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章 钵钵鸡
作品:《临安小食肆》 酒楼铛头人手不够,贺员外急得嘴角燎泡。
行老、牙人来了好几回。领过来的人厨艺要么没有吕荷好,要么要价高。
上哪找像吕荷这样合算的。
但自从上回贵人面前,吕荷透露出想走的意思后,他就憋着气,实在拉不下脸叫她留下,一来二去,居然病倒了。
吕荷得知后有点无语,她还没走呢。
这张嘴真是……幸好上回得了赏银,她得尽快赁间屋子。
赵二娘给她介绍了相熟的庄宅牙人。
牙人姓曹,家中行三,年岁不大,尚未成家,一口牙亮起来白灿灿的,十分热情。
曹三郎一路介绍。
吕荷这才知道,临安赁屋并不便宜,一个月几贯到几十贯钱都是有的。
就算她一个月天天上工,也只得三两银子,合四五贯钱。她还要吃喝、攒钱。
“可有更便宜些的?”
曹三郎低头想了一会儿,“章家桥畔的小岛上,倒是有间塌房还空着。”
曹三郎细细介绍,吕荷这才明白,塌房是贵人所属,赁给商户的。因为是水面上建的,不占地方,再加上潮气大,便便宜些,一个月三贯钱。只是做生意的话,每个月要另交朝廷的塌房钱。
其实三贯对吕荷来说也不少。但要是可以开铺子,倒省了她另找地方。她手艺不错,也喜欢做菜,之后可以开个小食肆,吃住都在铺子里,省钱又方便。
因章家桥畔路远,曹三郎雇了辆驴车,两人不多时就到了。
吕荷看了看屋子,比她预想的好上不少。说是水上建的,其实是在湖心岛上,四面临水,设有浮桥。
里面空间也大,虽说一间屋子,但其实是上下两层。吕荷边看边想着怎么安置家具。
只是赁金一月一付,另外还得多交一个月赁金当做抵押,还有文书费用、配置家具等等。
吕荷目前手头只有上回的四两赏银……
她得想个法子……
吕荷托曹三郎先为自己留一留着这间屋,她过几天再定。
曹三郎很为难,“这个可说不好,行里都是有规矩的,即使我不赁屋,其他牙人也可能赁。”
吕荷咬咬牙,“三天,就三天。”
曹三郎:“我不能保证,但如果有人赁下,我可以告诉你,不叫你白跑一趟。或者到时候再看看其他屋。”
吕荷谢过曹三郎,想着两人走了一路,又请他吃了街边小吃。
互相拜别后,吕荷沿着河边缓缓往城内去。
目前她又得攒钱赁屋,又得考虑开铺子,光开铺子这一项就得费不少神,她一路听街边小贩闲谈,像他们都得去商税院写文书、加入食饭行等等。
想到那日几个贵客的话,她还得打听打听临安的厨娘行情,开口要多少合适,别到时候被人骗了。
正走着,听到有人娇声唤她名字,吕荷转头,竟然是卖馄饨的宋娘子。
“可巧见着你,”宋家娘子掀旗出来,仔细打量了吕荷几眼,“现下可好?在哪安顿?”
吕荷略聊几句,宋家娘子朗声笑道,“我本还想,你若无处去,不如过来帮我,上回你教的法子甚为好用,如今我的生意比以往红火四五倍呢。吕小娘子,果然非池中物,如今看来,倒是我占了便宜哩。”
吕荷与她细谈,趁机打听富贵人家聘请厨娘花费几何。
宋家娘子不负所望,“我有亲戚侥幸侍奉贵人,只是贵人打赏不定,少者二三十贯,多者千贯也是有的。”
吕荷听了大喜,哪怕二三十贯也是赚的!她这一顿的席面,赶得上酒楼一个月上工赚的几倍!
定了定神,吕荷又问,“这其中不知有什么需要注意之处?”
宋家娘子:“有些贵人家规矩重,得谨言慎行;有些贵人脾胃娇弱,需得忌口;贵人家一般都有厨役,从外面请厨娘的大多是有重要的宴席需要撑撑场面。对了,你之前做过几次宴席?”
吕荷摸摸鼻子,“倒是在酒楼烧过两顿……”
“哎呀,”宋娘子比吕荷还急,“这可怎么行?”
“我虽没办过宴席,却也知道,一桌下来,看盘、果子、下酒都有讲究,更别说人员分工调度的难事,你要是什么不知道就过去,难保不掉到坑里。”
吕荷也急,直朝宋娘子拜下去,“我初来乍到,不认识什么人,还求姐姐帮我和您那亲戚牵个线。”
宋娘子一把托住,“小荷妹妹说的哪里话,你与我家中幼妹差不多年岁,我能帮上一定帮,只是我那亲戚脾气古怪,甚少来往,还得做些其他打算才好。”
吕荷不知,“什么打算?求姐姐教我。”
宋娘子一指头戳过去,“傻妮子,多准备些财帛啊。”
“可我现下身上并无多少银子,我还打算赁间铺子,正愁如何攒钱。”吕荷肩膀耷拉下来。
宋娘子也犯了难,想了半天,“不知你缺多少,我这小店倒是可以招你。”
“粗粗算下来,大概二三十贯,不算别的,光赁屋家加上押金,就还差好几贯钱,牙人只答应给我留三天。”
“三天!我这小摊生意好时一整天的营收也才一两贯钱。”宋娘子想来想去,“今早听闲汉嚷嚷着要抓水鬼,说最近夜里不太平,有水鬼,谁要是抓到水鬼,悬赏有十贯钱。只是你一个姑娘家,太过危险。”
吕荷心里发毛,才离开家,怎么又染上这鬼神之事,连连拒绝。
两人正发愁呢,沿街有小贩叫卖声由远及近。细细听来,是在卖清明踏春的青团。
吕荷与宋娘子互相对视,双双眼前一亮。
宋娘子开口,“开铺子的事还是得从长计议,这些所费钱财甚多,船大难调头,不若先挑担简单卖些吃食饮子,赶上寒食,收入也多些。”
吕荷初听叫卖声只是隐隐有个念头,宋娘子这么一说,她大有拨云见日之感。
两人细细商议许久,吕荷决定去四司六局赁些用具,借着宋家食肆做些吃食叫卖。
至于做什么吃食,看着街上玲琅满目的小吃,吕荷决定再琢磨琢磨。
在酒楼又做了两天工,就到了寒食。寒食禁火,楼里便给一批人调了假,吕荷恰在其中。
吕荷暗喜,省得她找事由请假了,真是天助她也!
“这是什么?”一带着银项圈的小女娃歪头指着吕荷盖上的锅。
宋娘子摸着她妹妹的头,“听你阿荷姐姐说,叫做什么钵钵鸡。”
”好奇怪的名字。”
吕荷笑了笑,这是阿婆传的方子,她也不清楚,左右方子叫什么她就怎么叫。
她昨晚趁着还没禁火,借着食肆的灶焯了些菜蔬河虾,泡上秘制的调料,煮了一遍。
这方子原本是不用煮的,泡上即可,但吕荷想着煮着更入味些;方子里原本还可以放上些鸡肉荤食,她也嫌麻烦没放,放了些易处理菜蔬菌菇和河虾。
吕荷掀开锅盖,瞧着一锅红彤彤油润润浸了一夜的菜蔬,先用竹签,戳了一片生菜叶子尝了尝。
嗯,香而不腻,辣而不呛,细嚼还有叶子的清甜。吕荷又拿了一把竹签,串了两根,递给宋娘子。
“尝尝我的手艺,此物辛辣,你妹妹得少吃一点。”
宋娘子捏着竹签,轻嗅了下,因是冷食,味道并不浓烈呛鼻。她放入口中细嚼几口,眼睛不自觉瞪大,“真香!这是什么做的?”还没等吕荷回答,宋娘子便迫不及待吃起了另一串。
宋小娘子看长姐吃得香,拽着她裙边也要。吕荷正在一旁串签子,顺手挑了串不怎么辣的山药递给她,“慢点吃,小心呛着。”
话没落音,宋娘子便咳了起来。
吕荷:……
她迅疾将菜串竖靠锅沿,拍着宋娘子的背,“慢点慢点,吃这么急做甚,又没人跟你抢……”又给她倒了杯茶,慢慢服下。
好不容易宋娘子咳匀了,一把抓着吕荷手,眼睛发亮,“小荷妹妹,你这串怎么卖?不如我全买了罢?”
吕荷:……有点夸张了哈。
“宋姐姐觉得很好吃吗?”吕荷询问。
她平素吃惯了这些奇奇怪怪的吃食,不觉得有什么,看宋姐姐的神态,却是稀罕极了。
“我还从未吃过如此开胃的吃食,吃着它,都忍不住想寻些麦饭和饮子来配。”宋娘子喉咙滑动,咽了口口水,还在回味刚才的美味,“最难得的是,寻常菜饭冷时难以下咽,而这串虽冷,却丝毫不影响它的味道,甚至能稍稍压下它的辛辣,最适合寒食不过了!我想买下给爹娘尝尝!”
“也还好啦~”吕荷谦虚摆手,嘴角却抑制不住上翘,“既然宋姐姐喜欢,我送你一些便是,咱们之间说什么买不买的。”
吕荷有点懊恼,本想着今日第一次摆摊试水,不知行情怎样,只做了一锅的量,现下看来,大约是做少了。
她不打算把这些串全给宋姐姐——上街摆摊正好可以估摸着大概有多少人愿意尝尝,也好为她之后开食肆做打算。
宋娘子连连摆手,“这怎么行,你正是用钱的时候,而且我要的量还不小……”
吕荷抓起大约四分之一的串塞进她手里,“若真算那么清,我借用姐姐宝地,又该给多少呢?姐姐不用跟我客气,这次做的少,多了也没有,下次多做些送姐姐,我们还好吃得痛快!”
宋娘子,“你这妮子……”罢了,以后其他有什么好的寻摸来送她便是。
旁边宋小娘子机灵,先舔了舔,好像被辣到了,脸皱成一团,又舍不得丢,就小口小口的咬着。
“你这打算怎么卖?”宋娘子好奇。
1.行老,即宋朝各行业猎头。——资料来源《东京梦华录》“凡雇觅人力,干当人,酒食作匠之类,各有行老供雇。觅女使即有引至牙人。”
2.庄宅牙人,即宋朝房屋中介。
3.塌房,即古代在水边建造的仓库,为寄存商旅货物的场所。——资料来源《梦粱录》“于水次起造塌房数十所,为屋数千间,专以假赁与市郭间铺席宅舍及客旅寄藏物货。”
作者有话说
显示所有文的作话
第4章 钵钵鸡