他们没有喧嚣,没有混乱,只是沉默地、郑重地集结。


    然后如同黑色的洪流,快速却有序地朝着大夏燕京的方向进发。


    他们的到来,带着一种冰冷的肃杀,却也带着一种跨越种族的敬意,和对暴行的共同愤怒。


    无尽海洋深处,海龙皇发出悠长而悲怆的龙吟。


    无数海兽族浮出海面,在小龙女的带领下,化作半人形态,臂缠黑纱,沉默地登陆,朝着内陆进发。海浪似乎也变得沉重,拍岸之声如同哀乐。


    其他人族国家,无论是曾经与大夏为敌的漂亮国、樱花国,还是保持中立的诸多小国,此刻也都陷入了沉默。


    或许是因为邪灵大军的过境带来了实质的威慑。


    或许是见证了高级文明的残酷后,产生了兔死狐悲的共情。


    又或许在同为人族的影响下,是真的被大夏的惨剧和悲壮所触动……


    来自不同国度、不同种族的身影,从四面八方汇向燕京,形成了一幅前所未有、悲壮而震撼的画卷。


    ……


    夜幕再次降临大夏。


    此时的燕京,早已不是“人山人海”所能形容。


    整个大夏广场及其周边的每一寸土地,都被人群填满。


    人群如同黑色的海洋,从广场中心向外蔓延,淹没了所有的街道、公园、楼顶……


    一直延伸到城市的边缘,甚至更远,排队的行列据说已经延伸到了相邻的城市!


    无数的人头攒动,却异常安静。


    只能听到夜风吹动黑纱的声音,以及那无法完全抑制的、低低的、汇聚成片的抽泣声。


    无数双眼睛,含着泪水,望着广场中心那一片整齐排列的、望不到头的棺椁。


    火光被点燃了,人们自发地手持白色蜡烛或电子烛灯,星星点点的光芒连成一片,如同地上的银河,寄托着无尽的哀思。


    突然。


    人群自动地向两边分开,让出了一条通道。


    通道的尽头,一个身影缓缓走来。


    当人们看清那道身影时,无数人的心脏仿佛被狠狠揪住,泪水再次决堤!


    那是白启老爷子。


    可此刻的他,哪里还有半分昔日“大夏杀神”的顶天英姿?


    他苍老得不成样子,脸上布满了刀刻般的深深皱纹,腰背佝偻得几乎对折,需要依靠一根粗糙的拐杖才能勉强站立。


    他走得很慢,每一步都颤颤巍巍,仿佛随时都会倒下。


    白珊珊、白灵儿、白依依三个孙女,红着眼眶,小心翼翼地搀扶着他,她们的眼泪如同断线的珠子,不断滴落在爷爷枯槁的手臂上。


    一夜之间。


    他体内那浩瀚如海的天象境能量仿佛彻底蒸发殆尽,只剩下一个油尽灯枯、普通至极的迟暮老人的躯壳。


    白发人送黑发人,丧子之痛,连同对孙儿白曜的无尽担忧,彻底击垮了这位曾经撑起大夏一片天的老人。


    “白启老前辈……”


    人群中响起无法抑制的、带着哭腔的低呼。


    没有人知道这位老人昨夜独自承受了怎样的煎熬和痛苦,才会变成如今这般模样。


    海龙皇的目中也充满了震惊与悲恸,上前一步,声音颤抖:“白启……侄子……”


    他看着这位比自己年轻却已经老成这样的晚辈,拳头紧握,龙鳞若隐若现,难以接受这残酷的现实。


    白启老爷子仿佛没有听到周围的声音。


    他艰难地、一步一步地,挪到了十万棺椁的最前方。


    他没有去看儿子白渊的遗体,也没有像其他人一样痛哭流涕。


    而是缓缓走到广场中央,转过身,面向所有站在现场的大夏群众。


    这一刻,他原本弯曲的腰,竟慢慢直了几分;浑浊的眼中,也燃起了不屈的火焰。


    他的声音非常虚弱,沙哑得如同破旧的风箱,但却带着一种穿透人心的力量,清晰地传入了现场每一个人的耳中。


    也通过直播,传到了所有守候在屏幕前的大夏人心中:


    “抬起头!


    “擦干眼泪!


    “不要哭!


    “大夏的脊梁……”


    他用尽全身力气,声音陡然拔高,虽然依旧沙哑,却如同惊雷炸响:


    “还没有断!永远也不会断!!”


    这声音如同带着魔力,所有沉浸在悲痛中的人们下意识地抬起头,胡乱地擦去脸上的泪水,努力挺起胸膛。


    白启老爷子目光如炬,扫过下方无数双含泪却渐渐燃起火焰的眼睛,继续用他沙哑却坚定的声音吼道:


    这份仇!”


    他停顿了一下,用拐杖重重顿地!


    “刻进心底!世代传承!永—不—相—忘!!”


    “血海深仇!永不相忘!!!”


    “血海深仇!永不相忘!!!”


    “血海深仇!永不相忘!!!”


    下一刻,山呼海啸般的、带着无尽愤怒与决心的怒吼。


    从现场数百万、乃至全国上下所有人的口中同时爆发出来!


    声浪震天动地,仿佛要将这无尽的悲恸转化为复仇的力量,直冲云霄!


    ……


    送别,开始了。


    在白启老爷子简短却震撼人心的宣言之后,现场的气氛从极致的悲伤,转化为一种悲壮而坚定的沉默。


    人们自发地排起长队,队伍蜿蜒曲折,看不到尽头。


    他们缓慢地、有序地移动着,逐一走过那一口口冰冷的棺椁。


    没有人催促,没有人喧哗。


    每当有人找到自己亲人、朋友、或者只是心中敬仰的英雄的棺椁时,他们会停下脚步。


    有人会轻轻抚摸着棺木,仿佛最后一次感受亲人的温度,低声诉说着不舍与思念,泪水无声滑落,却紧紧咬着嘴唇不再哭出声响。


    有人会放下带来的鲜花,往往是英雄生前最喜欢的,或者只是一束素净的白菊。


    有人会放下一些小小的物件,一枚军功章、一张全家福、一瓶家乡的酒、孩子画的稚嫩图画……


    更多的人,会深深地、长时间地鞠躬。


    低低的、压抑的告别声,如同涓涓细流,汇入这悲伤的海洋。


    武道司成员和志愿者们守护在旁,默默维持着秩序,帮助寻找,他们的眼睛也早已红肿不堪。


    邪灵族、海兽族、其他人族国家的代表们,也纷纷上前,献上花圈,深深鞠躬,表达着他们的哀悼与敬意。


    此刻,种族和过往的恩怨似乎都被这巨大的悲剧所冲淡。


    整个过程持续了整整一夜,又延续到了第二天。


    当最后一位吊唁者献上他的哀思,天空再次泛起了鱼肚白。


    在统一的号令下,十万口棺椁被同时抬起。


    没有人说话,只有沉重的脚步声和压抑的呼吸声。


    队伍开始移动,朝着早已选定的陵园方向缓缓行进。


    送葬的队伍绵延数十里,仿佛一条黑色的、沉默的河流,流淌在燕京的大地上。


    无数人站在道路两旁,默默注视着,无声地流泪,挥手告别。


    当所有棺椁安葬入土,巨大的纪念碑矗立起来时,太阳正好升起。


    阳光洒在这片新起的、埋葬着十万英魂的陵园上,却驱不散那弥漫在每一个大夏人心中的阴霾与刻骨的仇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